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9)
- 2023(9534)
- 2022(8548)
- 2021(8163)
- 2020(6823)
- 2019(15945)
- 2018(16103)
- 2017(31597)
- 2016(17059)
- 2015(19263)
- 2014(19273)
- 2013(19173)
- 2012(17373)
- 2011(15507)
- 2010(15285)
- 2009(13729)
- 2008(13200)
- 2007(11391)
- 2006(9827)
- 2005(8404)
- 学科
- 济(67471)
- 经济(67394)
- 管理(49558)
- 业(46212)
- 企(38716)
- 企业(38716)
- 方法(34679)
- 数学(30418)
- 数学方法(30126)
- 农(17784)
- 财(16383)
- 中国(16199)
- 业经(14332)
- 学(14020)
- 地方(12601)
- 贸(11927)
- 贸易(11923)
- 易(11534)
- 农业(11392)
- 理论(11301)
- 和(11066)
- 务(10770)
- 财务(10710)
- 财务管理(10691)
- 制(10431)
- 环境(10301)
- 企业财务(10165)
- 技术(9950)
- 银(9428)
- 银行(9393)
- 机构
- 大学(238302)
- 学院(236840)
- 管理(99751)
- 济(93203)
- 经济(91176)
- 理学(87320)
- 理学院(86432)
- 管理学(84989)
- 管理学院(84585)
- 研究(74271)
- 中国(55302)
- 京(50123)
- 科学(46907)
- 财(41378)
- 所(36500)
- 业大(35773)
- 农(35389)
- 财经(34169)
- 中心(33967)
- 研究所(33461)
- 江(32512)
- 北京(31680)
- 经(31098)
- 范(30475)
- 师范(30230)
- 农业(27826)
- 经济学(27163)
- 院(27124)
- 州(26870)
- 商学(26073)
- 基金
- 项目(167558)
- 科学(131649)
- 研究(122744)
- 基金(121909)
- 家(105322)
- 国家(104422)
- 科学基金(90491)
- 社会(76208)
- 社会科(72216)
- 社会科学(72196)
- 基金项目(65760)
- 省(64883)
- 自然(60088)
- 自然科(58639)
- 自然科学(58628)
- 自然科学基金(57544)
- 教育(55883)
- 划(54405)
- 编号(50999)
- 资助(50617)
- 成果(39994)
- 部(36842)
- 重点(36374)
- 创(34602)
- 发(34370)
- 课题(33765)
- 科研(32213)
- 创新(32164)
- 教育部(31785)
- 项目编号(31677)
共检索到331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莉莉 陈彦斌
投资者的主观属性对于资产价格的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消费习惯是投资者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属性。习惯形成模型假定消费者的效用不仅仅来自于当前的消费水平,还来自于过去的相对消费水平。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仅要考虑未来每一期的消费水平,还要考虑已经形成了的消费习惯,因而会影响资产的均衡价格。本文将股票的均衡价格表示为习惯参数的函数,进而研究消费习惯的变动对于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比较中美股市波动的差异性。文章使用GMM方法估计得到了我国投资者的习惯参数,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对过去消费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且这种依赖程度要大于美国的投资者。文章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消费习惯的波动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模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继翠 肖继五 周潮
利用我国1994~2014年季度统计数据,根据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建模思想,将居民消费习惯形成和资本调整成本引入到RBC模型,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闲暇习惯形成要强于消费习惯形成,但闲暇习惯形成难以持久且容易消失,而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虽相对较弱但更加持久;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有助于平滑消费,从而平抑宏观经济波动;资本调整成本的存在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性;居民的闲暇习惯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资本调整成本变动对劳动投入的影响,从而能够起到平滑经济波动的作用。因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居民适时调整消费和闲暇,形成稳定的消费...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习惯形成 调整成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宁华 周扬
金融创新和货币政策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经济现实需要我们构建包含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在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各项保险事业真正完善之前,根植于传统文化习俗和制度安排的消费习惯一时间很难改变,因此,本文建立了引入消费习惯形成因素的内含货币效用模型。经过校准分析和计量实证,本文认为,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习惯形成特征,引入消费习惯形成的MIU模型对中国现实经济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解释产出波动的98%,与未引入消费习惯形成的基本RBC模型相比,对消费波动的解释能力显著提高。货币冲击对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影响较大,可以解释其11.36%和10.27%的波动。货币冲击的初始...
