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8)
- 2023(3270)
- 2022(2758)
- 2021(2448)
- 2020(2143)
- 2019(4677)
- 2018(4524)
- 2017(8510)
- 2016(4579)
- 2015(5215)
- 2014(5097)
- 2013(5230)
- 2012(5071)
- 2011(4746)
- 2010(4752)
- 2009(4487)
- 2008(4081)
- 2007(3703)
- 2006(3441)
- 2005(3181)
- 学科
- 济(19518)
- 经济(19490)
- 业(12400)
- 管理(11200)
- 方法(9074)
- 数学(7948)
- 数学方法(7859)
- 农(7577)
- 企(7437)
- 企业(7437)
- 学(6602)
- 中国(6101)
- 农业(5984)
- 土地(4253)
- 财(4133)
- 人民(3930)
- 贸(3855)
- 贸易(3852)
- 结构(3736)
- 业经(3707)
- 易(3693)
- 消费(3590)
- 收入(3221)
- 制(3155)
- 劳(3053)
- 劳动(3049)
- 地方(3046)
- 人口(2938)
- 水平(2911)
- 消费水平(2900)
- 机构
- 大学(72549)
- 学院(71737)
- 研究(29697)
- 济(29259)
- 经济(28740)
- 管理(24847)
- 中国(21876)
- 理学(21402)
- 理学院(21127)
- 管理学(20627)
- 科学(20569)
- 管理学院(20535)
- 农(19461)
- 所(16661)
- 京(16495)
- 农业(15843)
- 研究所(15421)
- 业大(14659)
- 中心(12480)
- 财(12342)
- 江(11058)
- 院(10995)
- 农业大学(10344)
- 北京(10312)
- 省(9925)
- 财经(9922)
- 科学院(9641)
- 范(9312)
- 经济学(9245)
- 师范(9099)
- 基金
- 项目(50563)
- 科学(39273)
- 基金(37620)
- 家(35679)
- 国家(35382)
- 研究(31437)
- 科学基金(28901)
- 自然(21029)
- 自然科(20540)
- 自然科学(20529)
- 自然科学基金(20153)
- 社会(20080)
- 基金项目(19599)
- 省(19024)
- 社会科(18927)
- 社会科学(18922)
- 划(17112)
- 资助(16023)
- 教育(14136)
- 重点(11847)
- 编号(11533)
- 计划(11208)
- 部(11139)
- 发(10884)
- 科研(10232)
- 科技(9952)
- 创(9926)
- 创新(9407)
- 农(9389)
- 教育部(8924)
共检索到108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储东涛
从时效上来说扩大内需,最直接和快捷的手段是投资;但从根本和长远上来看,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原动力,消费应成为扩大内需的主阵地。在当前我国"抗风险、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无疑要加大投资力度,但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振消费水平,抓住机遇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增强后劲,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扩大消费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原动力 主阵地 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麻乐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恩静
扩大内需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具有根本性的拉动作用。在扩大内需撬动消费需求潜力上,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一个需要深刻认识和挖掘的领域,作为经济稳健成长中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是需要从统计数据分析中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北京市城镇居民近年来消费结构变动情况作深度考察和分析,以期找到首都经济中消费需求拉动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为北京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一、政府消费支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支出规模大小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作用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支出分类,政府支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消费,即是国家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所支付的工资和其他投入;二是公共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转换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对国民经济总体需求结构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无论是...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京同 张斌
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增长长期疲软的态势,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理论分析表明,在居民消费结构随收入增加快速升级的情况下,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会抑制居民消费增长。通过构建2002—2018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指数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呈升级趋势,且在2014年以后升级趋势加速。消费升级的程度与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供给结构无法随升级的需求结构及时调整抑制了居民消费增长。故而供给结构调整迟缓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新时期抑制我国居民消费合理增长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供给结构调整依赖于投资流量的持续优化,因此,扩大有效投资是提升有效供给的关键动力,也是扩大内需的既有内容。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弱化投资趋同可以显著缓解消费升级引起的有效供给不足。提升政策调控的科学预期性、增强投资的有效性,有利于扩大内需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孔繁来
在收入预期增长水平尚未达到可以改变和提高消费方式的情况下,要想让它发挥扩大内需的作用是十分困难的。问题在于新增加的收入什么时候支出? 是现在就消费,还是将来再消费? 而决定这一关键问题的因素就是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如果消费者在工资上涨之后仍无法改变支出预期,即仍然需要在未来的某一天支付大量的住房费用、医疗费用以及子女教育费用的话,新增加的钱仅仅增加了他们应付将来支付的信心和实力罢了,很难与中央所期望的即期消费或扩大内需的要求联系起来
关键词:
消费方式 扩大内需 出支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波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作出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趋势。我国经济目前已企稳回暖,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突出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这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目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居民生活消费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我国经过市场化改革,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缺经济消除,经济生活中市场需求约束日益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梅 黄健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成为解决"内需"问题的良药。但实践证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能根治经济中内需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所处地位的分析,得出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来自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劳动力价格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晓依 白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战略规划宏观长远,是对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阐述,传递出以扩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重大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经济发展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振宇 龚谨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史的考察,揭示了那种将农村土地与政治问题过度密切挂钩,并以此来分析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的观点(即农地"泛政治化")的片面性。农地集体产权一方面是农地"泛政治化"观念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既得利益逐渐固化的结果。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继续维持农地集体所有制,既不利于耕地保护,也不利于扩大内需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在破除农地"泛政治化"观念的前提下,对农地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达成藏富于民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扩大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