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3)
- 2023(5830)
- 2022(4793)
- 2021(4675)
- 2020(3916)
- 2019(9161)
- 2018(8895)
- 2017(17806)
- 2016(8980)
- 2015(9809)
- 2014(9552)
- 2013(9807)
- 2012(9359)
- 2011(8549)
- 2010(8253)
- 2009(7727)
- 2008(7301)
- 2007(6331)
- 2006(5513)
- 2005(5174)
- 学科
- 济(45762)
- 经济(45706)
- 方法(21405)
- 管理(21206)
- 业(21093)
- 数学(20248)
- 数学方法(20193)
- 中国(15250)
- 企(13428)
- 企业(13428)
- 农(12551)
- 贸(11479)
- 贸易(11473)
- 易(11267)
- 财(10262)
- 农业(8627)
- 制(8072)
- 银(7248)
- 银行(7241)
- 行(7085)
- 融(6988)
- 金融(6988)
- 收入(6919)
- 业经(6862)
- 学(6619)
- 地方(6556)
- 出(6519)
- 环境(6235)
- 关系(6026)
- 发(5776)
- 机构
- 大学(130057)
- 学院(127560)
- 济(70449)
- 经济(69721)
- 研究(50035)
- 管理(48003)
- 理学(41725)
- 理学院(41313)
- 管理学(40921)
- 中国(40756)
- 管理学院(40694)
- 财(30310)
- 京(27336)
- 科学(25611)
- 财经(24747)
- 经济学(24672)
- 所(24255)
- 经(22997)
- 经济学院(22405)
- 研究所(22186)
- 中心(21482)
- 农(19097)
- 财经大学(18731)
- 北京(17943)
- 院(17562)
- 江(15690)
- 科学院(15463)
- 业大(15414)
- 范(15079)
- 师范(14983)
- 基金
- 项目(84812)
- 科学(69002)
- 基金(67032)
- 研究(61926)
- 家(58858)
- 国家(58437)
- 科学基金(49924)
- 社会(45177)
- 社会科(43067)
- 社会科学(43058)
- 基金项目(34283)
- 自然(29740)
- 自然科(29128)
- 自然科学(29121)
- 自然科学基金(28655)
- 资助(28112)
- 省(27537)
- 教育(27292)
- 划(24447)
- 编号(22041)
- 部(21519)
- 国家社会(21184)
- 中国(20819)
- 重点(19162)
- 教育部(19041)
- 发(18360)
- 人文(17710)
- 成果(17412)
- 创(16996)
- 社科(16817)
共检索到192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京同 张斌 魏哲
以居民消费的结构变迁特征及其总量增长效应为切入点研究发现,自经济新常态以来,居民消费表现出结构升级加快而总量增长减缓的分异特征。TVP-SV-VAR模型分析显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总量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减缓了这一负向作用;居民消费意愿冲击总体表现为正向,居民消费的增速下降则由正向的需求结构冲击以及负向的总产出冲击所驱动。结论表明,中国居民消费增长长期疲软的成因在于供给结构无法随快速升级的需求结构及时调整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而非居民消费意愿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升 赵俊平 魏景柱
本文根据1978-2005年我国历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秀惠 田学斌
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本文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 ,分析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并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对策 ,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思路。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需求 需求不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政霞
在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补偿型消费需求的猛增时期之后,中国经济在被长期压抑的消费欲望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情况下,开始放慢了其增长的速度。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短缺经济的消除,经济生活中市场需求约束日益明显。扩大内需,如何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中心议题。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采用定性、定量方法,并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及成因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现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为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二要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春霞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增长因素分析》课题组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消费行为理论为我们研究居民消费增长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当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相比,城乡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的变动;收入分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之一,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城乡居民消费倾向越低;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城乡居民改革预期的不断增强,消费倾向将继续降低;消费信贷对促进近几年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作用比较明显;利率的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以上述结论为基础,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着力提高居民...
关键词:
居民消费增长 因素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洪银兴
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生产的增长,也包括消费的增长。居民消费不只是家庭内部的活动,它还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而且,居民消费不只是微观活动,它还是宏观经济的一个方面。消费增长的规模是宏观总量关系的组成部分。消费波动不仅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反映,它也会牵动经济波动。相对于生产,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是消费增长无序的两个表现。这两种无序都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宏观经济调控,不仅要调控生产,还要调控消费,使之遵守一定的秩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凤 金克琴
本文根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国内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消费特别是占总消费比重较大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应转变一直以来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消费率,实现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中国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利用1990年~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有关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流通业发展的数据,采用PanelData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以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Panel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但流通业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明确流通产业地位,更新流通发展观念,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 王源昌 杨映霞
文章根据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理论建立了无风险利率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中国1998~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资产定价 无风险回报 消费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义
消费在经济学研究中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1978~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节机制;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只是在短期内的效应。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协整理论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新强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华 郭淑芬
选取1990~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农村消费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依据协整理论,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三者之间进行协整分析,针对协整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验证,针对验证结果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已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消费和GDP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即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