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2)
2023(5485)
2022(4728)
2021(4317)
2020(3666)
2019(8192)
2018(8245)
2017(15831)
2016(8593)
2015(9649)
2014(9825)
2013(9540)
2012(8682)
2011(7974)
2010(8066)
2009(7668)
2008(7580)
2007(6960)
2006(6181)
2005(5870)
作者
(23434)
(20005)
(19590)
(18852)
(12438)
(9278)
(8944)
(7471)
(7462)
(7093)
(6758)
(6597)
(6510)
(6253)
(6238)
(6003)
(5870)
(5868)
(5822)
(5752)
(5012)
(4702)
(4681)
(4616)
(4492)
(4443)
(4439)
(4379)
(3869)
(3761)
学科
管理(34000)
(33884)
经济(33797)
(28450)
(24329)
企业(24329)
方法(14624)
数学(12607)
(12584)
数学方法(12527)
(12328)
(10701)
(8465)
业经(8306)
中国(7812)
(7353)
财务(7335)
财务管理(7317)
体制(7258)
企业财务(6984)
(6783)
银行(6778)
(6482)
(6293)
贸易(6290)
(6231)
金融(6229)
(6119)
农业(5948)
(5841)
机构
大学(127113)
学院(126309)
(56444)
经济(55362)
管理(51712)
理学(44958)
理学院(44506)
管理学(43931)
管理学院(43707)
研究(38911)
中国(31274)
(29721)
(25355)
财经(23100)
(20886)
科学(20052)
(19392)
中心(18440)
(18313)
经济学(17688)
(17410)
财经大学(17246)
业大(16180)
研究所(16057)
经济学院(15846)
北京(15621)
商学(14940)
商学院(14817)
(14691)
(14670)
基金
项目(81578)
科学(66612)
基金(62570)
研究(61162)
(52978)
国家(52529)
科学基金(46764)
社会(42161)
社会科(40038)
社会科学(40033)
基金项目(33136)
(30441)
自然(29304)
自然科(28673)
自然科学(28667)
教育(28643)
自然科学基金(28199)
(25310)
资助(24901)
编号(24830)
(22225)
成果(20081)
(19678)
国家社会(17890)
教育部(17682)
重点(17603)
人文(17311)
(17108)
课题(16254)
(16172)
期刊
(64913)
经济(64913)
研究(38850)
中国(25774)
(23875)
管理(20463)
科学(16072)
(15608)
学报(15385)
(13130)
金融(13130)
大学(12997)
学学(12333)
财经(12078)
教育(11730)
业经(10688)
经济研究(10579)
(10292)
农业(9865)
技术(9495)
理论(8782)
实践(7998)
(7998)
问题(7884)
价格(7398)
商业(6712)
(5911)
技术经济(5737)
现代(5620)
财会(5603)
共检索到19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仲伟周  王筝  王艺  
住宅价格的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负面效应日益凸显;住宅价格究竟在什么价位比较合适?国际上对住宅价格的衡量,一般采用房价收入比来进行。理论界对住宅价格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地价格、建安成本和相关税费上,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在住宅价格形成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凌明  
一、中产阶层消费者的界定及构成1.中产阶层的界定。关于中产阶层消费者的界定(以下简称中产阶层),理论界有着不同的标准。综合起来看,可分成两大派:其一,认为收入是界定中产阶层的唯一标准,只要收入达到中等水平,都可以划归为中产阶层的行列。其二,认为收入只是一种表象,中产阶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理念的代名词,除了收入,还有职业、受教育程度、消费方式等界定标准。从职业看,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从受教育程度看,拥有较高的学历,掌握并提供市场稀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明钦  刘向东  
本文提出一个分析居民消费决策的"心理状态-消费行为"框架,基于CFPS(2016)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消费需求决定方程、QUAIDS模型、ELES模型分别考察居民的社会信任心理对家庭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和消费级别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部分地区接近"富足"水平;但消费层次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消费结构主要以食品、居住等基本生存型消费为主,且每类消费中的非基本需求占比微小。居民公共治理信任的增强对消费总量、消费级别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消费结构中各类消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人际关系信任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不显著。说明提高居民的公共治理信任,有助于减弱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促进消费升级,进而带动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永穆  刘润秋  
一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启动住宅消费市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与房地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产业至少有30种,包括钢材、水泥、木材、化工及各种家庭设施、用品等。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还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守坤  
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理性行为之上的,而实际中的非理性消费非常普遍,因此,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的界定、成因、分类、表现规律、后果及防止,是对传统经济学与消费现实结合的补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文珍  陈启杰  
作为消费领域的一个分支,社会责任消费行为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试图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做一解释,认为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消费态度、社会认同、消费者感知努力程度是形成社会责任消费意向的前置因素,消费者所拥有的社会责任消费的信息和知识影响社会责任消费意向向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转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烈佳  张萌  
研究住宅郊区化的影响因素,可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城市住房发展政策、调控住宅郊区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以武汉市为例,从住宅消费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住宅郊区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住宅价格、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升值潜力是影响武汉市住宅郊区化发展的五个主要因素;(2)在五大因素中,住宅价格对武汉市住宅郊区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升值潜力、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影响最小的是周边配套设施;(3)调控住宅郊区化,改革住宅用地出让制度是关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进军  彭茂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住宅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已经逐渐被其消费属性所替代,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住宅类房地产的营销问题。有效营销的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研究,对转型期住宅类房地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就是要为营销管理提供依据,使房地产企业可以进行有的放矢的营销。通过文献研究、观察及住宅类房地产内外部因素的结构化研究等方法可以发现:经济转型背景下,影响住宅类房地产消费行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者态度和消费者自我概念;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相关群体状况、社会阶层状况、文化状况和家庭状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雍挺俊  
当下,低碳经济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低碳消费行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的出现使广大研究人员对节能降耗展开广泛研究;80年代着重研究的是各式各样节能行为干预方法的应用,诸如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发布能源使用结果反馈信息、建立家庭能源节约目标等;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的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文波  刘丽萍  孟沛  
通过研究化妆品消费时的消费心理,提出基于爱美心理、联想心理、情感和冲动消费心理的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包装设计定位、销售促进定位等的化妆品定位方法,为化妆品企业的生产、营销等环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映轸  
我国住宅商品化的进程,根据迄今为止的实际进展情况看,似可按工作重点的不同,区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住宅经营者;第二阶段是造就住宅消费者。一、解放住宅的商品经营者市场是由商品的供需双方共同组成的。缺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将不成其为市场。但商品的供需双方又总是相互矛盾的。无论在供需曲线上或市场实践中,市场都是供需双方的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莹  冯宗宪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住房消费偏好的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模型推理得出: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取决于购房者对住宅区位特征的偏好特点及程度,并以西安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购房者对住宅区位类特征的总体偏好显著胜出,从而导致西安居住空间分异不断加剧;消费者对地块所处区域和周边环境质量的偏好胜过对地块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偏好,因此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结构以扇形和马赛克式为主,同心圆带状为辅。此外,研究还证明政府对居住空间分异的作用大于开发商的作用,要控制或削弱这种态势,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芳  
随着社会发展和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女性在社会生活和消费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表现在消费方面的心理也日益明显。因此,研究有别于男性的女性消费心理,无论对商品生产者还是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