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5)
2023(6160)
2022(5033)
2021(4309)
2020(3611)
2019(7735)
2018(7499)
2017(14840)
2016(7423)
2015(8313)
2014(8191)
2013(8361)
2012(7995)
2011(7592)
2010(7593)
2009(7135)
2008(6441)
2007(5977)
2006(5513)
2005(5077)
作者
(22087)
(18868)
(18694)
(17952)
(11903)
(8751)
(8428)
(7186)
(7082)
(6769)
(6528)
(6015)
(6013)
(5997)
(5816)
(5746)
(5590)
(5426)
(5400)
(4948)
(4788)
(4471)
(4469)
(4392)
(4369)
(4238)
(3960)
(3726)
(3624)
(3622)
学科
(63036)
经济(62975)
管理(22550)
方法(21237)
数学(19622)
数学方法(19549)
(18599)
地方(15393)
(13838)
企业(13838)
地方经济(11965)
中国(11896)
(9828)
业经(9559)
(8833)
(8655)
环境(7779)
(7137)
贸易(7134)
(7003)
金融(7003)
农业(6991)
经济学(6987)
(6788)
产业(6516)
(6444)
(5923)
银行(5916)
(5866)
(5800)
机构
学院(121767)
大学(121261)
(70027)
经济(69145)
管理(45776)
研究(43127)
理学(40108)
理学院(39707)
管理学(39177)
管理学院(38961)
中国(32393)
(28556)
经济学(24747)
财经(23678)
(23008)
科学(22321)
经济学院(22119)
(21561)
(20939)
研究所(18870)
中心(18685)
财经大学(17644)
(17032)
(15294)
(14894)
商学(14468)
北京(14349)
商学院(14301)
业大(14119)
(13940)
基金
项目(78388)
科学(63720)
基金(60753)
研究(56009)
(51933)
国家(51551)
科学基金(45414)
社会(41923)
社会科(40051)
社会科学(40042)
基金项目(31543)
(28882)
自然(27117)
自然科(26579)
自然科学(26576)
自然科学基金(26101)
资助(25301)
教育(24762)
(23314)
编号(20034)
国家社会(18899)
(18305)
(17747)
重点(17183)
(16592)
教育部(16541)
经济(16461)
人文(16284)
(15573)
发展(15180)
期刊
(81892)
经济(81892)
研究(41114)
中国(20202)
(20083)
管理(18276)
经济研究(16230)
科学(15076)
学报(15035)
(13210)
财经(13105)
大学(12169)
学学(11993)
(11828)
金融(11828)
(11539)
业经(11084)
问题(9968)
技术(9883)
农业(8825)
统计(8496)
技术经济(8408)
商业(8192)
(7407)
(7232)
世界(7214)
决策(6683)
经济问题(6293)
国际(6183)
经济管理(6048)
共检索到18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太明  
本文使用中国29个省份1985-2007年的省际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系统考察城乡居民水平与异质消费的波动性及其福利效应,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城乡居民的水平消费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但在控制了全国层面城乡的总体消费波动之后,省级城乡居民的异质消费波动性倾向于减弱;城乡居民水平消费波动的福利效应倾向于大于城乡居民异质消费波动的福利效应;封闭经济约束是导致水平消费的波动性及福利效应倾向于大于异质消费的波动性及福利效应的重要原因。为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福利,除了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来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来降低居民消费波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引入福利损失模型,构建了量化经济波动对居民福利的间接影响模型,并采用1985-2007年全国以及28个省市区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异质居民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通过负面影响经济增速给居民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间接福利损失,忽略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速的联系得到的福利损失估算值存在低估问题;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农村居民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都倾向于大于城镇居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政府应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保持城乡差异化经济的平稳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晨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视角为切入点,利用调整成本约束特征构建出约束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模型),研究在调整成本约束下我国经济波动效应,以及在外生冲击下我国经济波动效应,以其分析出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以及在长期以及短期波动的情况下,各种外生冲击的关键程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软预算约束与宏观经济的波动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软预算约束影响了投资的数量、类型和效率,而投资是构成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集中型的融资体制下,存在软预算约束的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银行信贷或其他国有资金,信贷供应量的波动造成货币发行量的波动,进而造成价格和产量的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先轸  何文  李京晓  
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保证社会经济顺利运转的中心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生产、消费与流通的三部门封闭经济系统,初步刻画其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技术进步、生产技术系数及体制成本和垄断势力等参数变化对稳态均衡时各部门投入产出的影响。模型证明提高生产与流通部门的技术水平,降低商品流通损耗,不仅能够有效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而当前我国流通业中存在的体制成本与垄断加价则可能会挤占投资,抬高物价,降低劳动力工资实际购买力,减少社会产出,恶化贫富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红忠  傅家范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和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经济主体面临的资产流动性约束将不断放松。然而国内鲜有文献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研究内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信贷约束和资产流动性约束的NK-DSGE模型,分析资产流动性通过影响企业融资能力、进而影响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季度现金流量表数据,进行模型刻画和参数校准。研究发现:(1)当出现正向生产力、资产价格冲击时,产出、消费与投资扩张,并且该扩张效应与稳态资产流动性水平正相关;(2)当出现负向资产流动性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光  孙浦阳  龚刚  
