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0)
- 2023(6223)
- 2022(5272)
- 2021(4657)
- 2020(3807)
- 2019(8146)
- 2018(7615)
- 2017(14722)
- 2016(7426)
- 2015(8057)
- 2014(7818)
- 2013(7585)
- 2012(7024)
- 2011(6335)
- 2010(6364)
- 2009(5726)
- 2008(5379)
- 2007(4886)
- 2006(4247)
- 2005(3788)
- 学科
- 济(37658)
- 经济(37611)
- 管理(22279)
- 业(20844)
- 企(15818)
- 企业(15818)
- 方法(15314)
- 数学(13777)
- 数学方法(13669)
- 地方(11107)
- 农(9859)
- 中国(9215)
- 财(7545)
- 地方经济(7238)
- 业经(7089)
- 农业(6967)
- 环境(6252)
- 学(6173)
- 贸(6037)
- 贸易(6031)
- 易(5775)
- 融(5645)
- 金融(5644)
- 制(5436)
- 银(5170)
- 银行(5165)
- 划(5030)
- 行(4996)
- 和(4589)
- 技术(4478)
- 机构
- 大学(110378)
- 学院(110196)
- 济(50188)
- 经济(49385)
- 管理(45122)
- 理学(40220)
- 理学院(39755)
- 管理学(39187)
- 管理学院(38982)
- 研究(36994)
- 中国(27604)
- 科学(21961)
- 京(21734)
- 财(21534)
- 财经(18141)
- 中心(17581)
- 所(17548)
- 经(16667)
- 研究所(16285)
- 经济学(16265)
- 农(15984)
- 江(15309)
- 范(15203)
- 师范(15076)
- 经济学院(14833)
- 业大(14772)
- 财经大学(13769)
- 院(13540)
- 商学(13481)
- 商学院(13353)
- 基金
- 项目(82084)
- 科学(67792)
- 基金(63539)
- 研究(58831)
- 家(56738)
- 国家(55853)
- 科学基金(48862)
- 社会(41910)
- 社会科(39890)
- 社会科学(39878)
- 基金项目(34027)
- 自然(30929)
- 省(30710)
- 自然科(30292)
- 自然科学(30283)
- 自然科学基金(29759)
- 教育(26286)
- 划(26070)
- 资助(24214)
- 编号(22293)
- 国家社会(18787)
- 部(18641)
- 重点(18392)
- 发(17976)
- 创(17215)
- 成果(16412)
- 教育部(16374)
- 人文(16193)
- 创新(16145)
- 科研(15575)
共检索到15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婷
构建更具发展效率和公平性的消费市场,是夯实国内统一大循环的基础。本文基于消费分层视域下实证检验了城乡家庭消费过程中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群效应对我国家庭消费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不同消费类别的同群效应看,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收入差距是解释城乡消费同群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高收入家庭表现出更强的同群效应,在收入差距越大的地区,消费同群效应越明显。
关键词:
消费分层 同群效应 城乡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蓓蓓 陈永福 于法稳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增才 贺学强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测度各省的教育“内卷化”程度,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教育“内卷化”对于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内卷化”会显著抑制家庭的消费水平,在缓解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内卷化”会导致家庭增加教育和住房的支出,同时挤出家庭的文化娱乐和医疗保障支出。背后的原因是,教育“内卷化”的压力会驱动家庭寻求更多的“影子教育”,教育成本的增加挤压了家庭其他领域的消费。异质性分析发现,教育“内卷化”抑制家庭消费的结果,主要见诸于受儒家文化影响程度更深、中产家庭更多以及父辈对教育更加重视的样本。文章丰富了教育内卷的经济后果研究,或许能够为释放我国消费潜能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柯
家庭的消费决策往往会受到经济、社会地位相仿的其它家庭的影响,在消费领域产生滚雪球效应。本文在相对收入假说框架下,基于2018年CFPS微观调查截面数据,研究了我国家庭消费行为中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但在医疗保健服务支出方面的同群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旨在为理解国内持续过高的居民储蓄率、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的乘数效应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
家庭消费 同群效应 微观数据 线性回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挺 张诗朦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偏好的品质化消费、内容消费、价格价值匹配消费、智能消费、精准服务刺激回购等特点的归纳,提取优势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得出优势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偏好影响的演化规律和稳定状态。研究发现内容消费的完善度、价格价值匹配程度、智能服务进阶水平、精准消费的刺激程度对互联网+经济的消费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庆松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消费行为郭庆松家庭消费行为历来是消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家庭消费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的实践呼唤从事消费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对家庭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影响家庭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瑾瑞 张睿凌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基线调查以及2013年和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因子分析和非随机断点回归设计等方法,以家庭为分析的基本单位,从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家庭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变动。