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2)
2023(5760)
2022(4769)
2021(4775)
2020(3997)
2019(9075)
2018(8928)
2017(16345)
2016(8686)
2015(10127)
2014(9944)
2013(9981)
2012(9633)
2011(9027)
2010(8936)
2009(8283)
2008(8362)
2007(7269)
2006(6390)
2005(5898)
作者
(26028)
(21980)
(21796)
(20885)
(14077)
(10308)
(9922)
(8520)
(8460)
(7905)
(7741)
(7418)
(7139)
(7114)
(7049)
(6768)
(6565)
(6365)
(6351)
(6125)
(5700)
(5300)
(5281)
(5070)
(5042)
(4894)
(4852)
(4573)
(4488)
(4362)
学科
(41219)
经济(41174)
管理(22051)
(20152)
方法(20105)
数学(18284)
数学方法(18082)
(14592)
企业(14592)
中国(13833)
(11112)
贸易(11107)
(10883)
(10133)
(8463)
(8320)
(7061)
业经(6952)
(6902)
银行(6888)
(6705)
农业(6700)
(6507)
金融(6505)
环境(6080)
关系(5914)
(5798)
(5416)
(5333)
理论(4930)
机构
大学(137391)
学院(133948)
(64046)
经济(63199)
研究(53302)
管理(47526)
中国(41870)
理学(41058)
理学院(40518)
管理学(39760)
管理学院(39518)
科学(31091)
(30402)
(27542)
(27426)
研究所(25447)
财经(22568)
中心(22306)
(22069)
经济学(21836)
(20833)
北京(20034)
经济学院(19704)
(18829)
(18012)
业大(17906)
师范(17849)
(17602)
农业(17580)
财经大学(16966)
基金
项目(88240)
科学(70172)
基金(67551)
研究(62756)
(60307)
国家(59885)
科学基金(50134)
社会(42247)
社会科(40203)
社会科学(40196)
基金项目(34438)
自然(31630)
自然科(30987)
自然科学(30975)
自然科学基金(30455)
(29642)
资助(28894)
教育(28685)
(26877)
编号(22930)
(21694)
中国(20679)
重点(20358)
国家社会(19280)
成果(19092)
(18616)
教育部(18613)
(17674)
大学(17114)
科研(17041)
期刊
(68923)
经济(68923)
研究(42889)
中国(25560)
学报(22240)
科学(21608)
(19491)
(19273)
管理(17894)
大学(16879)
学学(15907)
农业(13921)
经济研究(13484)
教育(11996)
(11722)
金融(11722)
财经(11686)
(10203)
技术(10189)
(10132)
世界(9887)
国际(9319)
业经(8841)
问题(8818)
(8614)
统计(7296)
技术经济(6807)
资源(6319)
(6247)
商业(5948)
共检索到201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称之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 LC- PIH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可以用收支的不确定、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行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因素也可解释我国近年来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文平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这称之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LC PIH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 ,可以用收支的不确定、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行为来解释这一现象 ,这些因素也可解释我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文平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称之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LC-PIH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可以用收支的不确定、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行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因素也可解释我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晓彤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解释现代消费者行为失灵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论证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信凯  
确定性条件下产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LC/PIH)等理论假说都难以透彻地解释中国农户的消费行为,修订LC/PIH而得到的随机游走假说(Hall)也被大多数学者拒绝。本文考虑Campbell和Mankiw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在分析我国农户自身消费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构造模型并实证检验了农户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然后提出了农户消费谨慎度与其消费水平的"浴盆"曲线假说:在一定时期内,农户消费谨慎度由小到大的变化,使农户消费水平经历了一个由急剧下降到缓慢增长的过程。来自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的实际调研资料为此提供了经验验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鉴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推导了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非对称分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制度的变迁,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均发生变异,前者由流动性约束演变为短视行为,后者由损失厌恶(或远期流动性约束)也演变为短视行为。面对收入下降,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而城镇居民的消费下降。习惯偏好和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这种交互作用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之后不再显著。本文的主要结论对常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不同取值是稳健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刘巍巍  
本文结合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与LC-PIH模型,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检验,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引起这种消费变化行为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宏观经济的变化所引起对未来收入及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是造成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利率也是从中长期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的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仲云云  仲伟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解释转型期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内需不足问题存在明显局限性。分析中国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及过度敏感性特征,对揭示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真实诱因并制定刺激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居民依据其可支配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1992—2007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各阶层居民的消费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依收入高低呈"V"字型,其敏感性引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因此,现阶段应从微观个体差异和宏观体制完善两个角度制定刺激内需的差异化政策,以矫正中国各阶层居民的消费过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桂华  
通过引入家庭债务变量对LC-PIH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方法、误差修正模型、暂时性—持久性因子分解和脉冲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收入和财富的持久性变动对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收入的持久性变动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财富和家庭债务;不同于传统分析框架的结论,不但财富的持久性变动会影响消费,其暂时性变动也会影响消费,但收入的暂时性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家庭债务和财富的持久性和暂时性变动共同作用下,消费变动更为剧烈。因此,政策当局一方面要稳步提升居民预期收入水平,完善消费信贷的相关政策,以推动消费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还应密切关注家庭负债水平,以防范家庭过度负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隋艳颖  夏晓平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基础,运用1985年~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和收入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过度敏感性特征的结论,并分析了其原因。为解决我国内需不足,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桂华  
通过引入家庭债务变量对LC-PIH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方法、误差修正模型、暂时性-持久性因子分解和脉冲响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收入和财富的持久性变动对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收入的持久性变动影响最大,财富和家庭债务次之;不同于传统分析框架结论,不但财富的持久性变动会影响消费,而且其暂时性变动也会影响消费,但收入的暂时性变动对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在家庭债务和财富的持久性和暂时性变动共同作用下,消费变动更为剧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晓斌  
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静  
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消费与出口。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内需,消费主要部分来源于居民,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忽视的方面,并且有下降趋势。本文首先介绍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过度敏感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即缺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分析以及由于样本容量的不足导致模型拟合及预测能力不强。本文主要利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验证出各阶层都存在着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在各阶层中呈现倒"草帽"型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