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4)
- 2023(9544)
- 2022(8250)
- 2021(7872)
- 2020(6671)
- 2019(15467)
- 2018(15309)
- 2017(31061)
- 2016(16599)
- 2015(18914)
- 2014(19054)
- 2013(18582)
- 2012(17239)
- 2011(15650)
- 2010(16241)
- 2009(15039)
- 2008(14842)
- 2007(13133)
- 2006(11569)
- 2005(10246)
- 学科
- 济(79329)
- 经济(79247)
- 管理(52248)
- 业(49138)
- 方法(41246)
- 企(40510)
- 企业(40510)
- 数学(37312)
- 数学方法(36738)
- 农(19483)
- 财(19231)
- 中国(18056)
- 贸(15399)
- 贸易(15393)
- 易(14952)
- 业经(14461)
- 理论(13264)
- 农业(12777)
- 制(12695)
- 地方(12334)
- 策(11960)
- 务(11346)
- 财务(11308)
- 学(11294)
- 财务管理(11284)
- 银(11163)
- 银行(11162)
- 融(11144)
- 金融(11144)
- 企业财务(10787)
- 机构
- 学院(241367)
- 大学(239133)
- 济(107062)
- 经济(105070)
- 管理(98924)
- 理学(85964)
- 理学院(85240)
- 管理学(83700)
- 管理学院(83279)
- 研究(73841)
- 中国(58291)
- 财(51037)
- 京(48185)
- 财经(40579)
- 科学(40333)
- 经(36941)
- 所(35371)
- 江(35169)
- 中心(34754)
- 经济学(33874)
- 农(31635)
- 研究所(31605)
- 经济学院(30646)
- 业大(30609)
- 北京(30476)
- 财经大学(30236)
- 范(29427)
- 师范(29204)
- 州(27970)
- 商学(27066)
- 基金
- 项目(156010)
- 科学(125343)
- 研究(117409)
- 基金(115456)
- 家(97686)
- 国家(96874)
- 科学基金(85599)
- 社会(76110)
- 社会科(72377)
- 社会科学(72365)
- 省(60008)
- 基金项目(59065)
- 教育(56562)
- 自然(54483)
- 自然科(53356)
- 自然科学(53348)
- 自然科学基金(52417)
- 资助(50348)
- 划(50214)
- 编号(48234)
- 成果(39372)
- 部(36335)
- 重点(34456)
- 课题(33369)
- 发(32704)
- 创(32585)
- 教育部(32396)
- 人文(31542)
- 国家社会(31155)
- 大学(30469)
- 期刊
- 济(114406)
- 经济(114406)
- 研究(72532)
- 中国(41857)
- 财(38003)
- 管理(36587)
- 科学(28446)
- 学报(28327)
- 农(27877)
- 教育(27009)
- 融(25951)
- 金融(25951)
- 大学(23333)
- 技术(22390)
- 学学(21918)
- 财经(20548)
- 经济研究(20146)
- 农业(18812)
- 业经(18732)
- 经(17605)
- 统计(14596)
- 问题(14492)
- 策(13207)
- 贸(12889)
- 商业(12865)
- 技术经济(12609)
- 决策(12077)
- 理论(11982)
- 实践(10671)
- 践(10671)
共检索到352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明 陈昊
本文探讨在消费选择的机制下房价变动影响进口贸易的路径,并且实证研究我国房价变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通过构建基于消费者跨期选择机制的优化框架,得出了房价对于进口的影响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存。关键取决于消费者对房屋的购买是否纳入必需品考虑范畴。在此基础上利用31个省市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得出:房价每上升1%,进口额会上升0.8%左右。可见,我国房价上升对进口额的影响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从我国消费者总体行为上看,在房价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消费者会减少购房而增加进口需求。这也进一步说明在我国,房屋的购买大多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居住需要,而是作为投资和保值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皓 陆铭
基于上海市52个区域的房价与学校分布的月度面板数据,以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命名的自然实验,本文发现,区域间在基础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已经部分体现在房价上。这说明,教育的"资本化"确实存在。因此,就近入学、禁止择校等简单化追求公平的教育政策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公平,反而可能会加剧按照收入的居住区分割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现象。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房地产市场 资本 公共品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我国房价正经历艰难的理性回归之路,城市扩张也正面临着转型。基于非线性视角,运用门限模型对69个大中城市房价与城市扩张的关系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不同房价收入比地区的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影响路径存在拐点,当房价处于低增长机制时,房价上涨对城市整体扩张有显著促进作用,反之,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现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城市土地扩张具有持续正向推动效应,而对城市人口扩张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仅当房价处在低速增长阶段时,房价上涨才有利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在不同房价收入比城市,房价上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路径和效果存在异质性。因而政府应以房地产市场调控为抓手,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实现城市的有序扩张,推动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廷珺 李宏兵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假定,将双向外包模型引入到经典的企业研发决策的分析框架,明确划分了国内研发外包、国际研发外包和双向研发外包的研发模式,重新界定了企业研发的异质性指标,拓展了相关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以企业TFP和技术吸收能力衡量的研发效率的异质性是影响企业研发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运用我国1999—2008年36个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基于DEA Malmquist方法测算了分行业的TFP值,并验证了模型结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高TFP和技术吸收能力的企业,会选择双向研发外包,其次会选择国际研发外包,较低的会选择国内研发外包。我国企业应重视自主研发、外部知识溢出和示范效应,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文佳
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两类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传导效应,并基于VAR模型的向量自回归方法,采用我国2011-2018年的季度数据,就房价和股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资产价格会通过财富效应、预期效应和资产抵押效应对资产持有者的消费升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也会通过预算约束效应、替代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对未持有资产者的消费升级产生负向挤出效应。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最终效应取决于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各种效应的相对强弱。实证研究则表明,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房价和股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促进效应均要强于负向挤出效应,且房价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溢出效应要强于股价。居民消费升级存在自我修正机制,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在短期内也会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影响,居民收入仍然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最主要的内生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伟平 章元 刘乃全
