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6)
2023(9550)
2022(8180)
2021(7739)
2020(6633)
2019(15427)
2018(15455)
2017(30529)
2016(15927)
2015(17991)
2014(17890)
2013(17301)
2012(15450)
2011(13666)
2010(13290)
2009(11873)
2008(10972)
2007(9131)
2006(7530)
2005(6192)
作者
(41520)
(34662)
(34473)
(32943)
(22011)
(16375)
(15771)
(13659)
(13206)
(12103)
(11834)
(11628)
(10831)
(10772)
(10693)
(10416)
(10340)
(10175)
(10016)
(9976)
(8389)
(8383)
(8164)
(8058)
(7924)
(7905)
(7512)
(7428)
(6861)
(6723)
学科
(66555)
经济(66499)
管理(46068)
(43653)
方法(38791)
(36399)
企业(36399)
数学(35679)
数学方法(35063)
(16907)
(15550)
中国(14088)
业经(13230)
(12715)
贸易(12708)
(12203)
理论(11463)
(10353)
财务(10300)
农业(10282)
财务管理(10277)
企业财务(9657)
地方(9566)
技术(9563)
(9402)
(9284)
(8988)
环境(8700)
(8239)
银行(8235)
机构
学院(216110)
大学(213318)
(91991)
管理(90678)
经济(90377)
理学(80182)
理学院(79491)
管理学(77782)
管理学院(77405)
研究(62211)
中国(49289)
(41982)
(40179)
科学(36176)
财经(33734)
中心(31228)
(30962)
业大(30606)
(29212)
经济学(29031)
(28957)
(28562)
经济学院(26522)
研究所(26146)
财经大学(25696)
北京(25514)
(25046)
师范(24776)
商学(24693)
商学院(24471)
基金
项目(155155)
科学(124550)
基金(115694)
研究(112457)
(99944)
国家(99191)
科学基金(87797)
社会(72756)
社会科(69295)
社会科学(69277)
基金项目(60959)
(60210)
自然(58319)
自然科(57108)
自然科学(57098)
自然科学基金(56047)
教育(53845)
(50486)
资助(48798)
编号(45553)
(35127)
重点(34439)
成果(33434)
(33396)
(31985)
创新(31146)
教育部(31071)
国家社会(30548)
科研(30531)
人文(30332)
期刊
(88452)
经济(88452)
研究(57413)
中国(33341)
管理(32903)
(30306)
学报(27793)
科学(27532)
(23809)
大学(22718)
技术(21884)
学学(21641)
(19836)
金融(19836)
教育(19496)
经济研究(17088)
农业(16528)
业经(16514)
财经(15830)
(13540)
统计(13482)
商业(12929)
理论(12639)
(12009)
实践(11685)
(11685)
技术经济(11100)
决策(10952)
问题(10915)
(9332)
共检索到292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超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和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进行参数校准,所求解出来的模拟经济基本能够刻画现实经济的波动特征。通过比较消费习惯和价格粘性的不同参数组合发现,当价格粘性不变时,随着消费习惯的增强,面临货币量冲击时,货币流通速度会减慢;而面对技术冲击时,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但是货币量的冲击具有持久性,而技术冲击只是短期影响。当消费习惯保持不变,随着价格粘性的增强,正向货币量冲击会减慢货币流通速度,而正向技术冲击在短期内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夏国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层次货币的名义和真实流通速度均呈对数线性规律(或负指数规律)递减。其中,不同的货币层次之间,名义货币与真实货币之间,流通速度的年递减率或年变化率存在着差异。货币流通速度的这些时序特征,既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规律,又与世界范围内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的普遍趋势具有一致性,同时还从经验上一定程度地应验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为稳定函数的论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舒予  耿中元  黄明  
基于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M1流通速度与收入、通货膨胀率和货币化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M2流通速度与收入、价格指数、货币化变量和储蓄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所有符号符合理论预期。M1流通速度的短期动态函数的稳定性比M2的要差一些。这表明目前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可行的,且应主要以M2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同时不忽视对M1的监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治国  唐国兴  
本文基于实际收入和利率水平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解释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并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持续增长、利率连续下调、市场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共同导致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利率上调的预期和财政支出比率的持续上升将有效阻止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下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林  朱孟楠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发展,货币已从单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向同时满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要求,因而现实中货币就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主要流向。货币过多流向实体经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过多流向虚拟经济又可能推高资产价格。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从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运用平滑过渡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1996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即CPI上升机制和CPI下降机制),并且存在较强的非对称性;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会带来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且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面对物价变化,货币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窦祥胜,杨炘  
The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one of special manifestations of target zone system,and actually it is a quasi-target zone system. Henc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ay be estimated by use of the method of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model. At present,the sticky-price model is one of best models,and it is a extension of flex-price model. The model is based on assumptions of price inertia and output decided by demand. Under those assumptions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commodity and the currency market equilibrium,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may be established,and in the light of the equation,we may get a exchange rate function. Our research indicates a good outcome may be made,applying the sticky-price model to estimat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勇  姚慧丽  李小琪  
文章在购买时间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推导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并采用1996~2007年的季度数据,基于SVECM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包含汇率预期和外国利率变量的货币需求函数。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体现了货币余额与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随机性协整关系;货币余额的动态调整受到汇率预期的显著影响,人民币预期贬值将减少我国的货币需求;外国利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余额的影响不显著;经济的开放性总体上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有限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兴  郭子睿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人们传统的支付习惯。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指数、借助时变TVP-VAR模型,研究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三方支付与电子货币的应用与货币流通速度正相关;第三方支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产出渠道来说增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在价格渠道则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面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我国央行及监管部门亟待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建立电子货币流通监控机制,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兴  郭子睿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人们传统的支付习惯。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指数、借助时变TVP-VAR模型,研究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三方支付与电子货币的应用与货币流通速度正相关;第三方支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产出渠道来说增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在价格渠道则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面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我国央行及监管部门亟待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建立电子货币流通监控机制,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尤璞  武戈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一直以来呈下降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角度研究宏观货币流速的变化,分析货币流速下降的实质原因,从微观视角建立中国转型期货币流通速度模型,实证检验影响货币流速下降的因素。并提出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水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宁华  周扬  
金融创新和货币政策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经济现实需要我们构建包含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在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各项保险事业真正完善之前,根植于传统文化习俗和制度安排的消费习惯一时间很难改变,因此,本文建立了引入消费习惯形成因素的内含货币效用模型。经过校准分析和计量实证,本文认为,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习惯形成特征,引入消费习惯形成的MIU模型对中国现实经济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解释产出波动的98%,与未引入消费习惯形成的基本RBC模型相比,对消费波动的解释能力显著提高。货币冲击对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影响较大,可以解释其11.36%和10.27%的波动。货币冲击的初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煜  
在金融市场发展起来后,笼统依据MV=PY计算的货币的收入速度将越来越失去经济意义,需要重新重视由MV=PT分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计算得到的货币的交易速度。本文用两种方法、两套新颖的数据,估算了中国2000~2012年不同口径的货币流通速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像大多数研究认为的持续大幅下降,而是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后货币真实流通速度平稳上升。理论货币流通速度和真实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比例关系,也意味着真实世界的货币流通存在一些未被合理解释的部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海峰  冯静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题,其研究遵循着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的理论规范,先后经历了近代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和现代数量论三个主要范式,但目前已不为西方经济学界所重视;而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规范还正在建立中,由于中国一些特定的因素,对其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可能仍然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革生  曾令华  杨新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