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3)
- 2023(11125)
- 2022(9535)
- 2021(8910)
- 2020(7651)
- 2019(17429)
- 2018(17291)
- 2017(33046)
- 2016(17823)
- 2015(20211)
- 2014(19775)
- 2013(19240)
- 2012(17352)
- 2011(15662)
- 2010(15456)
- 2009(14065)
- 2008(13226)
- 2007(11480)
- 2006(9766)
- 2005(8296)
- 学科
- 济(72753)
- 经济(72675)
- 管理(51173)
- 业(49451)
- 企(40874)
- 企业(40874)
- 方法(38703)
- 数学(34396)
- 数学方法(33754)
- 农(18626)
- 财(17539)
- 中国(17219)
- 学(16101)
- 业经(15454)
- 理论(13820)
- 农业(12629)
- 贸(12430)
- 贸易(12422)
- 易(12063)
- 制(11480)
- 地方(11373)
- 和(11131)
- 技术(11102)
- 务(10907)
- 财务(10848)
- 财务管理(10820)
- 企业财务(10242)
- 环境(10181)
- 划(9397)
- 融(9383)
- 机构
- 大学(253172)
- 学院(252771)
- 济(100753)
- 经济(98890)
- 管理(97485)
- 理学(85359)
- 理学院(84477)
- 管理学(82529)
- 管理学院(82097)
- 研究(80748)
- 中国(59676)
- 京(52154)
- 科学(51995)
- 财(44629)
- 农(44067)
- 所(40503)
- 业大(40064)
- 研究所(37293)
- 中心(37226)
- 财经(36685)
- 江(36446)
- 农业(35140)
- 经(33520)
- 范(32710)
- 师范(32254)
- 北京(31822)
- 经济学(31532)
- 院(29287)
- 州(28915)
- 经济学院(28395)
- 基金
- 项目(178251)
- 科学(141004)
- 基金(131077)
- 研究(125741)
- 家(116191)
- 国家(115267)
- 科学基金(99308)
- 社会(79689)
- 社会科(75531)
- 社会科学(75508)
- 省(69996)
- 基金项目(68350)
- 自然(66964)
- 自然科(65517)
- 自然科学(65499)
- 自然科学基金(64310)
- 教育(60183)
- 划(59697)
- 资助(54613)
- 编号(49857)
- 重点(40629)
- 部(39452)
- 成果(38687)
- 创(37890)
- 发(37639)
- 创新(35401)
- 科研(35090)
- 课题(34463)
- 教育部(33986)
- 计划(33879)
- 期刊
- 济(104570)
- 经济(104570)
- 研究(69533)
- 中国(44852)
- 学报(44278)
- 科学(39205)
- 农(38586)
- 管理(37173)
- 财(35326)
- 大学(33832)
- 学学(32023)
- 教育(28420)
- 农业(26378)
- 技术(24811)
- 财经(19119)
- 融(17851)
- 金融(17851)
- 经济研究(17755)
- 业经(17198)
- 经(16502)
- 业(14865)
- 问题(13373)
- 统计(13303)
- 版(12971)
- 技术经济(12924)
- 策(11734)
- 商业(11724)
- 科技(11555)
- 业大(11355)
- 理论(11060)
共检索到355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敏 庄麟升 胡涛
消费不足论在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中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复兴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论的代表斯威奇(Sweezy)为研究对象,指出其论证的根本缺陷,在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引入资本在部类间的流动和投资(信贷),对斯威齐的模型做了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消费不足现象也有可能出现。但另一方面,消费不足也不像斯威齐断言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一种长期趋势。资本积累过程中是否出现消费不足,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及其与资本产出比的相互关系等条件。因此,把消费不足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危机的根源是隐藏在消费不足现象背后的那些条件,即以利润为目的并由竞争推动的...
