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8)
2023(7622)
2022(6300)
2021(5452)
2020(4292)
2019(9537)
2018(9337)
2017(17334)
2016(9245)
2015(10364)
2014(10523)
2013(10534)
2012(10392)
2011(9600)
2010(9862)
2009(8968)
2008(8857)
2007(8213)
2006(7665)
2005(7375)
作者
(29777)
(24799)
(24585)
(23205)
(15684)
(11810)
(11060)
(9556)
(9395)
(8920)
(8620)
(8214)
(8161)
(8121)
(7841)
(7650)
(7401)
(7188)
(7098)
(7077)
(6486)
(6215)
(6104)
(5736)
(5691)
(5604)
(5602)
(5454)
(5096)
(4988)
学科
(48032)
经济(47988)
(28896)
管理(26631)
(20831)
企业(20831)
地方(17390)
中国(16851)
技术(14781)
(14747)
业经(12371)
方法(12286)
农业(10922)
数学(10193)
数学方法(10126)
地方经济(10007)
(9782)
环境(8638)
(8610)
金融(8610)
(8536)
(8499)
(8377)
贸易(8366)
技术管理(8316)
(8218)
银行(8203)
(8110)
税收(8043)
(8018)
机构
学院(141000)
大学(137616)
(61250)
经济(59956)
研究(55879)
管理(50067)
中国(42032)
理学(41338)
理学院(40832)
管理学(40227)
管理学院(39955)
科学(33992)
(31244)
(29508)
(27637)
研究所(26341)
(25947)
中心(24623)
(23918)
财经(20541)
北京(20535)
业大(20465)
(20345)
(20191)
师范(20107)
农业(20029)
(19365)
(19263)
(18539)
经济学(18303)
基金
项目(88118)
科学(69072)
研究(66854)
基金(60876)
(53382)
国家(52902)
科学基金(44365)
社会(42280)
社会科(40193)
社会科学(40188)
(36680)
基金项目(31572)
(30189)
教育(29260)
编号(27249)
(26487)
自然(26280)
自然科(25649)
自然科学(25646)
自然科学基金(25168)
资助(24269)
成果(22209)
发展(21562)
(21187)
重点(20565)
课题(20110)
(19572)
(18655)
创新(18441)
国家社会(17636)
期刊
(78830)
经济(78830)
研究(48543)
中国(36925)
(25704)
管理(21389)
学报(21346)
科学(20372)
教育(19184)
(18940)
农业(18253)
技术(16414)
大学(16000)
(15311)
金融(15311)
学学(14958)
业经(14076)
经济研究(12555)
问题(9859)
财经(9858)
(9659)
技术经济(9278)
科技(8724)
(8638)
(8191)
论坛(8191)
(8136)
国际(7948)
世界(7700)
图书(7117)
共检索到238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天正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水泥工业快速发展杨天正(国家科委研究中心)一、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80年代初,我国水泥工业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全国水泥的年生产能力仅为9000万吨,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恩  林天杰  于永隆  
总结了引进温室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温室蔬菜生产不平衡的原因,提出了温室需进一步消化吸收的内容,分析了温室发展和产业化的限制条件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温室产业化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高越青  王善东  
2012年,传统产能过剩行业水泥工业再次经历严峻产能过剩挑战,这虽与市场需求萎缩有一定关系,但其根本还是在于严重供大于求的供求矛盾。本文根据L省水泥工业调研所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对我国水泥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认为水泥企业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强烈投资偏好、治理对策和措施执行不力以及不恰当宏观调控政策是导致和持续加剧水泥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抑制产能过剩,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杜绝产能再扩张,加快过剩产能淘汰;理性推动水泥工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水泥产业链延伸;理性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季西  
地方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是水泥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区地方水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新建、改建、扩建的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相继投产,地方水泥工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从目前我区地方水泥工业的现状来看,并不很理想,如不注意解决,必将影响我区国计民生和“七五”计划的实现。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国内外水泥工业发展情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辉  计军平  马晓明  
运用自上而下碳计量模型核算了中国水泥工业2002~2012年的碳排放量情况,并运用STIRAPT扩展模型分析了其增长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轨迹背向而行,碳排放总量直线上升,而排放强度逐年下降;(2)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拉动作用的因素有4个,按单位拉动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率、人均GDP,拉动弹性系数分别为0.2133、0.1892、0.1877、0.1771;(3)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减排作用的因素有3个,按单位减排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水泥消费结构、技术进步率,减排弹性系数分别为0.1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利  朱坦  刘秋妹  
介绍了我国发展散装水泥的基本情况,从发展散装水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散装水泥与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加快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模式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序珩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解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仅河南省1984年县以上水泥厂生产水泥539万吨,比1949年全国水泥产量还多224万吨。本文从分析河南水泥工业分布现状入手,探索水泥工业宏观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微观布局模式,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一、现有水泥厂的分布我国现有水泥工业分大水泥和小水泥。所谓小水泥一般指出地方投资、产品由地方分配,以立窑为主及部分小回转窑生产的水泥。1.大水泥厂的分布1984年河南省大水泥共生产水泥96万吨,其中洛阳水泥厂占48%;平顶山水泥厂占26%;郑州铅厂水泥分厂占26%。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江油市支行、安县支行联合课题组  李铀  黄福亮  邓竟  
近年来,国家对水泥行业实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调整,水泥行业正处于调整的关键期。本文对绵阳市水泥工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查显示,绵阳市水泥工业企业扩张型投资趋于理性,但仍然存在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优化升级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为此,应通过调整水泥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路、促进水泥工业多元化融资、提高水泥工业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程度等方式,有效推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水泥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睿彦  陈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上塘  
吸收外商投资 促进我国工业发展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张上塘今年1~6月,我国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14054家,协议外资额455.4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96.62亿美元。截止到今年6月底,16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73318家,协议外资额达441...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宏磊  齐向东  刁兆峰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急需从宏观上统筹安排,实施战略转型。文章梳理了目前水泥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了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政策体制、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环保节能、技术创新等现实困境,提出了水泥工业实施战略转型的思路与对策: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系统化解过剩产能;全面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两化"融合,推进水泥工业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志凯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在自力更生的方针下发展工业化,注重并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终于在贫穷落后的背景下,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子祥  张荣东  
政府宏观控制和政策干预是一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这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南朝鲜和台湾等经济的高速发展所证实。我国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仍进展缓慢。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之所以难以推动,除了资金匮乏和现有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政策的贯彻执行也不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