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5)
2023(14114)
2022(11842)
2021(10827)
2020(9164)
2019(21137)
2018(20842)
2017(41055)
2016(21901)
2015(24566)
2014(24442)
2013(24211)
2012(22041)
2011(19732)
2010(19527)
2009(17842)
2008(17235)
2007(15067)
2006(13322)
2005(11873)
作者
(62336)
(51692)
(51190)
(49036)
(33000)
(24578)
(23409)
(20369)
(19741)
(18536)
(17654)
(17353)
(16276)
(16215)
(16017)
(15713)
(15353)
(15164)
(14854)
(14700)
(12723)
(12692)
(12540)
(11759)
(11546)
(11388)
(11350)
(11248)
(10327)
(10060)
学科
(93247)
经济(93143)
管理(63040)
(60697)
(49694)
企业(49694)
方法(44124)
数学(38572)
数学方法(38189)
(24941)
中国(24896)
(22238)
业经(20813)
(18477)
地方(18304)
(16858)
贸易(16848)
农业(16806)
(16292)
(15621)
理论(14836)
(13761)
(13759)
财务(13691)
财务管理(13665)
技术(13621)
环境(13435)
企业财务(13035)
(12915)
金融(12914)
机构
大学(312877)
学院(309069)
(126649)
管理(125262)
经济(124121)
理学(109201)
理学院(108089)
管理学(106243)
管理学院(105705)
研究(102333)
中国(75274)
(66204)
科学(61864)
(57210)
(50245)
(47419)
财经(46686)
中心(45761)
研究所(45736)
业大(45330)
(44076)
(42618)
北京(41797)
(40912)
师范(40568)
经济学(38333)
(37353)
农业(36998)
(35943)
财经大学(34963)
基金
项目(214722)
科学(169735)
研究(158114)
基金(157179)
(136063)
国家(134953)
科学基金(116874)
社会(100965)
社会科(95763)
社会科学(95738)
基金项目(83351)
(82606)
自然(75362)
自然科(73658)
自然科学(73643)
教育(72446)
自然科学基金(72312)
(69272)
资助(64764)
编号(64350)
成果(51650)
(47780)
重点(47474)
(45056)
(44351)
课题(43629)
国家社会(41784)
教育部(41563)
创新(41270)
科研(40982)
期刊
(136786)
经济(136786)
研究(93791)
中国(56408)
学报(47849)
管理(46151)
科学(44023)
(42990)
(41497)
大学(36852)
教育(34799)
学学(34293)
农业(29803)
技术(26485)
(25875)
金融(25875)
经济研究(23054)
业经(22708)
财经(22626)
(19230)
问题(18017)
图书(17036)
(15777)
理论(15385)
技术经济(15282)
商业(14673)
科技(14471)
实践(14062)
(14062)
现代(13818)
共检索到448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琳  
消费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直观反映,本文利用跨国数据,研究以工业增加值占比为代表的工业化程度对一国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化导致消费率降低,即使考虑到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率上升挤压消费率、经济发展初期必选消费品占比快速下滑等因素,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影响机制上,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是导致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重要原因,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能够大幅抑制工业化对于消费率的负向影响。对于低收入国家而言,尽管过早去工业化能够提升消费率,但需要付出经济增长放缓的巨大代价。从我国来看,当前工业占比超过约九成国家,收入均等化尚有进一步改善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消费率偏低的现象。未来我国消费率的根本改善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依赖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体系的持续优化以及投资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文章以铜、铅、锌、锡、铁、铝这6种矿产资源为代表,运用PMG估计法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中国等5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金属矿产消费驱动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会引起金属矿产消费量的增加;技术进步会引起锡、铁、铝消费量的下降;铜的时间趋势项为正,主要是因为电子消费品的广泛应用带动了铜消费量的增长;价格机制对金属矿产消费的影响主要在长期,且影响较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玉国  
本文讨论了腐败和进入规制强度的具体内容和量化测度方法,建立了大容量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统计模型验证了腐败是进入规制强度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部分年份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具体测算了腐败对进入规制强度的边际效应,从时间、指标和分布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一效应的细部特征,并对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进行了简要说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磊  韩雷  叶金珍  
本文基于2000-2014年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弥补了国际经验证据缺乏的不足。研究发现,FDI整体上显著加重了东道国的雾霾污染,其每增加1%,导致东道国雾霾污染程度上升0.015%~0.019%。交互效应表明,在东道国FDI的经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影响总体不显著,这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排放规模扩大和治污减排投入增加两种力量"拉锯"的结果;工业份额上升、环境技术进步则分别会加重、减轻雾霾污染。异质性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空气质量国家的FDI均显著加重了雾霾污染,发展中国家FDI也会增加污染程度,发达国家FDI的污染效应则不显著;空气质量较高的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结构效应不显著、技术效应减轻了雾霾污染,空气质量较低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效应则加重了雾霾污染、技术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东道国的引资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琦  
本文对西部与全国工业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全国、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西部工业化程度与全国的差距较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指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计划性很强的政府行为的成功,特征是生态环境大保护、基础设施大建设和各种资源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第二阶段,必须重视西部工业问题,培育西部自主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展祥  王秋石  李国民  
