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7)
- 2023(15751)
- 2022(13795)
- 2021(12726)
- 2020(10820)
- 2019(24644)
- 2018(24456)
- 2017(47520)
- 2016(25381)
- 2015(28853)
- 2014(28897)
- 2013(28412)
- 2012(26206)
- 2011(23487)
- 2010(23370)
- 2009(21641)
- 2008(20745)
- 2007(18151)
- 2006(15871)
- 2005(13788)
- 学科
- 济(119101)
- 经济(118984)
- 管理(73804)
- 业(67563)
- 企(57207)
- 企业(57207)
- 方法(52403)
- 数学(45226)
- 数学方法(44583)
- 中国(26755)
- 农(26731)
- 财(25366)
- 地方(25018)
- 业经(24214)
- 学(24006)
- 理论(18582)
- 贸(18138)
- 贸易(18130)
- 农业(18103)
- 制(17667)
- 易(17497)
- 和(17469)
- 环境(16471)
- 务(15915)
- 财务(15838)
- 财务管理(15799)
- 技术(15144)
- 企业财务(14984)
- 地方经济(14928)
- 融(14875)
- 机构
- 大学(365853)
- 学院(364242)
- 济(151480)
- 经济(148325)
- 管理(145418)
- 理学(126530)
- 理学院(125174)
- 管理学(122805)
- 管理学院(122158)
- 研究(118784)
- 中国(89329)
- 京(76427)
- 科学(72627)
- 财(66645)
- 所(58169)
- 中心(54975)
- 农(54908)
- 财经(54473)
- 研究所(53038)
- 业大(52722)
- 江(52058)
- 经(49476)
- 范(47993)
- 北京(47833)
- 师范(47563)
- 经济学(46427)
- 院(43079)
- 农业(42814)
- 州(42376)
- 经济学院(41584)
- 基金
- 项目(249655)
- 科学(196832)
- 研究(182288)
- 基金(182096)
- 家(157465)
- 国家(156152)
- 科学基金(135375)
- 社会(116240)
- 社会科(110169)
- 社会科学(110139)
- 省(96720)
- 基金项目(96470)
- 自然(87930)
- 自然科(85925)
- 自然科学(85907)
- 自然科学基金(84342)
- 教育(84139)
- 划(80831)
- 资助(75601)
- 编号(74191)
- 成果(59214)
- 部(55200)
- 重点(55054)
- 发(52689)
- 创(51211)
- 课题(50094)
- 教育部(47961)
- 创新(47734)
- 国家社会(47707)
- 科研(47624)
- 期刊
- 济(167707)
- 经济(167707)
- 研究(108498)
- 中国(63190)
- 学报(56159)
- 管理(54183)
- 科学(51790)
- 财(50525)
- 农(49325)
- 大学(43745)
- 学学(41289)
- 教育(38249)
- 农业(33606)
- 技术(33313)
- 融(32425)
- 金融(32425)
- 经济研究(27563)
- 财经(27233)
- 业经(26098)
- 经(23361)
- 问题(21037)
- 技术经济(19162)
- 图书(18662)
- 理论(17872)
- 统计(17504)
- 商业(16789)
- 版(16670)
- 业(16596)
- 科技(16399)
- 实践(16151)
共检索到528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席龙 许华岑 黄进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贷款交易数据,对消费信贷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消费信贷中的性别悖论在我国确实存在。本文发现:(1)女性较男性的贷款违约率更低;(2)女性相比男性获得消费信贷更难;(3)自我评价越谨慎的女性获得贷款也越难。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决策者在贷款评估时,存在文化价值标准和经济价值标准上的偏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金政 陈宝峰 邝焕弟
本文首先对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导致借款人违约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消费信贷理性违约模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各参数的意义及其作用,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蔡健琦
行为金融 (behavioralfinance)结合了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研究 ,认为人具有启发式 (heuristic)和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两大类心理决策偏差 ,从而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 ,并结合经济学理性假设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 ,提出相对理性的概念。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启发式 框架依赖 相对理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博弈是实际博弈行为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检验经济学理性假设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证实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知偏差。本文通过实验问卷发现,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和框架效应。
关键词:
最后通牒博弈 认知偏差 认知博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宁 茅宁
一、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研究的意义所谓心理偏差(psychologicalbiases)是指现实市场中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理论所定义或预测的心理现象。塞勒(Tha-ler)认为,有限理性是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中行为人是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的完全理性假设而言的,主要是指行为人对复杂事物的认知和计算能力、对贪婪和恐惧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尽善尽美投资目标的自我追求能力等是有限的。在一个非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有限理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蓬勃 朱飞菲 康耀文