我国现阶段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与房价高涨带来的家庭财富积累与再分配密切联系。本文在房价影响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理论机制解析的基础上,利用CHNS数据与城市房价数据检验了房价对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净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房价上涨1%将导致女性劳动参与概率平均下降0.08个百分点,这种边际影响对有房产家庭的女性劳动力更加明显。但对于无房产家庭,房价上涨则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概率0.15个百分点。另外,房价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年限以及是否有儿子家庭的女性劳动参与概率的净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提升女性劳动参与和供给,除了消减女性劳动力结构性错配并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还应该加强...
关键词:
房价 女性 劳动参与决策 财富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文章通过典型客观事实的分析,凝练创建由非均衡制约和流动性充裕假设组成的房价变动理论模型,该模型诠释房价上涨的机理。利用动态时变参数模型,实证检验房价变动理论模型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从经济、金融角度提出抑制房价上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客观事实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涂红 徐春发 余子良
本文基于多层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了2005—2016年间中国货币政策对70个大中城市房价影响的区域性差异。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在一二三线城市组别间、八大综合经济区间、省份间、城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一区域性差异在同一省内的各城市间较小。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以省份为主体来吸收货币政策影响的特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国房地产市场 房价 区域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子扬 范科才
汇率传递的实质即汇率波动时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决策和总体物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而这一作用机制又可能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本文结合199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基于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为衡量变量,实证性地探讨了不同经济增长状态下,汇率变动对消费物价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增长情景下汇率变动对消费物价变动的影响呈非线性形态:在高经济增长状态中变弱,而在低经济增长状态中则增强。此外,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汇率变动对消费物价变动的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谭政勋
利用国外较新的PMG估计法,探讨影响珠江三角洲商品房均衡价值的因素及房价偏离,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房价偏离在不同城市间的溢出效应。随着收入和人口的增加,房价加速上涨;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房价收入比越大,房价的增长速度更快、波动更为剧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推动房价上涨最重要的长期因素,通货膨胀次之,贷款最小;但贷款、通货膨胀是主要的短期推动力。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价总体上没有明显的泡沫,但波动很剧烈,一旦发生调整,其幅度将很大。除江门外,其他城市只对深圳房价偏离的冲击做出响应,而深圳对其他城市房价偏离的冲击没
关键词:
房价 房价偏离 溢出效应 珠江三角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
本文以我国1999-2008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房价与地价二者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房价与地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短期内房价影响地价。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才国伟 钱金保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研究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发现要素流动存在两种类型的空间交互作用,分别是流出地空间相关和流入地空间相关;更进一步,本文将要素流动方程转化为易于估计的空间相关模型。因此,本文为LeSageandPace(2008)类型的空间自相关计量模型提供了一种经济学解释。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国跨省人口流动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结论,即资源流动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空间相关,并且忽略空间相关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不可靠;大量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存在空间相关的结论是稳健的。此外,空间相关的引入有助于更合理地解释"边界效应"、"全球化缺失之谜"等经济现象。
关键词:
空间相关 空间交互作用 O-D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瑾
老龄化是否会引起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采用面板协整检验证明了人口年龄结构是房价波动的长期影响因素,并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等方法,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曾对房价上涨起到推动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此趋势可能发生逆转。在东部地区,人口变量对房价的弹性最小,且青年人口比例与房价成反向关系,表明东部地区刚需人群支付能力与高房价间存在矛盾;在中、西部地区,青年人口价格弹性也较老年人口价格弹性更小,部分地区房价或已脱离实体经济,应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顾海峰 张芮
选取沪深A股市场的样本数据,对沪港通制度下股价分层效应的存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治理股价分层效应的相关制度及政策。研究发现,在沪港通制度下,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股价将遵循S形曲线的演进规律,沪港通增量资金的股票配置偏好与赚钱效应的交互作用促使中国证券市场形成股价分层效应。此外,在沪港通制度实施的任意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股价分层效应。现行证券市场制度的非完备性导致股价分层效应短期内的强有效性,但是随着沪港通实施时间的不断推移,中国证券市场股价分层效应的有效性将会被逐步稀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