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9)
2023(8353)
2022(7157)
2021(6378)
2020(5504)
2019(12380)
2018(12066)
2017(22839)
2016(12632)
2015(14244)
2014(14204)
2013(14385)
2012(13528)
2011(12332)
2010(12419)
2009(11727)
2008(11602)
2007(10631)
2006(9481)
2005(9073)
作者
(38398)
(32095)
(31989)
(30628)
(20704)
(15571)
(14660)
(12432)
(12365)
(11558)
(11268)
(10885)
(10717)
(10544)
(10508)
(10078)
(9778)
(9459)
(9445)
(9379)
(8163)
(8038)
(7855)
(7485)
(7389)
(7276)
(7224)
(7158)
(6582)
(6523)
学科
(49888)
经济(49789)
管理(39488)
(36490)
(29020)
企业(29020)
方法(21863)
(20704)
数学(19041)
数学方法(18859)
(16249)
(15189)
贸易(15186)
(14915)
(14895)
中国(13828)
(12345)
业经(11216)
(11105)
收入(10502)
(10237)
农业(9987)
(9499)
银行(9461)
(9444)
金融(9442)
(9030)
(8748)
财务(8728)
财务管理(8695)
机构
大学(193021)
学院(187297)
(82747)
经济(81044)
研究(69377)
管理(67673)
理学(57808)
理学院(57164)
管理学(56255)
管理学院(55915)
中国(50811)
(42236)
(41102)
科学(39592)
(35507)
(33978)
财经(32378)
研究所(31780)
中心(29965)
(29778)
(29389)
业大(28041)
经济学(27521)
农业(26814)
北京(25979)
(25231)
经济学院(24794)
财经大学(24101)
(23335)
师范(22993)
基金
项目(123063)
科学(96904)
基金(91241)
研究(88339)
(80708)
国家(80056)
科学基金(67545)
社会(58067)
社会科(55091)
社会科学(55080)
基金项目(46747)
(46419)
自然(43106)
自然科(42120)
自然科学(42104)
教育(41472)
自然科学基金(41403)
(39859)
资助(38382)
编号(33819)
(28927)
成果(28522)
重点(28260)
(27817)
(25845)
(25639)
国家社会(25061)
教育部(24976)
课题(24643)
创新(24227)
期刊
(94906)
经济(94906)
研究(63403)
中国(42587)
(33453)
学报(32531)
(30748)
科学(28491)
管理(26580)
大学(25299)
学学(23718)
教育(21954)
农业(20447)
(18417)
金融(18417)
财经(17035)
经济研究(16267)
(14641)
技术(13972)
业经(13738)
问题(12366)
(12104)
(10848)
国际(10401)
世界(9613)
(9297)
(9080)
技术经济(8448)
理论(8427)
商业(8332)
共检索到295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邹红  李奥蕾  喻开志  
消费不平等可以反映居民之间真实的福利差异。本文利用1989—2009年CHNS数据,对耐用品存量消费不平等进行了度量和出生组分解,探讨了耐用品存量消费不平等的形成机制,并与收入不平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消费不平等一直大于收入不平等,但消费不平等不断下降而收入不平等却日益上升;20世纪70年代出生组具有更高的收入不平等和更低的消费不平等;无论是分时期还是分城乡,收入不平等都是消费不平等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万广华  
本文从实证研究需要的角度,较为完整地叙述了收入分配的度量及其分解,包括常用不平等指数的构建和计算,随机占优分析,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虽然没有对应用性文献进行综述,但简要讨论了研究我国不平等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有效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微观基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理论视角,研究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不平等指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努力不平等可通过激励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创新,机会不平等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扭曲与错配抑制企业创新能力。(2)实证检验表明,由于努力不平等的促进作用与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无显著作用,且机会不平等通过降低社会流动预期和社会信任间接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其中降低社会流动预期效果更为显著。(3)合理企业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制度、财政适度的"有为政府"以及高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本能够降低机会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4)不平等指标对企业非核心创新影响较大,对企业核心创新影响较小。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创新产业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祖祥  
本文先讨论了经济理论中比较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方法 ,即罗伦兹曲线法、广义罗伦兹曲线法、不平等指数法 ,并介绍了一种衡量社会福利的指数。最后利用所讨论的方法与指数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 1990 - 1998年的城镇收入分配数据 ,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变化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泽  何阳  
利用CHARLS数据考量中老年人的消费不平等问题,结果发现:2011-2015年中老年家庭总消费水平快速上升,同时不平等程度进一步扩大。从消费分类上看,医疗保健对中老年人消费水平影响最大;从年龄效应上看,中老年群体不平等在67岁以后开始上升。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后出生中老年群体会积累更多财富,在基本衣食需求满足后,消费不平等的代际效应更多体现在家庭用品、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方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薇  
基于CHNS数据,本文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集中度指标测度法,应用收入成分或来源分解法分解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等指数,并分析各收入来源对其贡献及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工资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方向为正,扩大了总收入的不平等;近年来退休金收入在总收入中份额的持续提高对于减小居民收入不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减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印两国农村内部不平等程度基本上差不多,但是两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历史变化和趋势不一样;中国城乡之间无论是收入差距,还是消费差距所反映的不平等程度都明显高于印度的不平等;中国是农村不平等大于城市不平等程度,而印度则是城市不平等大于农村不平等。导致这些结构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印度的经济增长包括技术变化、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于城乡内部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收入不平等变化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更大;而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等因素虽然对于收入不平等也有一定影响,但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理念(先富后富政策理念与城市和沿海偏向政策)则对于城乡内部以及同一地区内城乡之间的不平等的影响更大一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江求川  
收入并非决定居民福利的唯一因素,收入不平等亦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不平等。正确评价居民的福利不平等状况,还需要引入非货币维度。本文探讨了我国多维福利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及分解。结果表明,总体的福利不平等虽在上升,但增幅远小于同期的收入不平等增幅;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和收入是福利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收入差距扩大,其逐渐成为福利不平等的主导因素;健康对福利不平等的影响较小但呈上升趋势;收入、健康和教育之间的相关性强化了居民福利不平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汉杰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促进农户创业,并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进而实现农户收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收效应并不具备包容性。相比高收入、高人力资本、低年龄组和男性户主的农户而言,低收入、低人力资本、高年龄组和女性户主的农户获益十分有限。上述发现印证了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实现农户收入增长,但也揭示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问题。据此,本文认为新发展阶段中国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不仅要注重农户数字素养的培育,更要加快构建乡村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张哲诚  
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兵  冼国明  韩剑  
基于2004和2008年经济普查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利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行政垄断、外资比重、生产效率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对制造业行业工资水平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2003~2008年,制造业行业收入差距逐年缩小,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且贡献趋于上升态势,行政垄断、企业平均规模、外资比重、资本密集度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排在第二梯队,行业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一直较小,而市场垄断程度和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