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0)
2023(12630)
2022(10999)
2021(10248)
2020(8723)
2019(19688)
2018(19421)
2017(37508)
2016(20579)
2015(22969)
2014(22773)
2013(22567)
2012(20625)
2011(18448)
2010(18021)
2009(16443)
2008(15855)
2007(13577)
2006(11602)
2005(9885)
作者
(60924)
(50367)
(50054)
(47661)
(31977)
(24283)
(22687)
(19984)
(19173)
(17728)
(17167)
(16927)
(15863)
(15714)
(15565)
(15467)
(15342)
(15103)
(14341)
(14252)
(12857)
(12181)
(12047)
(11448)
(11346)
(11194)
(11187)
(11040)
(10230)
(10080)
学科
(78646)
经济(78559)
管理(57788)
(54500)
(45383)
企业(45383)
方法(39273)
数学(33513)
数学方法(33183)
(21078)
中国(19817)
(19021)
(18810)
业经(17950)
地方(15162)
(15148)
贸易(15144)
(14668)
农业(14418)
理论(13727)
(13329)
环境(12743)
技术(12673)
(12333)
(12036)
财务(11978)
财务管理(11961)
教育(11717)
企业财务(11333)
(11110)
机构
大学(291190)
学院(289336)
管理(115845)
(110234)
经济(107873)
理学(102018)
理学院(100854)
管理学(98999)
管理学院(98506)
研究(95440)
中国(67862)
科学(63318)
(61523)
(52781)
业大(49276)
(48266)
(47580)
研究所(44839)
中心(42657)
农业(42033)
(39638)
财经(39530)
(38418)
北京(38335)
师范(37953)
(36070)
(34422)
(32654)
经济学(32298)
师范大学(30899)
基金
项目(209354)
科学(163000)
基金(151503)
研究(147218)
(134360)
国家(133211)
科学基金(113370)
社会(92292)
社会科(87349)
社会科学(87325)
(82225)
基金项目(81805)
自然(76426)
自然科(74622)
自然科学(74600)
自然科学基金(73249)
(69744)
教育(67161)
资助(61724)
编号(59522)
重点(46654)
成果(46560)
(45091)
(43761)
(43562)
科研(40610)
创新(40532)
课题(40435)
计划(39634)
大学(38408)
期刊
(114526)
经济(114526)
研究(80359)
学报(54171)
中国(48172)
(46813)
科学(46736)
大学(39799)
管理(39790)
学学(37790)
(33624)
农业(32533)
教育(30649)
技术(22236)
(20292)
金融(20292)
业经(19914)
经济研究(19198)
财经(18414)
(16656)
科技(15812)
(15598)
图书(15504)
(14951)
问题(14897)
业大(14735)
理论(13869)
商业(13832)
技术经济(13226)
实践(12856)
共检索到39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淑萍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时代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作为德育主体应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寻求破解消费文化消极影响之策略。在正视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坚守学校的育人操守,创新德育思路,提升德育对世俗生活的调解力;变革德育内容与方法,挖掘消费文化中的积极资源,增强德育内容的现实契合度;搭建开放式道德实践平台,使青少年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力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消费文化构成了当今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现实空间,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道德观呈现出以下特点:道德认同中的归属感与疏离感并存;道德标准凸现比较性和冲突性;道德价值趋于平庸化和模糊化;道德情感渐趋冷漠化、道德方式倾向消费化等。深入分析和揭示消费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观特点有助于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避免青少年道德观的畸形发展,促进青少年道德观的健康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将星  
通过问卷对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调查发现,电影电视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稳定媒体,媒体影响在道德价值观的类型与范围上存在差异。媒体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在年龄上基本已经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两类群体。同时应该注意到,以教师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主体仍然以一定优势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但其道德教育者的身份已有出现严重危机的迹象。从总体来看,大众媒体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绝对力量,而青少年对大众媒体的道德价值观影响具有一定判断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智忠  易连云  
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应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袁军  王俊山  陈宁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基础上,编制了用于调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问卷工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爱国感和关爱感发展可喜,正直感和责任感现状堪忧;女生道德情感及其关爱感和责任感优于男生;青少年道德情感与学业自评、师生关系、教师有情施教的状况同步发展。我们从中获得的教育启示是: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警示;青少年正直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急需加强;学校教育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楠  
盲盒是指在外包装无具体款式标注的不透明盒子中存放不同样式的商品。文章从盲盒消费迭代历程及现实状况出发探究盲盒消费热的因由,并结合青少年消费的非理性、情绪化、盲目性特点,通过对“盲盒”消费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消费”时代下青少年的消费观念、行为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荣  荣霞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在多元文化视野下,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不断创设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优势,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弥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缺陷、塑造和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朝阳  
同龄人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20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社会化进行了研究,但针对青少年非正常消费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同龄人如何影响中国城市青少年的各种非正常消费倾向,也为营销经理、消费者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蒋奖  梁静  杨淇越  克燕南  
为考察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文化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7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文化压力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2)自尊在同伴文化压力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高自尊水平比低自尊水平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文化压力的影响而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凯文  
在当今社会中,虚拟实践成为人类实践的重要形式,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虚拟实践具有虚拟性、建构性和超越性三个突出的特点。虚拟实践对青少年政治观的形成和巩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雪  
儿童理财观念、财商的培养在现代社会备受重视,而迫于愈发激烈的同辈竞争、育儿压力,从小培养理财观念的重要性在微观上不言而喻。广义上的理财包括储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居最高。文章认为儿童道德观与其储蓄观念的桥梁就是私德与公德概念的认识与选择,而家庭对儿童种种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文章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业  昝飞  
采用自编聋哑青少年恋爱观调查问卷对上海市聋哑青少年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青少年恋爱观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聋哑青少年能够理智地对待在校期间的恋爱问题 ,对性爱也持有较健康的观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应对聋哑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青春期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建华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包括: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发扬"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实践水平;传承"天人和谐"的传统美德,提升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教育方法,重视师资培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琪  赵欢欢  郭德轩  许燕  克燕南  张和云  
使用家庭教养量表、道德认同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对282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潜变量建模的方法,探讨了道德认同在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教养中情感温暖、行为指导和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责罚与控制对问题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行为指导和道德认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道德认同在家庭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家庭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负向预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