关键词:
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 消费习惯形成 校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中国1978~2008年之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GDP和消费的波动性、投资与GDP的高度相关性以及投资的一阶序列自相关性,模型也能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的波动性。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习惯形成 扰动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平
习惯模型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将经济主体的习惯因素纳入到资产定价之中,由此推进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习惯模型已经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研究,而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国则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本文利用外在习惯偏好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偏好与资产收益进行分析。GMM结果是混合性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数据,GMM结果无法否定外在习惯偏好模型,因而无法否定习惯因素在消费与资产收益分析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居民消费 习惯偏好 资产收益 GMM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涛 王宗道 赵会玉
文章运用总量数据分阶段、分地区检验了不同资产组合下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居民的消费行为与当期收入、上一期的收入密切相关,居民财产性收入对财产性支出的影响近年来日益明显;居民储蓄仍然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略有下降;股票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在年度数据检验中难以得到证实,多数情况下并不显著;房地产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次于居民储蓄。就城乡而言,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在城市显著大于农村。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剑庆 王聪
资产价格波动导致资产持有者财富变化,从而引致消费总支出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为财富效应。基于LC-PIH模型对股票、债券、房产价格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股票资产、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均比较微弱,债券资产为负财富效应,这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小、股票价格震荡幅度大、投资收益率低、住房资产流动性小有一定关系,其中,债券资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是短期债券收益的稳定性所致。
关键词:
居民资产 价格波动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方方
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参与各类资产交易的经济主体和货币资金量越来越多,资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因此,资产价格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从现有经济学理论来看,资产价格会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影响实体经济,其中主要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在中国,随着居民持有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性在逐步增强。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为例,运用财富效应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促进资产价格财富正效应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和平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跨时可加的,并且假设投资者每期的效用由本期的消费水平确定,这就是典型的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这种模型所导出的结论遭到实证结果强有力的挑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股权溢价之谜”、“消费平滑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等。为了解释这些“难解之谜”,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对传统的跨时可加的效用函数进行修改,消费习惯的引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本文试图对这一方法进行综述,对消费习惯的经济含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消费习惯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关键词:
消费习惯 消费攀比 资产定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玲 许丽烨
农产品价格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与经济的发展、宏观政策的制定及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具有密切的关联。本文以1998-2013年我国价格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的关系。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居民整体消费价格水平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有限,并据此对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健康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波动 居民消费价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文佳
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两类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传导效应,并基于VAR模型的向量自回归方法,采用我国2011-2018年的季度数据,就房价和股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资产价格会通过财富效应、预期效应和资产抵押效应对资产持有者的消费升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也会通过预算约束效应、替代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对未持有资产者的消费升级产生负向挤出效应。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最终效应取决于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各种效应的相对强弱。实证研究则表明,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房价和股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促进效应均要强于负向挤出效应,且房价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溢出效应要强于股价。居民消费升级存在自我修正机制,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在短期内也会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影响,居民收入仍然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最主要的内生动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树德
文章根据我国股市的特点,对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的模型进行了改进,推导出了带有波动项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西方7国无风险利率及股票溢价进行了检验,发现该CCAPM模型不能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溢价现象,Mehra和Prescott(1985)发现的“股票溢价之谜”在我国同样存在。相比以前的分析方法,文章所考虑的模型比较符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文章最后利用经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溢价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彦琦
实现经济可持续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讨了城乡异质性下家庭资产结构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存量和资产价格对家庭消费具有正向效应。此外,城乡差异背景下,不同的家庭资产对家庭消费模式具有异质性效应,尤其是发展型消费的财富效应更大。更重要的是从家庭资产的角度来看,它呈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为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强化实施包容性金融改革为促进财产性收入和家庭财务能力创造条件,这对于促进家庭消费、畅通内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消费 资产结构 价格波动 普惠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文波 张祖国 苏多永
以我国2000~2008年第2季度的数据为样本,依据理论的推导,采用Johansen协整关系,对全样本进行协整检验,并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得出结论:短期来说,居民收入升高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互为Granger因果。从长期来看,居民收入的增加是我国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反向也成立;通过协整检验回归可知,居民收入与价格消费指数的变化,仍然是我国居民消费最有力的解释原因,我国资产市场存在一定的财富效应,但是效果很微弱;股票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却截然不同,股票市场财富效应迅速,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滞后且持久...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英子 陈信华
隐含波动率是市场参与者对期权基础资产收益的未来波动情况的一致看法。自1993年起,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开始编制标准普尔100指数期权的波动率指数(VIX),并在10多年以后推出了VIX的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这种类金融衍生品的创新特征非常突出,它的问世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在不受股票价格现行水平及其变动方向制约的条件下独立地进行隐含被动率交易,从而为抵补和分散收益风险、丰富资产组合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同时,它也使得投资者在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之间进行套购交易成为可能。中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已成功推出,经过一段时间的顺利运行,中国的股指期权挂牌交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解和掌握波动率交易对中国资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