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
2023(528)
2022(469)
2021(350)
2020(327)
2019(699)
2018(733)
2017(1119)
2016(707)
2015(815)
2014(779)
2013(793)
2012(821)
2011(696)
2010(743)
2009(752)
2008(710)
2007(601)
2006(485)
2005(476)
作者
(2666)
(2311)
(2226)
(2161)
(1530)
(1082)
(969)
(896)
(882)
(792)
(774)
(771)
(765)
(762)
(758)
(730)
(695)
(684)
(642)
(639)
(624)
(599)
(584)
(540)
(525)
(502)
(500)
(499)
(495)
(473)
学科
(2123)
经济(2117)
(1552)
管理(1532)
(1303)
企业(1303)
(1130)
(856)
方法(842)
数学(677)
数学方法(662)
业经(592)
中国(567)
农业(556)
(479)
理论(454)
技术(442)
(441)
(414)
地方(411)
(395)
教育(384)
(365)
(353)
水产(350)
土地(341)
(333)
动物(314)
工作(314)
环境(304)
机构
大学(11421)
学院(11089)
研究(4711)
科学(3608)
(3582)
管理(3292)
(3267)
经济(3189)
中国(3113)
理学(2892)
农业(2875)
理学院(2843)
(2817)
管理学(2756)
管理学院(2737)
业大(2732)
研究所(2649)
(2533)
中心(1990)
农业大学(1973)
(1820)
(1705)
技术(1693)
(1689)
(1685)
北京(1561)
科学院(1542)
实验(1524)
(1523)
师范(1477)
基金
项目(8253)
科学(6170)
基金(5955)
(5836)
国家(5793)
研究(4849)
科学基金(4618)
自然(3350)
自然科(3299)
自然科学(3299)
自然科学基金(3241)
(3098)
基金项目(2934)
社会(2836)
(2807)
社会科(2679)
社会科学(2679)
资助(2589)
教育(2200)
重点(1926)
计划(1912)
科技(1840)
编号(1729)
(1683)
(1666)
(1652)
成果(1633)
科研(1608)
(1578)
(1571)
期刊
学报(3981)
(3729)
经济(3729)
(3583)
科学(2994)
大学(2981)
学学(2832)
研究(2797)
中国(2682)
农业(2453)
业大(1548)
教育(1431)
管理(1287)
农业大学(1257)
(1181)
(1180)
(1107)
林业(887)
技术(760)
科技(745)
中国农业(744)
自然(729)
财经(673)
社会(645)
自然科(629)
自然科学(629)
(620)
(599)
农林(533)
(533)
共检索到16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张华珍  刘俭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庆惠  李忠新  闫圣坤  阿布里孜  
【目的】为提高杏子干燥品质及市场竞争力,【方法】本文将热风技术应用于杏子的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风速对杏子干燥收缩特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杏子干燥收缩率随干燥温度或风速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干燥温度为50℃,风速为6 m/s时,杏子的干燥收缩率达到最大值45.25%;考虑收缩计算的杏子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干基含水率的减少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不考虑收缩相比其值小一个数量级;杏子收缩活化能为20.67 k J/mol;温度对干燥后杏子的色泽变化有重要影响,随着干燥温度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伊琳  丁俊雄  吴小华  王鹏  孙东亮  张振涛  李栋  
为探讨热风干燥技术对香菇的干燥效果,并建立最优的水分比预测模型,在干燥介质温度为45、50、55、60℃,相对湿度为25%、30%、35%、40%,风速为2、3、4、5m/s,单位载重量为2、4、6、8kg/m2的工况下,对香菇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机理和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利用试验得到的水分比数据,进行传统干燥动力学模型Lewis、Page、Modified Page、Henderson、Wang和人工神经网络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并用未参与拟合的数据对得到的模型分别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当相对湿度由40%降低到25%时,干燥时间随之由12.5h缩短到9.5h,干燥速率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减小;2)运用试验数据对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发现Modifited Page模型为最佳香菇干燥动力学模型;3)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预测值和Modifited Page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57%,较Modifited Page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16.57%更优。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较传统拟合方法建模效率高,可以精确地描述干燥过程,为干燥过程提供较优的解决方案、操作条件和过程控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战霞   代文婷   吴洪斌   杨慧  
为探究不同去糖预处理方法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的影响,利用超声(US)、超声辅助酶法(US+EM)、超声辅助碱法(US+AM)、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红枣脆片,分析干燥后红枣脆片的色泽、质构、滋味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经过不同超声辅助去糖预处理方法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对比不同去糖预处理组,超声(US)和超声辅助酶法(US+EM)处理下红枣鲜样固形物减少率分别为2.53%和3.36%,显著低于超声辅助碱法(US+AM)和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处理;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处理下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多糖含量最低(12.35mg/g),去除多糖效果最佳,其次是超声辅助酶法(US+EM)处理下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13.11 mg/g);超声辅助酶法(US+EM)去糖处理压差闪蒸干燥黄酮保留量高(7.95 mg/g),VC含量损失量最小(4.46 mg/g)。电子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酶法处理对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口感最佳。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法处理在减少糖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红枣脆片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运生  戴良英  荒井啓  
