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1)
- 2023(7603)
- 2022(6467)
- 2021(5769)
- 2020(4929)
- 2019(10830)
- 2018(10882)
- 2017(20968)
- 2016(11417)
- 2015(12966)
- 2014(13380)
- 2013(12849)
- 2012(11945)
- 2011(10745)
- 2010(10837)
- 2009(10299)
- 2008(9845)
- 2007(9137)
- 2006(8057)
- 2005(7542)
- 学科
- 济(45326)
- 经济(45240)
- 管理(38285)
- 业(33139)
- 企(26749)
- 企业(26749)
- 方法(17817)
- 数学(15501)
- 财(15440)
- 数学方法(15384)
- 制(14543)
- 农(13170)
- 中国(12979)
- 体(11103)
- 业经(10292)
- 学(9373)
- 银(9257)
- 银行(9236)
- 地方(9004)
- 行(8850)
- 融(8783)
- 金融(8776)
- 农业(8676)
- 务(8404)
- 财务(8374)
- 财务管理(8353)
- 税(8267)
- 体制(8236)
- 税收(7890)
- 企业财务(7869)
- 机构
- 学院(163654)
- 大学(162739)
- 济(69880)
- 经济(68438)
- 管理(59953)
- 研究(55674)
- 理学(50864)
- 理学院(50367)
- 管理学(49589)
- 管理学院(49299)
- 中国(43511)
- 财(37057)
- 京(33869)
- 科学(31449)
- 财经(28087)
- 所(27813)
- 农(26385)
- 江(26003)
- 中心(25408)
- 经(25281)
- 研究所(24742)
- 业大(22470)
- 经济学(22378)
- 北京(21002)
- 财经大学(20599)
- 农业(20523)
- 院(20345)
- 经济学院(20147)
- 州(20043)
- 范(20022)
- 基金
- 项目(105910)
- 科学(83635)
- 研究(79261)
- 基金(76954)
- 家(66510)
- 国家(65936)
- 科学基金(56531)
- 社会(51947)
- 社会科(49213)
- 社会科学(49207)
- 省(41640)
- 基金项目(39930)
- 教育(36996)
- 自然(34523)
- 划(34281)
- 自然科(33713)
- 自然科学(33704)
- 自然科学基金(33106)
- 编号(32108)
- 资助(31165)
- 成果(27069)
- 制(25387)
- 部(24204)
- 重点(24005)
- 课题(23093)
- 发(22439)
- 创(21953)
- 国家社会(21952)
- 教育部(21069)
- 性(20813)
共检索到256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孟晓
居民消费发展愿景与外部体制政策之间的冲突导致消费抑制,诸多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体制政策因素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该文提出,需着力化解居民消费升级与体制政策之间的失调所引致的消费增长和民生建设不足问题,结合热点型消费,依靠对收入支出政策的消费激励机制进行有效性改进,着重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和民生压力,来破解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两难性,最终重构以提振居民消费为目标、民生消费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关键词:
消费行为 体制政策 改善民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恒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潜在的国民产量,或者,潜在的实际GNP的扩展,生产的经济实力的扩展。对实际GNP增长作出贡献的要素,应包括劳动和资本投入,教育、创新、规模效益、科学发展以及其他要素的进步。在经济转轨时期,确立一种允许寻求并抓住经济机会自由的投资体制将是我国能够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经济增长,实现未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彦和 李云芳
消费增长时快时缓,其根本的原因固然是收入的变化,但若在收入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消费并不按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就得另找原因了。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消费方式是否变化。一、消费方式变化是消费增长的中介环节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前提,但消费增长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祚 鲁阳 冯成骁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计或谋生之道。民生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贴身利益,也是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近些年民生仍然存在很多尖锐的问题,说明民生改善可能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文章通过选取若干民生指标并构建民生指数,运用脱钩理论考察2002~2012年间民生指数与GDP指数之间是否出现了脱钩现象,得到的结论是这两者间的确存在着脱钩现象,而且脱钩趋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得到明显扭转。
关键词:
民生 民生指数 经济增长 脱钩理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桑百川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基础桑百川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足依赖粗放型经营实现的,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影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基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除了改变政企不分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敬水
浅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基础孙敬水一、建立新的体制基础──转变经营方式的关键为什么转变经营方式喊了多年,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成效?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不到位,没有确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借以存在的体制基础。粗放经营的背后都有体制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体制条件约束王松奇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变,从根本上说,要依赖于经济体制条件的改善。本文仅就体制条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作用及经济转型时期改善经济体制条件的重点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一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姚矿
构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基础李姚矿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经济学家常常运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分析的均衡分析法建立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理论,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生产率的变化来划分各个国家或某个国家在不同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两个最典型的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二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从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判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取决于体制创新,关犍在于增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姜作培
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体制条件姜作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龚成
只有抓紧“经济体制转变”才能实现“增长方式转变”龚成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都引起了热烈反响。但是,对于两个转变的理解,存在着某些差异,而对于两个转变的关系的理解,更是存在着难以忽视的差异。有人认为,两个转变是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消费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论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把消费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一、增强消费对经济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消费供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起因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中国也有类似的内部问题。应对之道,扩内需保增长,归根结蒂要改善民生,提升购买力,以更多的消费总量实现平稳较快的永续增长。沿海发达的地区如江苏,应当有条件采取更有力的对策,率先走出寒冬,迎来发展方式的新局面。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扩大内需 改善民生 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福新
价格体系改善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邮编:100037吕福新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换句话说,是投入与产出的联系和转换方式。各个要素都有价格,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和份额,以及按怎样的方式结合起来,均受制于它们的价格形成方式和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