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一直为发达工业化国家持续的经济扩张所淹没。世纪之交,随着美国需求萎缩迹象的出现,去工业化问题又逐渐成为理论和政策讨论的焦点。对新世纪以来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去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内外部原因,去工业化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芮鸿程  
本文通过对日本在华合资企业的调查研究,从组织机构设置、考评制度、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人才当地化战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并指出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和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可从中得到的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得坤  李凌  
目前学术界关于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自发的"U型"演变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并未用众多国家的海量数据进行经验检验,显得这一研究缺乏充足的实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世界162个国家(地区)1960-2017年面板数据展开深化研究。经研究发现,这种演变趋势并不能自发产生,工业生产率对演变过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工业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间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工业生产率一般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因此,中国应立足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生产率,为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齐良书  
收入分配与人口健康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各种理论假说和以往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新的、质量较好的跨国面板数据,重新检验了收入分配与人口健康的关系。本文的分析重点有二:一是收入分配对人口健康的滞后影响;二是医疗资源在收入分配与人口健康的相关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收入不均对人口健康的确有不利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需要10年或更长的滞后期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这种滞后性是以往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的跨国研究未能检测到收入不均与人口健康具有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此外,医疗资源(特别是初级医疗资源)人均拥有量对人口健康有积极作用;医疗资源有可能通过某种不可观察固定因素对收入分配与人口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本文从制度质量的视角去研究外资进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建构基准模型以及非线性内生门限的方法,检验了制度质量高低对外资增长效应实现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度质量与外资增长效应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外资进入引致的增长效应在制度质量相对居中的国家最为显著。对此,我们的解释是,对于制度质量较低的国家,制度改进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外资参与东道国经济分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制度质量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东道国内资部门的自生能力在制度改进中得到提高,外资的相对优势降低,因而其增长效应开始弱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晓楠  杨成林  
去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其工业部门就业占比与产值占比持续下降的现象。本文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与产业升级的效率性等维度,通过跨国比较,将去工业化区分为"彻底的去工业化"、"适度的去工业化"与"早熟的去工业化"。研究发现:"彻底的去工业化"是产业资本为了避免利润率下滑全面转向金融资本的产物,其导致的持续性贸易逆差将引发金融危机或主权债务危机。"早熟的去工业化"则由承接了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之前没有形成工业技术优势而导致,被迫停滞的工业化使其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适度的去工业化"是利用工业生产的迂回性,凭借技术创新形成的壁垒,逐步退出竞争性的消费品工业,转而垄断资本品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杜丽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给幼小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冲击和市场竞争压力。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逐渐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跨国公司进入与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对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其作用机理的分析,发现跨国公司主要是通过四种效应促进了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即生产效应、竞争与学习效应、市场效应和内部研发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洪庆  韩刚  邓瑛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注意到了东道国企业无形资产的战略价值,并以此作为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通常认为,当东道国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越大时,跨国公司越应该采用跨国并购而非新建投资。但本文借鉴经济学研究框架进行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东道国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并不直接影响跨国并购或是新建投资的利润回报,跨国并购的动因应是寻求并购双方无形资产协同正效应的机会。最后通过两个典型案例进一步阐释了论文的主要观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帆  
交易效率或交易费用可以通过市场扩展和分工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区分技术型交易费用和制度型交易费用,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综合交易效率指标体系,据此测度了2001年80个国家或地区的交易效率状况。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别意义上,综合交易效率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交易费用或交易效率水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上述理解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