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2)
2023(6016)
2022(5159)
2021(4730)
2020(4366)
2019(9958)
2018(9678)
2017(19229)
2016(10288)
2015(11952)
2014(11936)
2013(11789)
2012(11050)
2011(9965)
2010(10082)
2009(9578)
2008(9313)
2007(8131)
2006(6986)
2005(6324)
作者
(29354)
(24823)
(24555)
(23515)
(15981)
(11810)
(11281)
(9600)
(9509)
(8756)
(8532)
(8492)
(7929)
(7859)
(7792)
(7716)
(7299)
(7256)
(7165)
(7079)
(6200)
(6080)
(6078)
(5672)
(5669)
(5606)
(5434)
(5218)
(5096)
(4811)
学科
(53494)
经济(53407)
管理(32933)
方法(32755)
(30947)
数学(30758)
数学方法(30382)
(25774)
企业(25774)
(12681)
中国(11163)
(10438)
(9228)
(9002)
(8356)
贸易(8353)
(8047)
业经(7979)
(7812)
金融(7812)
(7447)
财务(7425)
财务管理(7406)
(7261)
银行(7256)
地方(7225)
企业财务(7182)
农业(7032)
(6948)
理论(6685)
机构
大学(156709)
学院(154236)
(68358)
经济(67257)
管理(62056)
理学(54966)
理学院(54465)
管理学(53351)
管理学院(53081)
研究(47242)
中国(36521)
(32382)
(30994)
科学(27020)
财经(26453)
(24203)
经济学(22771)
(22612)
(22410)
中心(22172)
业大(21873)
(21256)
经济学院(20708)
研究所(20426)
财经大学(19873)
北京(19312)
(18116)
商学(17901)
师范(17900)
商学院(17746)
基金
项目(106086)
科学(85307)
基金(81143)
研究(74320)
(70132)
国家(69608)
科学基金(61114)
社会(50574)
社会科(48079)
社会科学(48071)
基金项目(42013)
自然(40138)
(39927)
自然科(39318)
自然科学(39310)
自然科学基金(38602)
教育(35913)
资助(35251)
(33862)
编号(28136)
(24946)
重点(23713)
成果(22241)
教育部(22213)
(21706)
国家社会(21567)
人文(21304)
(20913)
大学(20883)
科研(20796)
期刊
(69420)
经济(69420)
研究(44475)
中国(25070)
(24016)
学报(23478)
管理(22862)
科学(21425)
大学(18695)
(18454)
学学(17894)
(15389)
金融(15389)
财经(14197)
经济研究(13017)
技术(12542)
教育(12352)
农业(12022)
(12000)
统计(11223)
业经(10506)
(10012)
问题(9235)
决策(9222)
商业(8289)
技术经济(8239)
(7058)
理论(7049)
(6622)
(6474)
共检索到21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彭冲  金培振  
本文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上海的网格化数据集,实证检验街区层面的道路密度对消费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更高的路网密度提升了服务消费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等级低的路网其密度越高越有利于消费活力的提升,上述效应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提升道路连通性通过影响人流量增强消费活力,这种机制在等级低、步行友好的道路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消费活力会资本化到房价和住宅租金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家琳   王先达  
本文使用了从中国头部大科技平台随机抽取的约10万个用户2019年至2021年间的数据,探究了消费信贷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消费信贷使用增加与服务类消费增加密切相关,表现出显著的“消费升级”现象,而且该现象在男性和年龄较大消费者中更为明显。相比而言,传统消费信贷相比金融科技消费信贷的使用与消费升级之间的正相关性更稳健,主要是由于传统消费信贷用于大额耐用品消费,金融科技消费信贷更适用于小额的日常消费。此外,新冠疫情冲击降低了消费信贷使用与消费升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探究了消费金融市场在扩大消费和改善消费结构中的作用,并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市场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熠孟  李卫红  王昕  
毒品犯罪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犯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已有文献对毒品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由于数据的局限性,较少从微观尺度对毒品犯罪热点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论文以SZ市NH、DM街道内社区为例,基于毒品犯罪案件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时空扫描识别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结合用地类型、动态人流量等数据定量分析毒品犯罪案件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毒品犯罪主要分布在商业发达地区和城中村地区,且城中村的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的起始时间较商业发达地区更早,影响范围也更大;②毒品犯罪在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住宿旅游娱乐""商业百货批发零售""餐饮经营服务品牌"3类用地类型与毒品犯罪具有高度相关性;③人流量高热区的面积占比与毒品犯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热区面积占比大于5%或为0时,能够抑制毒品犯罪的发生;高热区面积占比在0~5%之间,能够促进毒品犯罪的发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峤   刘修岩   陈露  
城市密度作为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表现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其不但能够影响生产率、经济增长及生态环境等,而且对城市的创新效率这一关乎长期增长的因素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匹配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企业专利数据库,并结合LandScan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构建了包含企业—年份维度的300多万个样本,基于OLS与工具变量法系统识别了城市内部街区尺度的密度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街区层面的密度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专利产出,高密度发展的创新外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衰减特征;街区尺度高密度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其能够帮助企业吸取知识溢出的养分,克服知识溢出面临的地理阻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敏  周德胜  左晓丽  
