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3)
- 2023(8247)
- 2022(6357)
- 2021(5721)
- 2020(4437)
- 2019(9984)
- 2018(9801)
- 2017(16355)
- 2016(9204)
- 2015(10524)
- 2014(10625)
- 2013(10204)
- 2012(9360)
- 2011(8624)
- 2010(8759)
- 2009(8218)
- 2008(7967)
- 2007(6990)
- 2006(6389)
- 2005(6095)
- 学科
- 济(41475)
- 经济(41427)
- 管理(23396)
- 业(21186)
- 中国(17746)
- 企(15169)
- 企业(15169)
- 农(12070)
- 方法(12044)
- 业经(10259)
- 地方(10197)
- 学(9693)
- 数学(9562)
- 数学方法(9475)
- 农业(8394)
- 财(8215)
- 发(7690)
- 城市(7386)
- 制(7232)
- 理论(7107)
- 贸(7082)
- 贸易(7075)
- 融(6835)
- 金融(6834)
- 易(6783)
- 银(6490)
- 银行(6478)
- 产业(6244)
- 行(6241)
- 环境(6164)
- 机构
- 大学(137282)
- 学院(135512)
- 济(55162)
- 经济(53951)
- 研究(52925)
- 管理(44643)
- 中国(39602)
- 理学(37225)
- 理学院(36631)
- 管理学(35915)
- 管理学院(35648)
- 科学(32444)
- 京(30309)
- 所(27012)
- 财(26078)
- 研究所(24408)
- 中心(23158)
- 农(22637)
- 范(22239)
- 师范(22037)
- 江(21044)
- 财经(20276)
- 北京(19189)
- 院(19105)
- 经(18418)
- 业大(18225)
- 师范大学(18056)
- 经济学(17697)
- 农业(17677)
- 州(17275)
- 基金
- 项目(86853)
- 科学(69116)
- 基金(63602)
- 研究(63529)
- 家(55854)
- 国家(55335)
- 科学基金(47128)
- 社会(42092)
- 社会科(39769)
- 社会科学(39759)
- 基金项目(33003)
- 省(32842)
- 自然(29000)
- 教育(28611)
- 划(28568)
- 自然科(28346)
- 自然科学(28344)
- 自然科学基金(27813)
- 编号(25189)
- 资助(23572)
- 成果(21318)
- 重点(20218)
- 发(19673)
- 部(18514)
- 课题(18363)
- 国家社会(18138)
- 创(17128)
- 创新(16149)
- 科研(16128)
- 发展(15919)
共检索到221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鸿声 马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重新进入作家视野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为随着80年代大叙事的退潮,90年代城市文学向日常性世俗生活的回归,在消费和后现代文化中城市文学创作的物化倾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学在坚守本土性时的困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发有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上世纪90年代文学表现出鲜明的过渡性,在价值倾向和审美选择上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在价值定位上,90年代文学从精英审美向市场审美转变,市场审美具有消费性与竞争性、平民化和包容性、实用性和流动性特征;在叙事形态上,90年代文学从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转变,文学与时代、社会、媒介的多元互动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潮流;在历史题材创作领域,90年代文学从呈现“大历史”向描述“人的历史”转变,文学创作重点关注的是民间的历史、地方性的历史和小人物的历史,作家讲述的往往是故乡的历史和故乡人的历史。90年代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促进人类进步的文明复兴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力君
随着文图共生现象的兴起和滋蔓,文学作品改编渐趋普遍和当下,文学创作的视觉性和视觉意识增强,日渐扩展的90年代“文学视觉化”现象,被视为争夺文学“领地”而深受质疑:或是大众文化滥觞的表现,或是文化尊严的丧失和“文学危机”的表征,抑或是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面对视觉文化兴起的忧虑思想,源于无视、误解人类与非人类混合的新视觉感知的精英文学立场。回顾90年代“文学视觉化”现象,无论是文学影视改编还是文图并存,都会发现“灵晕”淡去,“眩晕”随之而来。彼时,视觉化意识还处于萌发和起始阶段,充满生命力尚显“稚嫩”。现象和批评间的错位值得重新审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夫 吴海鹰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其直接后果之一是:人口的迁移由较为呆滞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使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茁
美国、日本、德国是当今世界共同基金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共同基金发展最具有戏剧性。80年代美国共同基金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90年代仍以15%的速度在膨胀,到本世纪末,美国共同基金资产总额达4.3万亿美元,超过美国银行资产的总额,不仅如此,共同基金从80年代开始在许多业务方面与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竞争。于是有人说,共同基金就是90年代的银行,我赞同这种说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忠亮