经济波动影响企业投资,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已经成为研究转型期间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率波动的增加,企业间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逐渐加大,其原因主要是调整成本所致,这意味着经济波动的增加会严重影响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在理论上,本文利用调整成本的投资动态分析框架,发现生产率增长率高的企业虽然投资预期很大,但是由于企业在跨期投资过程中面临不断上涨的调整成本,其投资存在上限,因此它们的资本扩张不能使资本边际报酬下降至行业平均水平,此时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就形成了资源错配。此外,本文还使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数量分析,基于理论框架以及通过校准得到的调整成本,发现生产率波动性和资本边际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太平  
我国经济运行由总量不足的短缺经济迈入结构失衡的剩余经济,因最终消费不足而形成经济波动,从长期看将处于下调阶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货币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加大有关改革力度,引导调整收入阶层的消费预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朝明  丁志帆  
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波动中蒙受的福利损失是否存在差异性?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出回答。本文将递归效用函数纳入Lucas模型,并利用1985—2010年中国城镇七等分收入组和美国城市五等分收入组居民消费数据来系统量化异质性消费者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城镇居民而言,同质性偏好假设下,中等收入群体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最小,而且无论收入等级上升还是下降,福利成本均会增大;考虑消费偏好异质性后,相对穷人而言,平抑经济波动能为富人带来更多福利收益;横向对比显示,中国中低收入群体在经济波动中蒙受的福利损失比对应收入阶层的美国居民低,其余收入群体呈现出相对大的波动性。这预示着,经济稳定政策的出台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志帆  
本文通过引入递归效用函数,构建了经济波动福利效应测算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10年间各国居民人均消费数据,分别对中国、4个代表性发达国家和8个代表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波动福利效应进行测算与综合对比分析。经验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稳定性不断增强,经济波动给居民带来的福利损失明显降低;Lucas的经验研究结论适用于代表性发达国家,但不完全适用于代表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平抑经济波动更能为中国居民带来福利改善,而且平抑经济波动对中国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程度高于韩国、南非和巴西,但低于其他几个代表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政府应当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刘方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动不可分的RBC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的调整成本和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得到了与中国经济波动事实匹配的令人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由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RBC模型得到的就业与产出波动相对标准差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模型同时显示了劳动波动的弱顺周期性,较好地解释了中国1978年以来就业波动的相关特征。在劳动调整成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进一步改善了模型各变量尤其是消费与其实际值的匹配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超  程均丽  
本文基于1981~2018年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包括家庭借贷约束与政府支出冲击的真实商业周期模型。在该模型中,本文将政府支出作为外生随机冲击变量,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以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的效应、家庭借贷约束的敏感性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研究发现:第一,调整财政支出冲击参数的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产出效应强于挤出效应;第二,调整借贷约束参数的结果显示,家庭部门受到的借贷约束越强,财政支出冲击对有效消费和债务水平的正向影响会越弱,即越倾向于降低家庭杠杆率。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政府财政支出应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减少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政府应给予家庭和企业部门相对较强的借贷约束,同时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避免触发"债务-通缩"风险而陷入蓬齐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斌  张何培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动态调整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深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且对不同融资约束类型的公司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波动与我国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存在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管理具有逆周期性,在衰退期,一方面上市公司会有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另一方面融资约束公司会加紧现金积累,现金持有的调整速度更快。文章从理论上解释了经济周期、融资约束对于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的系统影响,并通过样本数据分析与检验,为政府部门的融资政策及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