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
2023(690)
2022(568)
2021(644)
2020(571)
2019(1243)
2018(1272)
2017(1695)
2016(1395)
2015(1975)
2014(1970)
2013(1489)
2012(1322)
2011(1265)
2010(1353)
2009(1183)
2008(1095)
2007(1073)
2006(946)
2005(823)
作者
(2817)
(2414)
(2365)
(2351)
(1545)
(1149)
(1141)
(968)
(966)
(928)
(836)
(818)
(811)
(802)
(769)
(766)
(720)
(711)
(701)
(669)
(663)
(639)
(589)
(572)
(563)
(559)
(552)
(550)
(539)
(514)
学科
教育(4464)
教学(2379)
中国(2169)
思想(2073)
政治(2073)
德育(2055)
思想政治(2055)
政治教育(2055)
治教(2055)
理论(1766)
学校(1533)
管理(1500)
研究(1283)
高等(1235)
学法(1214)
教学法(1214)
工作(1035)
高等教育(1012)
学理(736)
学理论(736)
图书(601)
(593)
经济(591)
(567)
书馆(517)
图书馆(517)
研究生(472)
(469)
(467)
组织(465)
机构
大学(18580)
学院(12602)
教育(5751)
研究(5179)
(4452)
师范(4435)
(4252)
师范大学(3559)
科学(3147)
北京(2965)
管理(2721)
(2585)
图书(2287)
业大(2281)
理学(2252)
(2245)
书馆(2244)
图书馆(2244)
理学院(2165)
中国(2144)
(2127)
研究所(2044)
(1956)
管理学(1936)
中心(1926)
管理学院(1913)
(1904)
教育学(1901)
(1879)
科技(1812)
基金
项目(7890)
研究(7756)
科学(5948)
教育(5744)
成果(4527)
大学(4413)
基金(3976)
(3892)
编号(3836)
社会(3756)
课题(3716)
(3547)
社会科(3423)
社会科学(3421)
(3360)
(2889)
国家(2828)
研究成果(2775)
规划(2536)
项目编号(2444)
高校(2412)
(2296)
科学基金(2294)
(2250)
学生(2155)
(2064)
年度(1995)
重点(1993)
(1987)
基金项目(1923)
期刊
教育(13432)
研究(8486)
中国(7402)
高等(3824)
大学(3797)
高等教育(3250)
学报(3138)
图书(2906)
(2307)
经济(2307)
书馆(2291)
图书馆(2291)
成人(1989)
成人教育(1989)
(1946)
职业(1911)
学学(1873)
教研(1649)
高教(1649)
科学(1600)
农业(1583)
管理(1177)
(1007)
清华(983)
清华大学(981)
(971)
技术(953)
科技(931)
比较(872)
(855)
共检索到2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涂又光先生学有渊源,本立而道生。他的大学之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之前是以哲学为中心的文化研究阶段,之后是文化视野中的教育研究阶段。前一阶段在冯友兰研究、楚国哲学研究等领域卓有成就,后一阶段对中国高等教育史进行了基于通识的专题透析,对教育基本问题作出了自成体系的哲学解释。涂又光先生的大学之道由三层构成,表层是以识见长的学术,中层是融会贯通的能力,深层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海鸥  
涂又光是中国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一生安贫乐道,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孕育出无限的精神文化资源。其为人,自甘寂寞,知行合一,立己树人;其为事,从容自信,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其为学,学以为己,追源溯本,打通古今,学贯中西,成一家之言;其从教,坚持"修辞立其诚",重在启发性灵,提升境界,给人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在其身上,为人、为事、为学与从教四位一体,构成其整全人格,成就了其卓越人生,使他成为我们时代真正的师者。后人也可以看到其隐藏着教育学中从未有过的新的溪流的源头,顺着这个新源头挖通河床,将使中国教育学发展、壮大和繁荣起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求学是否有成,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志。涂又光先生在学问上取得的成果,可追溯到其成于持志的求学经历。涂又光求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从父为师读私塾,接着为求新知进学校,最后连续四年考大学,志在进入一流大学。从他的求学经历看,志的形成与发展包含立、信、持、得四个因素。人之得志,或始于立志,或始于信志,终成于持志。涂又光在求学路上虽然历经艰难坎坷,但因为有志于学,且持志于学,而终有所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涂又光先生是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高足。在教育方面,涂又光先生就教育的定位问题,教育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人文—科学—科学.人文”教育三阶段的问题,民族文化教育的问题,民族文化经典的学习问题,首先要学习的问题,做人的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的问题等等,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与见解。面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势,应采取措施着重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约翰·亨利·纽曼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书与书的命运各个不同。绝大部分著作仅仅对其时代具有短暂的意义,但有些书却能穿越时空,产生恒久的回响。在教育领域,约翰·亨利·纽曼写于19世纪中叶的《大学的理念》便属于那种常读常新的经典。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人在接受教育之前是无知的,需要接受教育以获得知识而变成有知,还要接受教育以扬弃知识而复归于无知。获得知识之前的无知,是原始的无知,是自然的产物。扬弃知识之后的无知,是获得的无知,是精神的创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又光  刘献君  刘亚敏  王俊  于海琴  鞠平凡  朱新卓  李文兵  
