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2)
2023(18619)
2022(15628)
2021(14344)
2020(11999)
2019(26894)
2018(26427)
2017(50783)
2016(27179)
2015(29867)
2014(29553)
2013(28978)
2012(26359)
2011(23811)
2010(23557)
2009(21549)
2008(20851)
2007(18113)
2006(15595)
2005(14019)
作者
(77484)
(64844)
(64546)
(61069)
(41078)
(31142)
(29235)
(25196)
(24607)
(22885)
(22220)
(21739)
(20747)
(20212)
(20110)
(19932)
(19377)
(19290)
(18614)
(18562)
(16068)
(15957)
(15707)
(14792)
(14620)
(14426)
(14367)
(14124)
(12982)
(12717)
学科
(111130)
经济(110984)
管理(80349)
(77065)
(62267)
企业(62267)
方法(46696)
数学(41092)
数学方法(40608)
中国(31636)
(31510)
(30318)
业经(26076)
地方(25691)
(24543)
(21733)
贸易(21721)
农业(21270)
(21085)
(21073)
(19438)
银行(19388)
(18761)
金融(18758)
(18587)
(18495)
财务(18436)
财务管理(18394)
环境(18039)
技术(17804)
机构
学院(378861)
大学(376162)
(157258)
经济(154246)
管理(145644)
研究(128609)
理学(126138)
理学院(124770)
管理学(122638)
管理学院(121949)
中国(96961)
科学(78671)
(78080)
(74006)
(67577)
(64181)
中心(59577)
业大(58548)
财经(58537)
研究所(58324)
(56330)
(53310)
农业(53073)
经济学(48725)
北京(48307)
(48143)
师范(47515)
(46836)
(44572)
经济学院(43954)
基金
项目(261934)
科学(207527)
基金(192120)
研究(187235)
(169390)
国家(167974)
科学基金(144526)
社会(122053)
社会科(115922)
社会科学(115899)
(103053)
基金项目(101740)
自然(94219)
自然科(92099)
自然科学(92071)
自然科学基金(90421)
(86910)
教育(85805)
资助(77239)
编号(73314)
(59567)
重点(59408)
成果(57960)
(57827)
(55589)
创新(52083)
国家社会(51438)
课题(51029)
科研(50892)
(50429)
期刊
(172215)
经济(172215)
研究(107808)
中国(75058)
学报(62394)
(61734)
(57492)
科学(56865)
管理(54813)
大学(47684)
学学(45532)
农业(41693)
教育(36952)
(36685)
金融(36685)
技术(31805)
业经(30167)
财经(28842)
经济研究(28330)
(24836)
问题(22452)
(21906)
(18696)
商业(18246)
科技(18127)
(17300)
技术经济(17230)
理论(16561)
统计(16388)
现代(16065)
共检索到557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晓燕  
本文利用2013-2019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从消费意愿异质性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消费升级驱动电商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来看,我国消费升级对电商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线性促进作用,这一现象在中西部地区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中部地区的消费升级并未对电商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门槛效应模型的结果进一步证实,在消费意愿的约束条件下,消费升级驱动电商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变化趋势,随着消费意愿水平的提升,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在逐渐增强,这一现象在东西部地区具有普适性,而中部地区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表现出递减过程。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采用我国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机制结合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消费潜力在农村电商政策驱动效应中的异质性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商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此外,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程度也因地区消费潜力的程度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一般而言,消费潜力越大,农村电商政策的驱动作用强度也越高,而当消费潜力较低时,农村电商政策的驱动效应也相对较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兵  裴馨  
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有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选取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交互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区域差异,即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同时,促进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与城市化、财政支出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相互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  
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且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的渠道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助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中部及东部地区省份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鹤冰  李春玲  魏胜  
为探索在线消费者感知价值形成的差异性,本文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构建感知质量、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从消费者异质性视角考察性别和年龄对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将感知质量分为感知产品质量和感知物流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分为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之间有着正向关系,仅感知物流服务质量对社会价值的影响不显著;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质量对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感知产品质量对社会价值、感知物流服务质量对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据此提出,在线商家应提升产品和物流服务口碑,增强产品的功能性、享乐性;应充分了解客户个体特征并进行市场划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英  
本文基于迁移理论,实证检验了消费者对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购物时受到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锚定效应三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推力效应和拉力效应均可以显著提升顾客在线上零售平台购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能够显著增强其重复购买意愿。但是,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没有显著体现。总体上拉力效应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强度高于推力效应。同时,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鹤冰  李春玲  魏胜  
为探索消费者异质性视角下消费者感知对在线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构建感知物流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考察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情况下,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作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感知物流服务质量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不存在消费者异质性差异;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存在消费者异质性差异,男性和年轻消费者关注感知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女性和成熟消费者关注感知价格价值,但女性还关注感知质量价值,成熟消费者关注感知情感价值。该结论为网店管理者对消费者进行差异化管理提供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文泽  魏泽龙  
本文基于供给端和需求端视角,研究了电商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层面,电商发展都有利于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其中供给层面主要是通过电商新业态新模式供给和反向倒逼传统零售转型两个方面驱动消费升级,需求层面主要是电商体验刺激消费多元化,从而引导消费升级。通过比较又发现,供给端层面电商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强度要明显高于需求端层面的影响强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季鹏  
