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9)
- 2023(5439)
- 2022(4621)
- 2021(4164)
- 2020(3613)
- 2019(8087)
- 2018(8287)
- 2017(14899)
- 2016(8607)
- 2015(9831)
- 2014(9903)
- 2013(9542)
- 2012(9118)
- 2011(8235)
- 2010(8368)
- 2009(7551)
- 2008(7420)
- 2007(6814)
- 2006(6047)
- 2005(5546)
- 学科
- 济(28578)
- 经济(28529)
- 管理(20063)
- 业(16569)
- 企(13303)
- 企业(13303)
- 贸(12847)
- 贸易(12845)
- 易(12516)
- 学(10721)
- 方法(10628)
- 中国(8977)
- 数学(8769)
- 数学方法(8612)
- 出(8601)
- 农(8154)
- 制(7823)
- 口(7505)
- 出口(7490)
- 出口贸易(7490)
- 财(7306)
- 体(6712)
- 地方(6641)
- 业经(6295)
- 理论(6240)
- 融(5949)
- 金融(5942)
- 银(5639)
- 银行(5597)
- 行(5419)
- 机构
- 大学(122129)
- 学院(119930)
- 研究(50241)
- 济(43762)
- 经济(42636)
- 管理(37863)
- 中国(36259)
- 科学(34083)
- 理学(31646)
- 理学院(31155)
- 管理学(30344)
- 农(30132)
- 管理学院(30129)
- 所(28322)
- 京(27913)
- 研究所(26034)
- 农业(24503)
- 业大(22499)
- 中心(22068)
- 财(20772)
- 江(20364)
- 院(18825)
- 北京(17692)
- 省(17616)
- 技术(16886)
- 范(16347)
- 师范(15917)
- 州(15901)
- 财经(15680)
- 室(15501)
- 基金
- 项目(82303)
- 科学(61280)
- 基金(56416)
- 研究(55583)
- 家(53020)
- 国家(52623)
- 科学基金(41621)
- 省(32886)
- 社会(31760)
- 社会科(29841)
- 社会科学(29834)
- 划(28830)
- 自然(28692)
- 基金项目(28619)
- 自然科(28001)
- 自然科学(27984)
- 自然科学基金(27445)
- 教育(25719)
- 资助(24873)
- 编号(21926)
- 重点(19800)
- 成果(19196)
- 发(18234)
- 计划(17854)
- 部(17580)
- 课题(17146)
- 科技(16706)
- 创(16617)
- 科研(16335)
- 创新(15651)
共检索到19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东昱 王蕾 邱盛尧 刘金红
于2017年4月,分3次采集山东海阳和烟台近岸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样本,采用传统形态学直线测量的方法获取样本的11项形态学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CD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其15项比例性状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和CD检验显示,海阳群体比烟台群体体型更细长,烟台群体的头胸甲、尾部和第二颚足在整体体型中占比较大,而海阳群体的腹部占比较大。2个群体在头胸甲部、胸节、尾部和第二颚足的掌节4个部位上形态差异显著(P<0.01),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CD<1.28),为种内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雌性群体和雄性群体均分别构建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7.571%和83.156%。而海阳和烟台群体在横向体型因子方面差异明显。通过判别分析,建立口虾蛄群体的判别函数式,综合判别准确率为74.0%。研究表明,口虾蛄具有雌雄二态性,烟台和海阳群体成体形态差异明显,雄性个体差异更为显著。
关键词:
口虾蛄 形态比较 多元统计分析 群体判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新明 程顺峰
为研究不同性别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生物学性状的相互关系,测量了全长(TL)、体长(BL)、头胸甲长(CL)、尾扇长(FL)、腹部长(AL)、腹部宽(AW)、大螯长(LL)和体重(Y)共8个生物学指标,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拟合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曲线模型。结果显示,口虾蛄体重的变异系数大于形态性状,雌、雄群体尾扇长、腹部宽、大螯长和体重等数量性状的差异极显著(P<0.01),雌、雄和混合群体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蒋霞敏 王春琳
对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kempi)幼体各时期在解剖镜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黑斑口虾蛄幼体发育经过11个假蚤状幼体期。在水温24~29℃、盐度22~32的条件下,从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发育至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历时24~27d;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发育至第Ⅰ期稚虾蛄历时4~7d。本文详细地描述了从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至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以及第Ⅰ期稚虾蛄的形态特征,并与口虾蛄(O.oratoria)的发育形态进行比较,以为黑斑口虾蛄的开发利用提供生物学基础资料。
关键词:
黑斑口虾蛄 幼体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宁加佳 杜飞雁 王雪辉 谷阳光 王亮根 李亚芳