目前鲜有文献关注到家庭收入流动的消费效应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8年数据,归纳梳理不同收入组家庭不同方向收入流动与消费特征,并实证检验家庭收入流动的消费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不同方向收入流动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是非对称的;不同收入组家庭收入流动引致的消费扩张效应与消费收缩效应存在异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建新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金融资产、住房和非住房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实证表明:收入是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和非住房资产,但非住房资产对消费有负的显著影响;无风险金融资产、风险金融资产和社保金融资产对农村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住房资产对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非耐用品;户主年龄特征、家庭所处地区以及家庭收入高低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差异性有一定解释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导波  张思麒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增长,且对服务型消费促进效果更明显。此外,与中间消费水平人群相比,数字经济对低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人群消费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由异质性研究可知,与农村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效果更显著;与男性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女性居民消费的作用更显著;与中、老年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青年消费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主要是由于青年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更强。由理论机制检验可知,数字经济能提高居民收入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晓波   石成   宗庆庆  
本文通过201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与2015—2017年网络大样本家政从业者信息数据的匹配,研究了以街道层面高低技能比为代理变量的需求对城市家政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低技能比每上升1个标准差(约48个百分点),家政女工的预期月工资将提高101元左右,约为样本期内平均月工资的2.5%。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这种影响在不同工资分位点上有显著异质性,最低和最高工资分组点对高低技能比变化的反应最为敏感。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基准保持一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紫嫣   王鹏飞  
旅游消费属于享受型消费,受人力资本的影响较为显著。人力资本的提升既加强了旅游者的物质消费能力,也培育了旅游者的精神消费能力。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探究了人力资本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人力资本积累显著促进了旅游消费,并且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对旅游消费决策和参与度有积极影响;(2)人力资本通过支付能力、消费技能、休闲时间和社交能力,对旅游消费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为把握旅游消费新需求、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对接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北  徐佳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贷款违约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居民汽车消费贷款违约分为两类,利用银行消费贷款合约数据,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对影响汽车消费贷款违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不同汽车价格区间内影响贷款违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是:对于购买普通汽车的借款人,贷款利率和借款人的收入负债比是导致违约的显著影响因素;对于购买豪华汽车的借款人,首付比例和汽车价格是导致违约的显著影响因素;违约率随汽车价格升高呈倒U型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奇   田雨泽   梁健   郝勇翔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发生改变。许多城市商业街道存在慢行功能欠佳、体验消费不足、消费氛围薄弱等不适应新时代消费诉求的诸多问题,城市消费空间更新需要新的理念思路。场景理论关注富有消费精神符号的实体空间营造,指导城市通过塑造新的消费场景提升商业活力、满足消费需求。进而以北京马连道路为例,将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解构为通行场景、游憩场景、商业场景,构建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重构实施路径,以营造慢行便捷的通行场景、开放交往的游憩场景、沉浸体验的商业场景为目标,在空间层面提出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重构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训波  周伟  
本文在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财富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房地产财富,非自住房地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自住房地产财富;年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显著高于年老家庭。此外,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和地区差异也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静  屠梅曾  
本文首次利用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近10年居民房地产财富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家庭微观数据的使用,不仅克服了以往研究中采用房地产宏观数据样本量不足的局限性,还可以对家庭个体行为进行有效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为: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房价上涨并没有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增强,反而有所减弱;住房来源于"自己的"家庭的财富效应高于住房来源于"单位的"和"国家的"家庭;房地产财富效应在自有产权住房与租私人住房的家庭之间没有差异;户主越年青的家庭,房地产财富效应越大;收入越高的家庭房地产财富效应越大;经济越发达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越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利  王聪  
基于2010、2012与2014年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一个纳入家庭债务的传统消费决定模型(LCPIH),以微观的视角考察家庭借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LC-PIH框架下,家庭债务对居民消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即财富效应占支配作用,而挤出效应不明显;除日用品消费支出外,家庭债务对其余六项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家庭以及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反而较低,家庭债务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较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家凤  朱韦康  
使用"消费金融调研"20102011年对中国24个城市家庭的截面和追踪样本数据,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城市居民住房负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住房负担家庭的特征。住房负担分为三类,分别是房产债务负担、房租负担和储蓄购房负担。研究发现:负担较重家庭的消费收入弹性相比负担较轻家庭显著降低,中国城市存在住房负担抑制消费的效应,抑制程度较大;各线城市居民负担状况差异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