"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了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推动因素,租赁电商的发展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消费支出的逐渐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本文采用2012-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及居民消费的月度数据,利用定基指数和泰尔指数,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指数和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针对租赁金融及消费升级方向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发展租赁电商可以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安  王江涛  王京安  
直播电商是数字化时代企业营销最新发展趋势。基于507份有效问卷,以S-O-R理论为框架,构建包含场景氛围和主播专业能力为自变量的双路径研究模型,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场景氛围和主播专业能力对消费者的信任感知和消费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感知对消费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众行为在信任感知和消费行为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会强化信任感的中介效应。因此,企业应通过场景氛围营造和主播专业能力培养,提升消费者信任感知,并在倡导理性消费和传递企业价值主张的同时,适当利用从众行为,以提升企业营销效果和消费者决策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笑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国内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结构异质性。结果显示,跨境电商进口对国内消费总体上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同时也因消费商品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异质性。从消费商品大类来分,跨境电商进口有利于提高基本生活型商品和生活改善型商品的消费比重,但是对发展享受类商品的影响不明显。从细分消费商品来分,跨境电商进口增强了食品、衣着、生活用品、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抑制居住、其他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但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两类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凯  刘鲁川  刘承林  
虽然电商直播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是也引发了非常普遍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深入剖析电商直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的原因,不仅能够弥补以往研究对该问题关注不足的缺陷,也可以指导相关企业的实践开展和消费者的理性购物行为。以情感为主导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理论为基础,基于刺激—机体—响应(SOR)研究框架,从商品、购物环境和一起购物的人等角度,探讨电商直播情境特征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机制。使用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和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情感体验(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是导致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重要因素,在电商直播情境下,高愉悦、高唤醒的消费者更容易具有冲动性购买意图;促销力度、主播特征(可信性、专业性、吸引力和互动性)、直播间活跃度等外部刺激是影响消费者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提高这些外部刺激的水平和强度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情感体验是外部刺激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重要内在机制。在电商直播情境下,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改善主播特征、活跃直播间氛围等方式,促进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此时,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帮助消费者理解冲动性购买产生的原理,合理、谨慎地做出购买决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凯  刘鲁川  刘承林  
虽然电商直播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是也引发了非常普遍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深入剖析电商直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的原因,不仅能够弥补以往研究对该问题关注不足的缺陷,也可以指导相关企业的实践开展和消费者的理性购物行为。以情感为主导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理论为基础,基于刺激—机体—响应(SOR)研究框架,从商品、购物环境和一起购物的人等角度,探讨电商直播情境特征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机制。使用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和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情感体验(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是导致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重要因素,在电商直播情境下,高愉悦、高唤醒的消费者更容易具有冲动性购买意图;促销力度、主播特征(可信性、专业性、吸引力和互动性)、直播间活跃度等外部刺激是影响消费者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提高这些外部刺激的水平和强度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感知愉悦和感知唤醒;情感体验是外部刺激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重要内在机制。在电商直播情境下,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改善主播特征、活跃直播间氛围等方式,促进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此时,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帮助消费者理解冲动性购买产生的原理,合理、谨慎地做出购买决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昌鑫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我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针对跨境电商发展和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基础及中介回归模型,以实际数据为基础验证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同时实证探究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以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跨境电商发展既能直接推动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又能通过拉动居民收入提升间接带动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居民收入对跨境电商发展拉动居民消费规模具有积极完全中介效应;跨境电商发展抑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在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抑制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相比较,成本优势明显,能够获取更大的市场。本文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睿  
本文基于我国2015-2021年省域层面数据,以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水平在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且仅存在单一门槛现象,但对外开放水平在跨境电商进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中的门槛值却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跨境电商进口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值为0.24,而在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值为0.18。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效应估计结果显示,跨境电商进口有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但在对外开放水平门槛值前后所表现出来的赋能效应贡献度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当对外开放水平跨越门槛值0.18时,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赋能作用显著增加。而在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中,当对外开放水平没有超过门槛值0.24时,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存在,但在跨越门槛值之后,影响效应将会变得显著。但整体而言,相较于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