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455)
2022(3129)
2021(2958)
2020(2533)
2019(5606)
2018(5487)
2017(11034)
2016(6075)
2015(6673)
2014(6933)
2013(7215)
2012(6902)
2011(6248)
2010(6590)
2009(6306)
2008(6430)
2007(5952)
2006(5504)
2005(5436)
2004(4744)
作者
(17268)
(14402)
(14261)
(14060)
(9251)
(6880)
(6811)
(5520)
(5449)
(5376)
(4867)
(4753)
(4672)
(4557)
(4548)
(4383)
(4266)
(4243)
(4109)
(4070)
(3612)
(3557)
(3415)
(3393)
(3263)
(3229)
(3223)
(3183)
(2970)
(2866)
学科
(28009)
经济(27974)
管理(20706)
(20538)
(16969)
企业(16969)
方法(11795)
(10673)
数学(10042)
数学方法(9852)
(7509)
中国(7488)
(7155)
财务(7130)
财务管理(7119)
企业财务(6873)
(6237)
业经(5277)
(5211)
(5203)
金融(5203)
(5193)
贸易(5191)
农业(5184)
(5098)
银行(5094)
(4867)
(4843)
理论(4678)
地方(3974)
机构
大学(93698)
学院(92124)
(41656)
经济(40809)
管理(35143)
研究(30771)
理学(29642)
理学院(29352)
管理学(28792)
管理学院(28632)
中国(25706)
(22400)
(19369)
财经(17084)
(16105)
科学(15920)
(15338)
(14201)
中心(13914)
研究所(13775)
北京(13187)
经济学(12563)
财经大学(12552)
(12248)
师范(12190)
(11759)
(11261)
经济学院(11178)
商学(10768)
商学院(10690)
基金
项目(49137)
科学(39131)
研究(37081)
基金(36702)
(30655)
国家(30346)
科学基金(26482)
社会(24077)
社会科(22803)
社会科学(22794)
基金项目(18895)
(17670)
教育(17498)
自然(16964)
自然科(16599)
自然科学(16597)
自然科学基金(16288)
资助(16251)
编号(15443)
(14931)
成果(13439)
(11845)
教育部(10697)
重点(10440)
人文(10401)
课题(10131)
(10062)
大学(9799)
项目编号(9786)
社科(9604)
期刊
(54524)
经济(54524)
研究(34701)
(18140)
中国(17401)
管理(15448)
(12110)
金融(12110)
学报(11032)
(10335)
科学(10215)
教育(10081)
经济研究(9038)
大学(9006)
财经(8794)
业经(8347)
学学(8186)
(7598)
(6893)
技术(6877)
问题(6809)
农业(6492)
国际(6465)
商业(5531)
理论(5084)
统计(4945)
图书(4789)
技术经济(4710)
财会(4609)
会计(4559)
共检索到15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柯象中  
消费与投资的两难抉择──物价问题述评之二柯象中近期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由于投资的膨胀,从根本上说还由于消费基金的膨胀。后者对通货膨胀的形成负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单纯的投资膨胀,如果没有消费基金的基础和支持作用,迟早要受到市场购买力的制约,膨胀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健荣  
在伊拉克问题上,由于俄罗斯面临的外交两难处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十分务实的外交策略,从战前坚持的反对美对伊动武立场,后转变为不希望看到美国在伊失败,俄外交立场发生了180度转弯。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受俄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战略方针的影响。在伊战后重建问题上,俄罗斯同样将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对策,为谋取对己有利的方案而纵横捭阖,以不变应万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蒋丽君  雷炜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高考改革面临众多两难问题,处理好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各要素平衡就形成各种两难;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最基本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鲁晓明  
共同遗嘱,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设立的同一份遗嘱,具有主体的复数性、撤销变更的非自由性以及生效时间的不等同性等特点。共同遗嘱是一种优劣互现的遗嘱形式,就我国而言,似以承认共同遗嘱为较优选择。构建我国共同遗嘱制度应针对其缺陷,在共同遗嘱主体、客体、内容、形式撤销与变更等问题上做专门性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平  王飞  
巴西经济增长因加息而受到严重抑制,市场预期持续低迷,巴西央行现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选择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巴西经济一度出现了负增长,但次年便实现了7.5%的高增长,在全球名列前茅。然而好景不长,自2011年起巴西经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2014年仅增长0.2%,而通胀率却屡屡突破央行设定的上限,滞胀迹象日益明显。多年来,巴西央行一直坚持将稳定通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不断提高利率以抑制物价水平。2015年1月,巴西央行再次加息50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建明  
在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不仅是高水平大学自身的内在动力,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单纯是高等教育自身和学术意义上的,更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在众多因素的综合考量和平衡中,高水平大学面临着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王占军  
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源远流长,一直是独立后印度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和广大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印度政府难以承担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沉重的经费负担,不得不放宽对高等院校办学主体的限制,使得办学质量广受质疑的私立高等教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印度高等教育质量总体上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质量难以保证的私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必将使这一局面雪上加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诸惠芳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已成为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浪潮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涌动。二十多年来有六十多个国家对大学生资助政策进行或正在进行着重大改革。这种现象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我国的不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建人  
会议背景和准备工作 1998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0年来遇到的最坏的年头。自1997年7月起肆虐东亚地区的金融风暴演变成近50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东亚地区的每一个经济体都或重或轻地受到了冲击。危机迅速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并波及全球。APEC的21个成员,有1/3以上陷入经济衰退。据APEC秘书处统计,21个成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将从1997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郝天聪  石伟平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职业教育的博弈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对二者关系的讨论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德国、英国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以及回顾我国两种导向职业教育的博弈历程,研究发现,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之间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而是一种可以"共生共存"的调和关系。本文提出,为了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两难抉择,必须加强劳动力市场预测,开展生涯规划与指导,构建两种导向职业教育的动态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建设  郭宏宇  
发展住房金融市场,是引入民间资金来解决居民住房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摆脱住房保障的重负。通过对美国住宅金融市场改革方案的剖析,文章认为,住宅金融市场的发展往往面临住房保障滞后与财政风险增加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日渐严峻的住房保障问题要求政府对住宅金融市场提供显性或隐性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又增加了政府的显性或隐性债务负担。对我国而言,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同样要注意政府债务负担问题,使我国政府在未来不致面临住房保障与财政风险的两难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关键时刻推出来的一本力作,探索了对经济增长模式的新认知,即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逻辑和转型的方向,详细分析了转变增长模式的政策,将理论的知和实践的行相统一。本文也借评而论,加强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讨论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