为了探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5年5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域采集的口虾蛄及其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口虾蛄的δ~(13)C值为–18.1‰~–16.3‰,δ~(15)N值为10.9‰~13.5‰,平均值分别为–17.1‰±0.5‰和12.7‰±0.7‰。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口虾蛄的食物来源较多。口虾蛄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桡足类组成。其中,贝类为口虾蛄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38.6%;其次为蟹类和桡足类,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
关键词:
口虾蛄 食性 营养级 碳氮稳定同位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梅文骧 王春琳 徐善良 张义浩 杨红波 许海明
前言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DeHaan)系口足类甲壳动物,又名东方虾蛄、虾蛄,俗称琵琶虾。广布于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浙江沿海资源量颇大,为虾蛄类的优势种。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衰退,早先不太被重视的口虾蛄也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日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强 陈瑞盛 黄经献 张传涛 王俊 金显仕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进行的9个航次(月份)的底拖网采样,研究了莱州湾水域口虾蛄的生物学特征、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口虾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口虾蛄资源密度(生物量和个体数)月间变化为8月>7月>9月>10月>5月>11月>6月>4月>3月。口虾蛄体长范围为41~171 mm,平均体长5月最低(102 mm),7月最高(118 mm);体重范围为0.30~68.00 g,平均体重5月最低(13.64g),11月最高(17.67g)。雌、雄个体肥满度均以10月最高,分别为1.49和1.56,肥满度的月间变化趋势为5-7月下降,8-10月上...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杜立凯
口虾蛄 Oratosquilla oratoria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甲壳类动物,在分类学上称为口足类,其在黄渤海沿海,有着广泛的分布。据山东省水产研究所1982年至1983年资源调查估算,仅山东省所属渤海段,其资源量可达250)~5000吨。再加上河北省、天津市和辽宁省沿海及山东省所属黄海段水域,口虾蛄的资源量则更为可观。从历史上看,由于口虾蛄经济价值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春琳 郑春静 蒋霞敏 赵青松 王象设
通过黑斑口虾蛄人工育苗试验,初步研究其生态习性、繁殖生物学及其幼体发育的特性。认为水温。环境稳定性及光周期是影响其抱卵孵化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水温、光照、底质或人工洞穴、饵料是影响幼体变态率及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因子。黑斑口虾蛄的伪蚤状幼体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印黄营养阶段、浮游阶段及底栖阶段。仔虾蛄比底栖阶段的伪蚤状幼体对低盐度的适应能力强,前者海水相对体积质量耐受低限为 1.005,后者为 1.010(28~30℃)。
关键词:
黑斑口虾蛄 人工育苗 繁殖生物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春琳 尹飞 王武
用扁藻、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3种方式处理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黑斑口虾蛄幼体,对各组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力和抗逆性差别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鱼油+酵母"强化的幼体对氨氮、福尔马林、饥饿和盐度的耐受性均强于对照组。经过扁藻和"鱼油+酵母"强化的第Ⅲ相幼体脂肪酶活力是对照组的3倍,经过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的仔虾蛄幼体脂肪酶活力较高。在第Ⅲ相幼体中淀粉酶活力为扁藻>酵母>对照>"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中酶活力为扁藻>对照>酵母>"鱼油+酵母"强化。在酵母强化第Ⅲ相幼体和对照组仔虾蛄中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第Ⅲ相幼体对照组的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均为最高,而"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幼体的胃蛋白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雅友 李正良 杨章武 郑养福 蔡英明 何海东
通过对眼斑猛虾蛄(Harpiosquillaannandalei)幼体各发育期的连续取样,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系统地观察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并描图。眼斑猛虾蛄假蚤状幼体经11次蜕皮,在水温24~27℃,盐度25.4~29.0的条件下,历时49d,发育变态成仔虾蛄;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体长1.75~1.83mm,头部有一长额角,头胸甲形状似龟壳,有1对腹侧齿,四角有刺,后部中间有一较长棘刺;第Ⅵ期头胸甲形状渐变成梯形,腹侧齿5对,第一触角中鞭萌芽,第二触角内肢发育呈短芽状,第Ⅷ期头胸甲左右两侧边缘开始渐向下弯卷;第Ⅺ期(Z11)体长15.10~17.20mm,第二触角内肢发育成鞭状且分...