对日本柑橘黄龙病病原体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柑橘黄龙病病菌日本株系绝大多数是球形和短椭圆形,极少观察到棒状形态,直径为100~500 nm,外被一层胶状物质包围,厚约10~50 nm,这与其他地区发现的柑橘黄龙病病原体形态不同.PCR检测表明,以硅藻土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利用Ready-To-GoTM PCR bead法可以得到理想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心智  张义刚  张龑  侯世奎  何洪委  张云贵  
经"Decco Fruitshine 402F"、"Water Wax"、"Zivdar Wax"、"FMC 890"、"FMC8201"、"FMC810"、塑料袋单果包装及清洗为对照处理的默科特果实,于常温贮藏35 d。研究结果表明,采后打蜡可以明显减少果实失重,改善果实外观,但影响果实风味。果实的异味与果实内部成分变化特别是乙醇含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远玉  赖晓桦  陈颖  郭萌生  赖华荣  严翔  
以2003年、2004年连续2 a在无灌溉条件下的柑橘果实膨大观测资料和当地适时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为基础,用降水量、气温、湿润指数和土壤含水率等生态气象因子与柑橘不同品种果实生长期的果径增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柑橘果实生长与降水量、平均气温均为二次曲线关系,与湿润指数则是线性关系;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是指数关系,并且在50 cm内的土层中,以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对果实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国顺  石雪晖  刘昆玉  卢向阳  熊兴耀  倪建军  徐萍  
类胡萝卜素是柑橘果实呈色的主要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着柑橘果实的色泽,也影响到柑橘果实的营养价值.目前关于柑橘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根据最新报道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柑橘果实色泽测定的原理,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合成途径及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莫小荣  陈传武  胡承孝  
浮皮是宽皮类柑橘常见生理性病害。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指出柑橘浮皮果实具有果面粗糙,果皮发泡、粗厚、易腐烂,海绵层松散、塌陷、无序,果皮与果肉分离、空隙大的症状,果肉糖、酸含量低,囊瓣膜厚硬,汁胞失水硬化的品质特征,并从果实大小、成熟期、矿质营养、气候因素等方面阐述果实浮皮发生的条件,从细胞水平、生理水平及分子水平等方面揭示果实浮皮发生的机制。根据柑橘果实浮皮的“不同步发育”机制,提出亟需从源-库供应、竞争抑制和整体协调3个层面开展深入研究,力求通过“整体协调”与“靶向调节”破解柑橘果实浮皮难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蛟琳   卢杨   张哲惠   叶俊丽   邓秀新  
为评价柑橘的抗氧化能力,利用GC-MS、UPLC和LC-MS/MS分别检测了6个柑橘品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三类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柑橘果实以积累丝氨酸、脯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苏氨酸在柑橘青果时期的积累尤为丰富,且青果时期本地早橘汁胞中9种氨基酸的总含量最高;对维生素E而言,α-生育酚是柑橘中的主要异构形式,在成熟期柑橘的有色层中积累丰富;同时,柑橘不积累δ-生育酚且γ-生育酚只在柑橘有色层中积累;共鉴定到的8大类176种脂质,在柑橘果实中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且卵磷脂为柑橘的主要脂质形式。通过柑橘果实中三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部分氨基酸与脂质存在高度正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安才  杨晓红  邓英毅  李纯凡  向可术  李道高  
测定了柠檬 (高酸 ,CitruslimonL .Burm)、锦橙 (中酸C .sinesisL .Osbeck)、冰糖橙 (低酸 ,C .sinesisL .Os beck)和奉节脐橙 (C .sinesisL .Osbeck)及其低酸芽变株系、晚熟芽变株系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柠檬酸的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除柠檬外 ,汁胞柠檬酸含量均在花后 10 0~ 130d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各类型柑橘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差异没有明显联系 ;细胞溶液中的乌头酸酶后期升高对柑橘果实中酸的降解有明显影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NAD 异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翔宇  李娟  黄敏  梁春辉  陈杰忠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糖积累、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激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揭示不同砧木影响砂糖橘果实糖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为生产上柑橘砧木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砂糖橘为接穗,枳壳和红黎檬为砧木,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蔗糖代谢相关酶及蔗糖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果实中脱落酸(ABA)水平和ABA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砂糖橘果皮以积累还原糖为主,而果肉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成熟期,枳壳砧砂糖橘果皮和果肉中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皆显著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华林  徐强  陈春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金峰  
通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生产柑橘膨化产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原料预干燥后含水率、膨化温度、真空干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膨化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其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料预干燥后含水率、膨化温度和真空干燥时间对膨化柑橘含水率、脆度、膨化度和色泽有显著影响;柑橘膨化最佳生产工艺为,预干燥后原料含水率35%、膨化温度95℃、停滞时间5 min、压力差0.1 MPa、抽空温度80℃、真空干燥时间2.5 h;响应面分析法可以直观反映各因素与膨化产品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柑橘变温压差膨化工艺的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辛兵兵  刘冰浩  邓光宙  丁萍  莫元妹  牛英  周小兵  陈国平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