文章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视角,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双曲线贴现模型,以模型参数设定作为消费文化的技术表达,以文化渗透度和夫妻容忍度作为消费文化的代理变量,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的影响,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代表消费文化的变量之一的文化渗透度与消费信贷正相关,代表消费文化的变量之一的夫妻容忍度与消费信贷负相关,消费文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层次结构来影响消费信贷行为。在我国,消费文化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生理和安全需求,发展需求较少。文章据此从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心理成本的视角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李东辉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利军
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有两方面重要影响:一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会引致汽车等部分产行业的投资增加和效率改善;二是可能会降低部分产行业的资金供给,并通过资金的供求错配而抑制部分产行业的规模扩张。本文利用2007-2015年数据,以VECM模型为基础,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信贷的扩张在中长期内会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但同时必须谨防短期内消费信贷过热对工业部门带来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消费金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利军
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有两方面重要影响:一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会引致汽车等部分产行业的投资增加和效率改善;二是可能会降低部分产行业的资金供给,并通过资金的供求错配而抑制部分产行业的规模扩张。本文利用2007-2015年数据,以VECM模型为基础,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信贷的扩张在中长期内会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但同时必须谨防短期内消费信贷过热对工业部门带来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消费金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惠平
在信贷权是穷人的基本人权的命题下,形成并完善适于穷人的金融生成机制是重要切入点。小额信贷GB模式的标杆效应在中国的异化表明,在瞄准偏差的利益博弈中,小额信贷要实现“真扶贫”而“扶真贫”的目标任重道远。
关键词:
穷人 信贷 权利 瞄准 偏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李顺
证券市场监管效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证券监管者非理性偏差直接影响着证券监管效果。本文通过有情境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证券监管者普遍存在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及偏好逆转三种非理性偏差。实证研究表明三种非理性偏差之间存在关联性,其中后悔厌恶和偏好逆转呈现高度正相关,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偏好逆转和损失厌恶都呈现中度正相关。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发现监管者错误恐惧心理是引起三种非理性偏差的共同原因,错误恐惧经历了错误预期、错误体验和错误承担三个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错误恐惧导致决策失误的途径,以助于监
关键词:
错误恐惧 损失厌恶 后悔厌恶 偏好逆转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李顺
证券市场监管效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证券监管者非理性偏差直接影响着证券监管效果。本文通过有情境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证券监管者普遍存在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及偏好逆转三种非理性偏差。实证研究表明三种非理性偏差之间存在关联性,其中后悔厌恶和偏好逆转呈现高度正相关,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偏好逆转和损失厌恶都呈现中度正相关。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发现监管者错误恐惧心理是引起三种非理性偏差的共同原因,错误恐惧经历了错误预期、错误体验和错误承担三个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错误恐惧导致决策失误的途径,以助于监管者克服错误恐惧,防范非理性偏差。
关键词:
错误恐惧 损失厌恶 后悔厌恶 偏好逆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剧锦文 常耀中
中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消费信贷作为信用资源分配的一种形式,是鼓励提前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对消费信贷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消费信贷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转型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艾莲 刘柏
经济增长是一国或地区最重要的目标,只有长期的经济发展才能提升全民的福祉和生活水平。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的归宿。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经济增长与短期消费信贷和长期消费信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较明显,有效地发挥和挖掘消费信贷带动的长期消费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离散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洪福 李树玲
本文利用2001-2008年辽宁省14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反映辽宁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动态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很高,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对于不同城市而言,影响的程度和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