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1)
2023(11624)
2022(10358)
2021(9827)
2020(8208)
2019(18621)
2018(18612)
2017(35989)
2016(19690)
2015(22275)
2014(22503)
2013(22165)
2012(20587)
2011(18302)
2010(18224)
2009(16799)
2008(16321)
2007(14393)
2006(12468)
2005(10808)
作者
(56770)
(47038)
(46815)
(44504)
(30016)
(22635)
(21380)
(18707)
(17848)
(16784)
(16303)
(15761)
(14731)
(14680)
(14409)
(14345)
(14255)
(14176)
(13412)
(13365)
(11684)
(11558)
(11303)
(10706)
(10517)
(10498)
(10370)
(10286)
(9366)
(9341)
学科
(79920)
经济(79827)
管理(57567)
(52829)
(45237)
企业(45237)
方法(38032)
数学(32050)
数学方法(31630)
(20054)
中国(19629)
地方(18911)
(18782)
(18084)
业经(17615)
理论(14494)
(13921)
农业(13587)
(13304)
贸易(13297)
(12947)
(12807)
环境(12400)
(12202)
财务(12139)
财务管理(12117)
教育(11885)
技术(11581)
企业财务(11533)
(10972)
机构
大学(281067)
学院(279627)
管理(112929)
(104823)
经济(102339)
理学(98432)
理学院(97290)
管理学(95516)
管理学院(95013)
研究(90106)
中国(66207)
(60098)
科学(58481)
(47005)
(45219)
(42521)
业大(41765)
研究所(41363)
中心(40963)
(39686)
(39112)
师范(38787)
财经(38511)
北京(37929)
(34895)
农业(33377)
(33153)
(32961)
师范大学(31417)
经济学(30034)
基金
项目(194476)
科学(152584)
研究(142424)
基金(140198)
(121619)
国家(120545)
科学基金(103643)
社会(88515)
社会科(83723)
社会科学(83702)
(76303)
基金项目(75181)
自然(68138)
自然科(66502)
自然科学(66489)
自然科学基金(65255)
教育(65127)
(64047)
编号(59283)
资助(57543)
成果(47814)
重点(42959)
(42217)
(40904)
课题(40055)
(39839)
创新(37007)
科研(36963)
项目编号(36663)
大学(36244)
期刊
(116241)
经济(116241)
研究(80277)
中国(50148)
学报(45324)
科学(41791)
管理(40634)
(38571)
(34215)
大学(34182)
教育(33759)
学学(31951)
农业(27253)
技术(23683)
(20548)
金融(20548)
业经(19924)
财经(17979)
经济研究(17960)
图书(17208)
(15219)
问题(14519)
理论(14202)
科技(13943)
(13691)
(13331)
实践(13255)
(13255)
技术经济(13247)
资源(13153)
共检索到399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秀金  
当代消费文化的兴起改变了当代文化空间的权力关系与文化秩序,成为影响当代文化转型的关键性力量。当代消费文化凸显着日常生活的价值,推动了知识分子的世俗化转向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而消费文化本身是权力争夺场域,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化领导权处于流动状态,面临多种权力关系操纵的可能。当代人有必要反思消费文化,着眼于历史的连续性、文化安全的视野、对话的方式、社会资本的投入、日常生活伦理的支撑,以此重构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化领导权建立的起点与价值指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   张依  
文化强省发展理念下,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成果,不仅推动着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对地区文化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也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实施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能够达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愉悦群众身心的目的。基于河北文化强省视域,剖析当前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有助于促进河北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河北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少安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传承性、融合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总体特点,其内涵丰富、影响深刻。它如一只有力而无形的巨手一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的正常运转与良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爱精神理念逐步在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方针政策及实践中的明晰化,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怀超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社会整体道德状况也面临一定的冲击。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继承,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建设服务,成为当前高职德育的重要课题。传统道德蕴涵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需要从高职德育的视角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高职学生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形态提供重要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立保  郭雄伟  
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崛起是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现象。它的诞生给传统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互联网及其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入了两难选择的窘境。本文从网络文化产生的历时性视角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价值基础以及网络文化的特性,最终试图寻找一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网络困境的新出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邬劲青  魏明  
近年来,私营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已经占据我国经济份额的很大部分,然而其企业文化却存在不足,其中缺乏诚信为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道德回归的氛围中,作为对市场经济基本要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世界企业发展教训的回应,诚信应成为私企文化建设的根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该着手诚信建设,实现企业与自然、社会、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和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立均  杨兆山  高鹏  
教育对国民性的养成应"扎根本土,放眼全球",基于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构为主要维度的文化自觉立场。为培养提高国民的国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民族的自立与自强,我们应加强以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内容的国家认同教育,并在对理性爱国精神、国民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中不断优化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当  
以消费为核心,鲍德里亚和鲍曼指出现代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进而指认了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内涵。二者通过对消费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反思,分别从主客体的角度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从文化符号批判出发,鲍德里亚提出"返璞归真"以消解贫困;从消费主体的境遇出发,鲍曼呼吁人道主义以关照"新穷人";二者同源异流、互相补充,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然而,从唯物史观来看,双方依然站在主体与客体、生产与消费对立的立场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只能够提供"批判的武器"。为此,我们依然需要回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揭示符号意识形态、贫困与新穷人等问题的根源,辩证理性地看待消费,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合理可行的中国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和清  
低碳消费是低碳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能有效激励企业低碳生产经营,提升政府低碳调控效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低碳消费不仅要优化消费结构,控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主义行为,更要关注消费价值观的改变对增加低碳产品消费的影响。文章通过消费价值观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分析,认为消费价值观要从消费目标上改变以主权消费价值观为导向而形成高碳消费行为,推动以自我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结合的社会责任消费价值观发展;要从行为导向上改变长期形成的被动依附型消费价值观,培育主动参与型消费价值观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哲  
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注重员工道德培育和提升,企业道德和文化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本文阐述了企业员工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员工道德建设是企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推动力,论述了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企业中的展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网络文化的视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科学地认识它,合理地利用它,更好地使网络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绍影  
马克思主义哲学犹如一座灯塔,每当世界出现重大历史事件,每当人类处于转折关头,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研究,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研究中,文化角度的研究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生活样法,虽然马克思主义没有把自己的目光专门聚焦于文化现象,没有构建知识论意义上的文化哲学或者文化理论,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历史理论上的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书红  
文化研究作为当前学术界最具活力、最具批判性和开放性的一种学术思潮,在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国教育思想家亨利.吉鲁一方面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研究在教育领域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他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对某些教育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文化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润洲  
人是文化的产物,公民人格的生成需要适宜的文化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公民人格的建构遭遇着文化阻隔,表现为惟上惟权的价值取向对人的自主性的抑制、学校"差序格局"对学校公共性的侵蚀、学校人际互动的"私德"对"公德"的僭越等。学校场域中的公民人格建构应厘清教育价值,提升人的自主性;构建实践共同体,增强学校的公共性;划清"私德"的疆界,培育人的公共理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丽佳  
作为外部问责与教师责任间的中介,文化问责是学校日常运作中自然发展而成的概念,它近距离地形塑着教师的责任。基于文化问责之构成对上海市某初中的实证研究表明,学校作为教师实践展开的场域,其中培植的责任概念引领着教师个体从"责任规避"到自觉承担"拓展的责任",同时也从群体层面上促成了教育合力的形成。建立正式的校本问责制,在利益相关者间合理分配责任,培植教师个体的道德责任感,是文化问责情境中促进教师责任承担的可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