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5)
- 2023(14086)
- 2022(12249)
- 2021(11194)
- 2020(9401)
- 2019(21195)
- 2018(20802)
- 2017(40022)
- 2016(21797)
- 2015(24126)
- 2014(23720)
- 2013(23629)
- 2012(21433)
- 2011(19513)
- 2010(19083)
- 2009(17296)
- 2008(16564)
- 2007(14300)
- 2006(12260)
- 2005(10447)
- 学科
- 济(85721)
- 经济(85631)
- 管理(61127)
- 业(58619)
- 企(47717)
- 企业(47717)
- 方法(42715)
- 数学(37487)
- 数学方法(37118)
- 农(22926)
- 中国(21294)
- 财(21082)
- 学(20370)
- 业经(18968)
- 贸(16651)
- 贸易(16647)
- 地方(16295)
- 易(16117)
- 农业(15841)
- 环境(14147)
- 技术(13893)
- 理论(13893)
- 制(13249)
- 和(13072)
- 务(13044)
- 财务(12983)
- 财务管理(12967)
- 企业财务(12304)
- 划(11930)
- 银(11862)
- 机构
- 大学(313135)
- 学院(310317)
- 管理(123917)
- 济(122313)
- 经济(119884)
- 理学(109588)
- 理学院(108361)
- 管理学(106434)
- 管理学院(105902)
- 研究(103556)
- 中国(73177)
- 科学(68203)
- 京(65441)
- 农(57656)
- 业大(53046)
- 所(52661)
- 财(52430)
- 研究所(48966)
- 中心(46093)
- 农业(45918)
- 财经(43896)
- 江(42324)
- 北京(40511)
- 范(40215)
- 经(40155)
- 师范(39719)
- 院(37309)
- 经济学(36884)
- 州(34295)
- 经济学院(33644)
- 基金
- 项目(224907)
- 科学(175911)
- 基金(164154)
- 研究(156639)
- 家(146074)
- 国家(144906)
- 科学基金(123638)
- 社会(99523)
- 社会科(94479)
- 社会科学(94455)
- 基金项目(88263)
- 省(87979)
- 自然(83272)
- 自然科(81373)
- 自然科学(81350)
- 自然科学基金(79881)
- 划(74664)
- 教育(71506)
- 资助(66980)
- 编号(62006)
- 重点(50335)
- 部(48774)
- 成果(48024)
- 发(47139)
- 创(46985)
- 创新(43818)
- 科研(43812)
- 计划(42834)
- 课题(42152)
- 教育部(41338)
- 期刊
- 济(124245)
- 经济(124245)
- 研究(86644)
- 学报(58346)
- 中国(51040)
- 农(50666)
- 科学(50145)
- 大学(42815)
- 管理(42339)
- 学学(40608)
- 财(36718)
- 农业(35331)
- 教育(30581)
- 技术(23970)
- 融(21345)
- 金融(21345)
- 经济研究(21247)
- 业经(21073)
- 财经(20342)
- 业(18067)
- 经(17382)
- 科技(16988)
- 图书(16034)
- 问题(16000)
- 业大(15895)
- 版(15445)
- 技术经济(14669)
- 理论(14654)
- 商业(14651)
- 资源(13542)
共检索到425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新华 许梦宁 伍再华
消费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衡量居民福利水平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国外消费不平等的代表性文献,回顾与评价了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测度方法以及消费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消费不平等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影响因素 数量测度 效应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艳艳 刘震 周承川
降低教育不平等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不但在社会学和教育学界一直备受关注,在经济学界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通过评述有关教育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从初始禀赋、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扩展三方面阐明它们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可继续研究的方向。对导致教育不平等的根源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切实具体地从各因素入手来减少教育差距、增加教育公平,从而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探讨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形成机理,对于揭示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的本质,寻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途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劳动者个人基本特征差异、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地区因素差异、效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制度因素与垄断等方面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形成机理进行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 形成机理 述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晓龙 姜冉
文章首先基于人均GDP泰尔指数的方法测度了欧元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然后对收入不平等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90年以来,欧元区成员国人均GDP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欧元启动后差异更为明显。第二,劳动力市场越僵化,欧元区成员国间不平等程度越大。第三,实际有效汇率差异的增大会降低成员国间的收入不平等,反之则加大收入不平等。第四,储蓄率差异和人口老龄化差异并不是影响欧元区成员国间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实际有效汇率不存在交互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王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不平等的研究重心由收入层面转向消费层面。文章系统回顾了常用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结果发现,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虽然理论上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应用层面却相对滞后。基于此,提出了未来有关消费不平等测度的几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统计测度 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思根
传统经济学基于人的理性选择行为构建了理论大厦。然而,行为经济学证实了大量的非理性选择行为的存在。启动效应作为人类选择行为一个重要的现象,心理学界首先给予关注,与实验经济学和市场学进一步融合后,研究成果深化了对个体选择行为和公共政策信息感知及行为的认知。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产品线索、情境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对消费者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评介,旨在促进消费者启动效应的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