关键词:
眼斑猛虾姑 假蚤状幼体 形态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秋凤 王锡昌 刘光明 罗志湖 曹敏杰
原肌球蛋白(TM)是甲壳类动物的主要过敏原,其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本研究以口虾蛄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TM是否是其主要过敏原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研究。利用过敏患者血清通过免疫印迹法确定口虾蛄的主要过敏原分子量约为36ku。通过制备丙酮粉、等电点沉淀、硫酸铵盐析及加热等方法纯化了该主要过敏原。采用抗中华绒螯蟹TM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学性质分析表明该蛋白为TM。抑制性免疫印迹和抑制性ELISA实验表明口虾蛄TM与凡纳滨对虾和锯缘青蟹等甲壳类动物的TM具有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但与贝类动物杂色蛤的免疫交叉性较低。通过ELISA方法对甲壳类动物的TM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口虾蛄肌肉中TM的含量约只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春琳 朱冬发 蒋霞敏 李太武
黑斑口虾蛄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交接器及副性腺组成。精巢呈管状,末段较直,向前逐渐弯曲,在第七、八胸节处盘曲成耳状。输精管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但无肌细胞;输精管为精巢顶端延伸,两者管径大小很接近。交接器位于第八胸节基部,为棒状结构,连接端较软,呈膜状,可自由弯曲;游离端较硬,外有甲壳质。1对雄性副性腺位于第4~7胸节间,呈细丝状,左右末端各与同侧的输精管共同平行注入交接器中。末段精巢腔内充满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从末段精巢向后、中、前段精巢、输精管及交接器,精细胞逐渐趋向成熟。成熟精细胞呈卵圆形,外围厚膜,大小约8.5μm×7.0μm,无鞭毛,未发现有顶体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青松 王春琳 蒋霞敏 王象设 郑春静
虾蛄又名虾钩弹、虾拔弹、虾壳子,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是我国沿海常见的海产经济动物。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被人们所喜食。我国沿海虾蛄多达几十个品种,但由于近年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海洋自然虾蛄的产量明显下降,加上近几年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海龙 薛薇 谷德贤 杨蕊 于小涵
为获取口虾蛄初次性成熟体长信息,本研究以2018年4—8月渤海湾逐月拖网资源科学调查捕获的口虾蛄为对象,分别建立口虾蛄体长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和两段式关系式,并基于两段式关系模型进行初次性成熟体长估算。结果显示,两段式关系模型较幂函数关系模型更适于表达口虾蛄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基于Huxley’s传统的幂函数关系模型,口虾蛄存在明显的两个体长体质量关系组,基于两段式体长体质量关系模型估算,得到口虾蛄总体、雌性和雄性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0.99 cm、11.01 cm和10.85 cm。研究表明,口虾蛄性成熟阶段,更多的能量被分配用于性成熟过程,更少的能量用于身体的生长,该现象在雌性口虾蛄群体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