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8)
- 2023(12090)
- 2022(10317)
- 2021(9427)
- 2020(8040)
- 2019(17884)
- 2018(17517)
- 2017(33407)
- 2016(18390)
- 2015(20343)
- 2014(19986)
- 2013(19470)
- 2012(17906)
- 2011(16024)
- 2010(16021)
- 2009(15220)
- 2008(14920)
- 2007(13439)
- 2006(11350)
- 2005(10001)
- 学科
- 济(71456)
- 经济(71378)
- 管理(50679)
- 业(48055)
- 企(38893)
- 企业(38893)
- 方法(34998)
- 数学(30188)
- 数学方法(29917)
- 农(20903)
- 财(18881)
- 中国(18527)
- 业经(16129)
- 贸(16123)
- 贸易(16121)
- 学(16012)
- 易(15658)
- 农业(13979)
- 地方(13041)
- 制(12577)
- 务(11711)
- 财务(11689)
- 财务管理(11660)
- 和(11435)
- 理论(11361)
- 银(11055)
- 银行(11003)
- 企业财务(10984)
- 环境(10848)
- 融(10498)
- 机构
- 学院(262375)
- 大学(260627)
- 济(104112)
- 经济(101985)
- 管理(97606)
- 研究(86687)
- 理学(85223)
- 理学院(84209)
- 管理学(82564)
- 管理学院(82095)
- 中国(63580)
- 科学(56698)
- 京(53506)
- 农(52071)
- 财(46328)
- 所(45064)
- 业大(44230)
- 农业(41869)
- 研究所(41477)
- 中心(40088)
- 江(38392)
- 财经(37781)
- 范(34737)
- 师范(34252)
- 经(34249)
- 北京(32777)
- 经济学(32159)
- 州(30668)
- 院(30558)
- 经济学院(29392)
- 基金
- 项目(179731)
- 科学(139808)
- 基金(129418)
- 研究(125849)
- 家(115188)
- 国家(114175)
- 科学基金(96255)
- 社会(80147)
- 社会科(75871)
- 社会科学(75846)
- 省(71778)
- 基金项目(69049)
- 自然(63698)
- 自然科(62274)
- 自然科学(62251)
- 自然科学基金(61154)
- 划(60720)
- 教育(58392)
- 资助(51926)
- 编号(51148)
- 重点(41018)
- 成果(40299)
- 部(38896)
- 发(38672)
- 创(37800)
- 科研(35446)
- 创新(35239)
- 课题(34869)
- 计划(34708)
- 大学(33204)
- 期刊
- 济(111171)
- 经济(111171)
- 研究(69937)
- 学报(48823)
- 农(46768)
- 中国(45210)
- 科学(41637)
- 财(35952)
- 大学(35279)
- 学学(33685)
- 管理(32550)
- 农业(31490)
- 教育(26301)
- 融(20818)
- 金融(20818)
- 业经(20102)
- 技术(19979)
- 经济研究(19303)
- 财经(18289)
- 业(17118)
- 经(15696)
- 问题(14732)
- 版(14703)
- 商业(14010)
- 科技(12477)
- 贸(12402)
- 技术经济(12393)
- 业大(12362)
- 统计(11669)
- 图书(11610)
共检索到368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消费文化构成了当今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现实空间,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道德观呈现出以下特点:道德认同中的归属感与疏离感并存;道德标准凸现比较性和冲突性;道德价值趋于平庸化和模糊化;道德情感渐趋冷漠化、道德方式倾向消费化等。深入分析和揭示消费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观特点有助于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避免青少年道德观的畸形发展,促进青少年道德观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消费文化 青少年 道德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淑萍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时代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作为德育主体应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寻求破解消费文化消极影响之策略。在正视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坚守学校的育人操守,创新德育思路,提升德育对世俗生活的调解力;变革德育内容与方法,挖掘消费文化中的积极资源,增强德育内容的现实契合度;搭建开放式道德实践平台,使青少年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力量。
关键词:
德育 消费文化 青少年道德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将星
通过问卷对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调查发现,电影电视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稳定媒体,媒体影响在道德价值观的类型与范围上存在差异。媒体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在年龄上基本已经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两类群体。同时应该注意到,以教师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主体仍然以一定优势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但其道德教育者的身份已有出现严重危机的迹象。从总体来看,大众媒体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绝对力量,而青少年对大众媒体的道德价值观影响具有一定判断能力。
关键词:
大众媒体 青少年 道德价值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思为 伍新春 赖丹凤
课外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市5976名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1)青少年课外学习的内容主要在智育方面,较为依附学校学习;(2)青少年参加课外辅导(辅导班、家教)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学生较为质疑家教的促进效果;(3)青少年的自主性在课外学习中体现不足,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自主阅读的时间比较有限;(4)教育者需要加强对青少年课外阅读和网络学习的科学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劳凯声,蔡永红
为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人身伤害的状况,我们于2001年6月实施了《全国十省市少年儿童人身伤害基本情况调查》。该调查采用分层和多级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混合抽样方案。在抽取各省、市时采用分层抽样;而在抽取各年级学生时采用多级抽样,以教育 部1999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上的我 国各省市小学五年级至初中四年级在校学生 人数为准,按比例抽取;最后在抽取学校及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建华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包括: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发扬"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实践水平;传承"天人和谐"的传统美德,提升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教育方法,重视师资培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永新
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转变。本文从深层次揭示了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详尽地分析了影响青少年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城市 青少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雪
儿童理财观念、财商的培养在现代社会备受重视,而迫于愈发激烈的同辈竞争、育儿压力,从小培养理财观念的重要性在微观上不言而喻。广义上的理财包括储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居最高。文章认为儿童道德观与其储蓄观念的桥梁就是私德与公德概念的认识与选择,而家庭对儿童种种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文章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儿童道德观 财商 储蓄观念 理财观念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茅于轼改革20年,我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市场上的商品堆积如山,商品的质量和品种比20年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而且百姓确实比过去富裕多了,银行里的存款比20年前增加了2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智忠 易连云
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应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
关键词:
影像暴力 道德影响 反思与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岩 董虎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凝练为"三个提倡",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入手,从社会成长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把握原则三个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方式。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霍洁 周亚文 党晶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已嵌入青少年的生活。其传播机制具有传播主体的公众化、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及传播内容的碎片化特征,深刻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教育应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借助订阅号、朋友圈"点赞"与"评论"功能、创建"微言大义"等公众号、微信内容道德之善及微信图文之美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青少年 价值观教育 微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荣 荣霞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在多元文化视野下,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不断创设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优势,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弥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缺陷、塑造和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蒋奖 梁静 杨淇越 克燕南
为考察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文化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7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文化压力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2)自尊在同伴文化压力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高自尊水平比低自尊水平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文化压力的影响而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