90年代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与问题张忠亮消费市场即最终产品市场,为资本品市场的对称、包括农产品、日用工业品、住宅和服务等市场。一、目前消费市场的特点1.市场日趋稳定改革开放把中国经济置于高速增长和市场急剧扩张的起点上。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几经“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普镒
西方媒界预言,世界上最繁荣的消费景象,将在未来5~10年内出现在中国大陆。依据消费理论,贫穷国家的消费需求,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不是缓慢上升,而是呈跳跃式成长。近年来,我国经济成长速度冠于全球。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达12.8%,居世界之首。在过去的10年中,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德辉
一、问题的提出 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DCs的普遍经济衰退,人们的原因教训结总之一是“结构性因素”。在美国,80年代的快速增长是以公、私债务的急剧膨胀为代价;结构性问题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在不断扩大,日益严重的债务集中体现在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双居高不下,一再造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制约了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敏
本文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中《资金流量表》的数字为依据,对中国居民的消费变化和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特征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改善居民消费状况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特征 原因 措施
[期刊] 预测
[作者]
林清
人们很高兴地看到国家现在开始重新重视对农业的投入,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化肥、农药生产等,为农业丰收创造条件,实现稳产高产。希望能够像这样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回想1983,1984年农业丰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由于1984年的经济过热,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当年发行货币262.3亿元,为历年最高额),从1985年开始,农业投入减少,生产量下降,形成农业徘徊局面,影响到工业及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绪。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90年代世界各国消费物价指数比较(1980年=100)欧洲部分国家消费物价指数较高非洲消费物价指数较高的国家90年代世界各国消费物价指数比较(续)亚洲消费物价指数较高的国家消费物价指数较低的国家有:①1988年=100。②1991年=100。③198...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捍马
一、亚洲城市发展政策的由来亚洲各国政府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寻求对城市人口和布局作出更“均衡”的配置。但据联合国近期的调查表明亚太地区35个政府大约94%对其人口配置状况部分或完全地表示不满。大多数国家发展计划提出的均衡观念模棱两可。在它们看来均衡的城市化意指减少或防止收入和财富的地域差别,并非在城乡之间系统的内在联系中极大地缩小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巨大差别。均衡观念的出现是对60~70年代大城市及城市人口迅猛发展的反应。从50年代到1980年,全部亚洲国家城市人口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淑清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3年6月至1994年4月对北京东城区3034例婚前保健者的性观念、性行为及对性知识的需求等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28%的青年人从中学时期即开始对性感兴趣;60.48%的青年性知识来自书本;3034例未婚青年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占45.52%,个体经营者和无业人员高于其他职业。83.88%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婚前性行为常常造成未婚先孕,既影响女青年的身心健康,也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未婚青年中66.84%的人对性知识不了解或稍有了解,他们当中91.20%的人认为婚前性教育很有必要。因此,今后对未婚青年的性知识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非常必要,此项工作应从中学开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明
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根基决定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实只具有公共领域的幻象,这时的公共领域仍是单一地表征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还是随后的"改革文学",其对形成苦难的昨日威权与极左路线进行的鞭挞和倒戈都是社会政治思潮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
公共领域 新时期小说 文学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