关键词:
危机理论 消费不足 再生产模型 斯威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晓露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太相符,在理论界引起不少争议。尝试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化,通过分析两大部类积累率及增长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消费资料生产有可能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并推导出了均衡积累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扩展在目前情况下仍适用于我国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埃里克·奥尔森 魏旭
将非生产活动纳入基于马克思再生产图示的增长模型的分析表明,劳动力榨取和技术变革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有关,因此是内生的。非生产性劳动被证明具有潜在的矛盾效应: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可以挤压利润,减少增长或提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力、促进技术变革,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增长。经验证据表明,这两种效应在战后的美国经济中均有所体现。马克思的再生产图示也显示出依赖于经典的增长动态,在这一动态中,利润率和储蓄率决定了增长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陶川
本文针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具体结构,以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举例作为背景素材,建立马克思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优化问题的多参数线性规划。通过运用两阶段单纯形法,获得了两部类间的比例取值在不同区间情形下,完整的、以参数表达的线性规划模型最优解。这些最优解能够替代任何一个数值型的马克思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线性规划的解。本文还获得了线性规划模型有最优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而给出最优解唯一性的必要条件。最后引用和借鉴《资本论》中的两个举例,对获得的最优解做了算例验证。
关键词:
再生产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最优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海明 祝志勇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体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雏形。本文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出发,把资本积累引入资本家偏好,使用动态最优方法重新构建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讨论了该体系实现稳定增长的基本参数条件,包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之比与时间贴现率之间满足严格的参数限制条件,最为关键的是较高消费跨期替代弹性。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这些参数条件的满足是严苛的,容易产生对稳定增长路径的偏离,这恰恰蕴含了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对马克思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过程的考察表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一个原创性贡献。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通过对第Ⅱ部类的分解和交换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所必须遵循的条件。完全迂回性交换过程表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偏好及其变化不仅是决定资本积累的一个因素,而且是破坏再生产比例关系的一个因素。虽然马克思提出了第Ⅱ部类的分解问题,并对分解后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规律作了理论分析,但马克思没有给出完整的模型,也没有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分析中对两大部类作出同样的分解。这就需要根据马克思的部类分解原理进行技术性补充,以便更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王璟雯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导劳动更多地配置于该部类之中,同时也将改变两大部类的产出量,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上述过程,两大部类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价值总量、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相应变动。此外,本文还对反映剥削程度的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发现劳资关系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经济周期在波动性、协动性以及粘持性等方面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计跃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商品交换模型的求解,证明了市场交换有效性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并通过对模型的逆推找到了交换异化所导致的生产和消费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交换异化解决当前我国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产 消费 交换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焦成焕 杨治清
马克思在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中,以产业资本为例揭示了社会总资本循环所需的均衡条件和最佳比例,但并没有将资本循环中沉淀下来的闲置资本和借贷资本纳入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中,而这两类资本已成为现今重要的资本形态。文章试图拓展马克思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借贷资本再生产理论模型,并探讨资本主义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首先,假设扩大再生产投资不完全有效,从而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引入闲置资本,并揭示闲置资本的不断积累将导致生产过剩;其次,在闲置资本基础上引入借贷资本,构建借贷资本扩大再生产模型,并考察闲置资本和借贷资本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动态过程。引入借贷资本后,再生产模型可以应用于对债务的分析。结果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导致债务不断累积,引发债务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增长率、利率、上一年杠杆率是影响经济危机爆发及其规模的主要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唐永 李想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但也会对制造业就业带来影响。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机器人生产分部类的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就业数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破坏效应的相对大小,但是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却是确定的,即会导致制造业就业结构呈现“T”型分化的高级化趋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因此,面对数字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应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合理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与速度,确保制造业就业在免受过大冲击的前提下,朝着“人机共舞”的方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殿荒 张皓
本文首先分别表述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均衡模型。然后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体现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部门之间结构均衡基础上的总量均衡,后者仅强调总量均衡。最后在分析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结构均衡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两个建议:保持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同样重要、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以刺激消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关键词:
再生产 资本主义 形式 本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音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机理一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利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型,建立用于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与其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无论是从静态的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动态的再生产过程来看,都可以确定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唯一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进一步讨论,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结合其行业国际价值总量决定方程,可以说明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更加合乎逻辑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音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机理一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利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型,建立用于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与其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无论是从静态的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动态的再生产过程来看,都可以确定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唯一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进一步讨论,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结合其行业国际价值总量决定方程,可以说明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更加合乎逻辑地解释钻石和水的价格决定、国际不平等交换等"经济之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垠
本文将刘易斯拐点纳入到马克思产业后备军理论视野下加以考察,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产业后备军模型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无限弹性劳动力供给的来源、现代工业部门制度工资率的决定机制、产业后备军作为城市工业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功能、两个模型中的劳资分配结果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拐点的对应等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产业后备军理论模型不仅能够用于分析刘易斯拐点问题,而且对指导中国现阶段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劳动力市场以及劳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都具有极其现实的针对性意义。
关键词:
产业后备军理论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