研究发现:①老年家庭的补偿性消费需求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上升,但这个过程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在63岁和71岁两个年龄节点处存在显著跳跃,与政策节点相比略有延迟;②63岁断点处向上跳跃的幅度为5~7个百分点,跳跃幅度较小,而71岁断点处向上跳跃的幅度大约为20%。仿照联合国的年龄划分标准,可将63岁作为我国老年人进入年轻老年的年龄节点,71岁作为进入老年阶段的年龄节点;③不同断点处支撑老年家庭补偿性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因子并不相同。驱动63岁年龄节点跃动最显著的影响因子是教育培训,这可能是为了延迟补偿年轻时的教育缺憾,或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也不能排除对孙辈的教育负担;驱动71岁年龄节点跃动最显著的影响因子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旅游支出减少可能是经济或身体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国家为满70周岁的老年人出游提供了各种优惠和减免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显著提高了收入水平较高、拥有多套自有住房的家庭和小产权自有住房家庭的总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新华 孙海波
消费经济理论在解释我国农户家庭消费行为方面具有局限性,应借鉴农民经济学和经济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及其成果来分析我国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特征。农户家庭经济具有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统一、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统一以及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属性等特征,这也是正确理解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的出发点。因此,不但要基于消费经济理论、传统消费伦理,还需要从基于村庄共同体的社会性消费和基于血缘关系的人情消费等方面,多角度解析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锦 陈雷
房产在我国家庭的资产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房产配置的代际传递如何影响父辈或子女辈的消费行为?本文选取我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家庭资产配置和消费数据,采用理论和实证模型分析方法,以50后、60后作为父辈,80后为子女辈的样本,研究房产配置的代际传递特性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房产配置及代际传递,对50、60后父辈现实消费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对消费存在正影响,会一定程度抵消房产传递的挤出效应,对未来消费预期存在积极的影响。对80后子女辈来说,房产配置及继承对现实消费影响不显著,但低收入、低教育水平80后的房产占比及继承对消费预期存在显著的反向影响关系。
关键词:
房产 代际传递 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青 董晓宇
本文利用CHFS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存量及其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都受收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影响;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消费理论更符合;不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有房家庭消费都明显受其住房价值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明显;风险资产变动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无风险资产变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总体来看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账户资金虽然不能当期使用,但却是中低收入家庭良好的预期保障,对当前消费有促进作用;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最高的是无风险的通货和存款;家庭普遍现象是财产性收入少,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贡献小;中低收入的男性户主家庭消费低于女性户主家庭;高学历和婚姻状态正常的家庭消费更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敏 李晓峰
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争论不绝于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鉴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带来的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以及投资增速放缓这一事实,国内外学者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消费问题。然而,相比出口和投资,中国的消费始终动力不足,一方面,政府消费已经释放将尽;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一直拉动不起来。如何刺激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已然成为确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锦 陈雷
房产在我国家庭的资产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房产配置的代际传递如何影响父辈或子女辈的消费行为?本文选取我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家庭资产配置和消费数据,采用理论和实证模型分析方法,以50后、60后作为父辈,80后为子女辈的样本,研究房产配置的代际传递特性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房产配置及代际传递,对50、60后父辈现实消费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对消费存在正影响,会一定程度抵消房产传递的挤出效应,对未来消费预期存在积极的影响。对80后子女辈来说,房产配置及继承对现实消
关键词:
房产 代际传递 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