偏好理论 消费者选择 启动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涛 么海亮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消费不平等问题的相关文献。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归为三类:一是从消费结构的角度研究家庭分项消费不平等,二是讨论消费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三是探求消费不平等的成因。文章不仅归纳了上述文献的主要观点,还对文献中采用的统计数据、度量指标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同时指出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结构 趋势 成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晋梅 赵璇
有关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研究非常繁多,尤其是在初次分配领域范围内的研究,其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众多研究成果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不清晰,不利于对真正原因进行整体判断分析。以居民收入形成的过程作为逻辑主线,着眼于造成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制度起因,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和成果,系统、全面地分析,从而能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勾勒出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较全面的评述。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初次分配 要素收入 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巧生 汪金伟
一直以来,不同人文发展水平国家能源消费的不平等程度仅仅受到非常有限的关注。基于人文发展的标准意味着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潜在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基本权利,以人文发展指数(HDI)为标准来分析能源消费的不平等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Theil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人均能耗、人均能源生产、经济活动以及人文发展四种判别标准下的能源消费不平等性。考虑了一个从1998-2007年包含不同人文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大样本,其人文发展水平用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来表示。研究发现,在本文选择的时间段内,世界能源消费的不平等性是在逐渐下降的,全球化和一些发达国家改善能源基础设施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楠 韩秀兰
基于CFPS数据,运用可进行子组和子要素交叉联合分解的辛格不平等指数,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平等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全国居民家庭整体消费的辛格不平等指数为0.8063,城乡不平等贡献率分别为67%和33%,居民分项消费不平等较高的前三位依次是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的贡献依次为26%、23%和18%。子组和子要素的交叉联合分解结果显示,对总的消费不平等贡献最大的一项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不平等,其贡献率达到19%。此外,对总消费不平等贡献率达到10%左右且由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城镇居民设备及日用品支出、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子组和子要素联合分解结论可为深入认识消费不平等的构成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辛格指数 联合分解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邦昌 么海亮
文章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收入进行了不平等指数测度;采用适应性核密度估计与相对分布法模拟了两阶段城镇家庭消费的分布情况与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消费不平等程度高于收入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高消费水平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其中高消费家庭的比例增加更为显著,消费不平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林元 朱祎 陈前恒
本文通过于2012年在北京市范围内对1025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69.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特质和机遇是别人能够成功的主要因素",而非家庭背景和体制中的不公平因素。与其他人群相比,尽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遭受着最严重的客观机会不平等,但并不是对机会不平等感知最强烈的人群。新生代、选择"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群体、男性、收入低或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机会不平等观点的概率高。这些研究发现以期能对政策制定起到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锋 李智 雷欣
本文致力于检验当全体居民的努力提高之后,由外部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能否显著降低,从而回答"努力能否改变命运"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将CGSS样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群体,采用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造所有个体均付出最高努力时的"反事实"收入分布,测算并比较实际收入分布和"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机会不平等指数,从而检验努力提高能否改善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显示,四个出生年代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占比达到35%-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锋 李智 雷欣
本文致力于检验当全体居民的努力提高之后,由外部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能否显著降低,从而回答"努力能否改变命运"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将CGSS样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群体,采用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造所有个体均付出最高努力时的"反事实"收入分布,测算并比较实际收入分布和"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机会不平等指数,从而检验努力提高能否改善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显示,四个出生年代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占比达到35%-43%;当所有个体的努力达到最高程度时,"50后"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仅降低4.98%,"60后"和"70后"居民机会不平等的降幅高达50%左右,而"80后"居民机会不平等则降低22%;优势和劣势环境群体因努力程度提高而实现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同,是不同出生年代机会不平等指数降幅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政府应致力于弱化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努力的回报,对因外部环境不利而陷入贫困的居民进行重点救助,为弱势群体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创建足够的平台和畅通的渠道。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