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涂又光先生以他的教学实践作了圆满的回答 ,他的教学受到了学生一致好评。为推动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学研究院于 2 0 0 4年 3月 5日举办了涂又光先生教学思想研讨会。会上 ,教育科学研究院多名研究生满怀激情地表达了听课感受 ,涂又光先生作了题为《修辞立其诚》的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作了总结发言。现将研讨会部分内容刊载如下 ,以飨读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左兵  雷洪德  
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涂又光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岭南师范学院于2014年12月5-6日在湛江联合举办了"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来自武汉、北京、上海、兰州、重庆、南宁、广州、深圳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这是国内研究涂又光先生学术精神与教育思想的一次学术盛会。一、缅怀和领略大师风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已于去年9月26日病逝了,虽然已是高寿而善终,而本刊同仁依然深表悲痛。因为于老是本刊半个多世纪以来难得的一往情深的支持者和眷顾者。他是王亚南生前挚友。上世纪50年代来厦门,两人沐浴新时代春风,谈笑甚欢,王亚南校长请他品赏厦门黄则和花生汤等著名的风味小吃。2001年厦门大学举行已故校长王亚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已是耄耋之年的于老还坐轮椅来参加。会后王洛林还亲自推着轮椅陪送他到王亚南铜像前凭吊。因此之缘,于老多次莅临厦大讲学参会,在本刊发表大作。他对本刊关怀备至。这里就他其中的几篇文章作例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孙禺  李越  叶赋桂  
叶企孙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理学院和物理系的创办者之一。是集大学的领导者、科学家、教师于一身的优秀知识分子,叶企孙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清华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中国是过去的中国的发展,今日清华更秉承了昨日清华优秀的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洪武  王金林  李春生  
以涂饰与未涂饰的杨木和樟子松单板为试材,利用氙光衰减仪进行光辐射试验,分析其光变色规律及影响因子,并进行耐光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涂饰与未涂饰的单板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主要表现为明度指数L*降低,色度指数a*和b*上升,其中涂饰与未涂饰的樟子松单板的色度指数b*变化明显;涂饰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清漆单板的总色差值明显大于涂饰水性丙烯酸清漆单板,涂饰樟子松单板的总色差值大于涂饰的杨木单板;涂料种类和单板树种对涂饰单板的光变色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涂料种类影响较明显;涂饰与未涂饰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单板总色差值差异不明显,涂饰水性丙烯酸清漆单板的总色差值小于未涂饰的单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义圣  
胡代光先生有着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生经历,在求学、教学和治学一生中严谨求实,尽瘁教育,在经济学教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树立了很高的学术威望。胡代光致力于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坚持走马克思主义路线,影响了我国一代学者对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认识和把握。胡代光对《资本论》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评当代西方经济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一书以及《评斯拉法的"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的建立》等论文中,对改进与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胡代光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成果,从他的研究成果中既能体会到他对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由衷的期待,又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洪武  王金林  李春生  闫昊鹏  
以涂料直接涂饰的染色单板为试材,以氙光作为辐射光源,考察不同的涂饰染色单板在100 h光照过程中试材表面材色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试验因子对光变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涂饰染色单板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材色的明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而色度指数a*、b*变化各异。染料品种对色度指数的变化影响极显著,涂饰酸性蓝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显著大于涂饰酸性大红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涂料种类对色度指数b*影响显著,涂饰聚氨酯清漆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明显大于涂饰丙烯酸清漆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俊  周艳  
教育应该是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再从“有知”复归于“无知”的过程。现代教育往往忽视从“有知”到“无知”这一过程。从“有知”到“无知”的必要性在于教育自身的伦理本性和人性发展的诉求。从“有知”到“无知”的可能性在于人有“智的直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