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3)
2023(5854)
2022(4717)
2021(4295)
2020(3355)
2019(7546)
2018(7583)
2017(12694)
2016(7561)
2015(8754)
2014(9123)
2013(8411)
2012(8191)
2011(7942)
2010(8370)
2009(7512)
2008(6777)
2007(6395)
2006(6091)
2005(5790)
作者
(19765)
(16656)
(16535)
(16103)
(10582)
(7778)
(7724)
(6621)
(6377)
(6014)
(5823)
(5414)
(5404)
(5342)
(5313)
(5173)
(5015)
(4876)
(4770)
(4693)
(4622)
(4075)
(3979)
(3939)
(3831)
(3797)
(3627)
(3616)
(3320)
(3296)
学科
(51277)
经济(51251)
教育(18368)
中国(15812)
管理(15181)
地方(14217)
方法(13690)
数学(12447)
数学方法(12365)
地方经济(11476)
(10034)
(9764)
理论(7961)
(7607)
业经(7583)
(7427)
(6618)
企业(6618)
经济学(6478)
发展(6167)
(6045)
环境(5671)
(5605)
贸易(5601)
教学(5466)
农业(5415)
(5264)
产业(5095)
(5093)
(5057)
机构
大学(114459)
学院(111122)
(53290)
经济(52260)
研究(45452)
管理(33514)
理学(28298)
理学院(27871)
管理学(27398)
中国(27379)
管理学院(27151)
教育(26023)
(25182)
师范(25120)
(24745)
科学(22990)
(22241)
(21840)
师范大学(20885)
研究所(19940)
经济学(18198)
中心(17960)
(17794)
财经(17437)
北京(17001)
经济学院(15996)
(15790)
(15715)
(13725)
职业(13211)
基金
项目(63006)
研究(54667)
科学(51757)
基金(43031)
社会(35474)
(35243)
国家(34782)
社会科(33405)
社会科学(33398)
教育(33050)
科学基金(29447)
(25247)
编号(23942)
(22469)
成果(21643)
基金项目(21073)
课题(20291)
资助(17577)
(17278)
(16381)
(16088)
重点(15629)
规划(15608)
教育部(15094)
自然(14766)
(14552)
发展(14542)
自然科(14403)
自然科学(14401)
(14278)
期刊
(69415)
经济(69415)
研究(51214)
教育(43639)
中国(29614)
(15195)
技术(14084)
管理(13628)
经济研究(13350)
科学(10957)
学报(10705)
职业(10510)
大学(9976)
财经(9847)
业经(9202)
(9134)
(8745)
(8262)
金融(8262)
问题(7909)
学学(7871)
技术教育(6878)
职业技术(6878)
职业技术教育(6878)
商业(6630)
技术经济(6589)
(6499)
统计(6292)
农业(6182)
(6117)
共检索到18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维治  
消费文化研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罗维治今天,各位领导、专家、教授以及新闻界的朋友来到我校,参加"消费文化"座谈会,我代表师大校党委和行政,表示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消费文化的问题,是我们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亭  
一、传统认识的误导 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即商品私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等。商品经济正是这些矛盾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是由在经济上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提供的产品,劳动在直接形态上具有私人性:但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的,并且私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索取交换价值,因而商品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英丽  
本文分析了中国50余年来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特点及其未能及时退出的后遗症。工业化战略退出的延误不仅带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结构的失衡,而且埋下了未富先老社会危机的隐患,未来10年中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对行政垄断型金融体系向市场化、现代化金融体系转换的客观要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晓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不同于自然经济也不同于产品经济,它是讲求交换价值、价格和利润的货币经济。在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当分开之后,不论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俞天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行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银行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紧随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形势,进一步深化。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来说,银行的改革还显得很不完善,而且跟不上城乡经济改革的总形势,如不进一步改革,势将严重影响整个经济改革的进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松光  
保险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对财产或人身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事业。它具有防灾补损、支持生产、安定群众生活、推动技术进步和聚积经济建设资金等多方面作用。它是商品生产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目前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宁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期货交易市场,是指在规定时间,按照规定办法,通过经纪人从事某些大宗期货买卖的商品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就是通过期货交易所买卖双方先达成交易契约,然后在将来某一日期进行银货授受的交易。这种交易与现货交易相比,具有预期的计划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更有利于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协作。商品的现货交易,是一种最普通、最一般的交易形式。早在奴隶社会商品经济出现后,现货市场就已经形成,并作为一种传统的、较为简单的交易方式沿续至今。但已不能完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苗干臣  
在较长时间里,不少地方的科委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科技项目上,曾一度被人们称为“项目科委”。由于没能履行主要职责,地方科委的路子越走越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科委的工作不适应改革洪流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不适应基层科技工作出现的新变化。如:基层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已变成为经济建设服务;商品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引进了科技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把追求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并开始产生依靠技术进步的内部机制,商品经济加速了农业自然经济的解体,也逐渐开始对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金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申始占   杨春学  
<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根据经典理论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民经济与市场结构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解构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能为理清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逻辑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洁  杨亦民  刘志成  
本文认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仅仅关注于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严格遵循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主动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基于此,还着重探讨了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内部组织结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运行环境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谌东荄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始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至50年代日本才从美国引进,并与国情相结合,迅速形成了崭新的质量管理科学体系,并向全球辐射,引起世界的瞩目。这决非偶然,因为质量管理的发展,同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成熟后程度密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士兵  
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已经发生异化:部分商品已经异化为公有产品;商品交换关系中的"等价交换"法则已经扭曲;追求价值的生产开始异化为追求使用价值的生产;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商品经济之所以发生这些异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直接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其必然结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炳瑛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不能归结到私有制上,而在于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这种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因此,公有制并不排除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当个别劳动完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时,商品经济将会自行消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