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0)
2023(11322)
2022(10043)
2021(9389)
2020(7861)
2019(18291)
2018(18085)
2017(36145)
2016(19319)
2015(21780)
2014(21857)
2013(21894)
2012(19918)
2011(17954)
2010(17627)
2009(16103)
2008(15528)
2007(13671)
2006(11817)
2005(10305)
作者
(55241)
(45641)
(45403)
(43237)
(29230)
(21738)
(20708)
(17920)
(17475)
(16301)
(15860)
(15297)
(14316)
(14252)
(14162)
(13880)
(13598)
(13492)
(13125)
(12952)
(11184)
(11068)
(10960)
(10412)
(10190)
(10083)
(10079)
(9953)
(9138)
(8897)
学科
(83343)
经济(83250)
管理(58308)
(55069)
(45477)
企业(45477)
方法(43408)
数学(38703)
数学方法(38392)
(21725)
(20858)
中国(19444)
业经(16850)
(15576)
贸易(15568)
(15533)
地方(15075)
(15029)
(14126)
农业(13669)
(13161)
财务(13103)
财务管理(13079)
理论(12563)
(12504)
金融(12503)
企业财务(12487)
技术(12164)
(12130)
银行(12098)
机构
大学(279952)
学院(277405)
管理(116797)
(116516)
经济(114188)
理学(102187)
理学院(101209)
管理学(99709)
管理学院(99231)
研究(87899)
中国(66786)
(58417)
(52862)
科学(51889)
财经(43731)
(42665)
(40917)
业大(40405)
中心(40345)
(39932)
研究所(38677)
(38296)
北京(36904)
经济学(35542)
(34258)
师范(33981)
财经大学(32922)
经济学院(32332)
农业(32155)
(31768)
基金
项目(192638)
科学(152547)
基金(142382)
研究(141482)
(122452)
国家(121483)
科学基金(106041)
社会(90366)
社会科(85823)
社会科学(85801)
基金项目(76032)
(73430)
自然(69419)
自然科(67827)
自然科学(67815)
自然科学基金(66619)
教育(64607)
(61485)
资助(59715)
编号(57461)
成果(45148)
(43635)
重点(41787)
(39930)
(39592)
教育部(38131)
课题(38112)
人文(37523)
创新(37172)
国家社会(37078)
期刊
(122441)
经济(122441)
研究(82592)
中国(45440)
管理(41382)
学报(40479)
(37879)
科学(37786)
(35538)
大学(31172)
学学(29405)
教育(25943)
(25906)
金融(25906)
农业(24758)
技术(22750)
财经(21504)
经济研究(20287)
业经(20147)
(18126)
理论(17174)
实践(15867)
(15867)
问题(15733)
技术经济(13973)
商业(13949)
图书(13725)
(12381)
科技(12376)
现代(12313)
共检索到39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斌  
一、考察的出发点和理论准备 1.即时性消费。即时性消费,是指消费者把其当时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用于当时的消费开支而不作任何储蓄,消费行为是当即完成的,没有消费预期和消费滞后效应。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展开讨论,我们假设: (ⅰ) 在某一时期内社会消费品市场只存在两种消费品X_1和X_2,价格分别为P_1和P_2。消费者预算收入为m。 (ⅱ) 消费品X_1和X_2都不是劣等商品,即在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时,X_1和X_2的消费量x_1、x_2也将相应增加,从而2x_1/2m>0,2x_2/2m>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军  
湖南是个消费大省,其消费品市场的波动比较剧烈,加强对湖南消费品市场的研究,尤其是对消费品市场波动的研究,对于促进湖南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平稳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湖南消费品市场的波动形态进行测定研究,得知目前湖南消费市场仍不稳定,改革后湖南消费波动与全国消费波动、湖南经济波动的相关程度都显著上升,所以,必须加强对湖南消费波动的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龙龙   李智   崔校宁  
2004年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的快速上涨,既是2003年价格走势的延续,又在波及范围、城乡结构、地域结构和商品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异乎往年的特点。本文从价格上涨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制约机制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2004年价格走势特点的内在机理,并对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价格走势做出了全面预测。在预测基础上,提出了2005年政府价格调控政策应突出的两大主题:切实关注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警惕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强  马龙龙  李智  
2005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在内外经济环境全面拉动之下,需求、供给和销售状况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势头。在供求总体大致平衡的市场格局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8%,远低于2004年4%的增幅。纵观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平静中蕴含了一些异乎往常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特点,考察了价格止涨回调的动力机制、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和价格下滑的制约机制,并在预测推动CPI下滑和上升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近期的价格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军  陈乐一  
本文通过对消费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消费品市场的增长率曲线和经济增长率曲线、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比较分析,得知消费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是互相作用的,并且消费品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正越来越强,必须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调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守中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回落中仍保持较快增长,运行相对平稳,社会供求关系基本正常。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稳定。1995年市场发展的必要前提依然是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往年,有利于市场上偏紧的货源从而稳定价格。从消费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2005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对2004年价格加速上涨态势的平稳回调,并在价格的总体走势、城乡结构、地域结构和商品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异乎往年的特点。本文分析了2005年价格走势特征,并对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价格走势做出了全面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一、2006年消费品市场价格走势的特点始于2005年的消费品市场价格平稳回落之势在2006年得到了进一步延续。在供求大致平衡的态势下,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2005年1.8%的超低涨幅下压0.4个百分点;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高达13.5%的背景下,1.4%的价格涨幅意味着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出现了实质性的降低。2006年消费品市场的价格走势如下特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昉  钟甫宁  
我国价格改革的实质在于,把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执行资源和产品的计划分配功能的价格,还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即反映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又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作为消费品价格改革的一种方式,以收入补贴替代价格补贴或通常说的变暗补为明补,则是目前价格改革过程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着手,回答一些有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非  洪银兴  戴蕾  
本文基于耐用消费品当期购买,在使用年限内各期给消费者带来效用的特点,并且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现实情况,建立了理论模型分析价格补贴政策对农村家庭耐用品购买和福利的影响;利用我国农村的现实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同等金额的价格补贴和转移支付的福利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价格补贴政策能够增加农村家庭耐用品购买,并且提高其福利水平;②农民预期收入降低和教育、医疗负担偏重会对价格补贴政策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③价格补贴政策的福利效应远大于同等金额的转移支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西京  
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特征与前景杨西京消费品市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潜力与非均衡性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念瑜  
“商业暴利”是“寻租活动”的典型体现,是经营者通过“私人垄断”、欺诈等各种不正当竞争或非法活动所获取的高额商业利润。“商业暴利”的形成和决定,既有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原因,也有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反“商业暴利”要标本兼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制度,规范企业价格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宇文  
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唐宇文九十年代,湖南省市场消费品如何抓住历史的机遇,向更高层次发展,更好地为消费品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服务,这是摆在人们而前的一个亟待问答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对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征、模式、重点及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石柏  谢玉华  庞红  
在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下 ,拓展女性消费市场 ,发展女性消费品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并可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对城市女性消费特点和女性消费品市场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女性消费品市场的五大特征 ,论证了发展女性消费品市场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对企业如何抓住商机、把握女性消费品市场提出了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