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
- 2023(685)
- 2022(612)
- 2021(575)
- 2020(490)
- 2019(1041)
- 2018(1010)
- 2017(1652)
- 2016(1051)
- 2015(1144)
- 2014(1030)
- 2013(1023)
- 2012(918)
- 2011(890)
- 2010(816)
- 2009(737)
- 2008(681)
- 2007(589)
- 2006(501)
- 2005(365)
- 学科
- 学(1931)
- 济(1682)
- 经济(1678)
- 管理(1585)
- 业(1400)
- 水产(1081)
- 企(1017)
- 企业(1017)
- 动物(988)
- 方法(937)
- 数学(836)
- 数学方法(828)
- 动物学(753)
- 及其(716)
- 壤(678)
- 土壤(676)
- 环境(670)
- 农(570)
- 防(524)
- 防治(513)
- 治(511)
- 物(507)
- 生物(493)
- 财(489)
- 草(456)
- 划(438)
- 害(433)
- 中国(416)
- 农业(408)
- 虫(408)
- 机构
- 大学(15114)
- 学院(15004)
- 农(8999)
- 农业(7573)
- 研究(7462)
- 科学(7140)
- 业大(5946)
- 农业大学(5002)
- 所(4935)
- 研究所(4812)
- 室(4628)
- 实验(4603)
- 实验室(4422)
- 中国(4346)
- 业(4345)
- 重点(4217)
- 省(3804)
- 京(3267)
- 济(3194)
- 经济(3131)
- 中心(3060)
- 科学院(2971)
- 技术(2947)
- 管理(2947)
- 部(2749)
- 理学(2704)
- 理学院(2635)
- 院(2537)
- 管理学(2497)
- 管理学院(2489)
共检索到1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强俊 杨弘 王辉 徐跑 柒壮林 何杰
以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饲养100d后,进行海豚链球菌(2.95×108CFU/mL)感染试验,分析攻毒前后各品系罗非鱼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另从各桶中取20尾鱼进行同样的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各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96h后,吉富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对病原较为敏感,累积死亡率分别达到36.67%和38.33%;埃及尼罗罗非鱼对病原敏感性较差,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肝脏HSP70 mRNA的表达量在攻毒后明显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朝伟 胡续雯 雷骆 刘晓庆 任胜杰 杨旻珉 曹高祥 陈国梁 邓星星 李岩 李路宽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化指标及肝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2.8±10.1) g的银鲫,分别在热应激前(25℃,对照组)、热应激后(32℃,0 h、2 h、6 h、10 h)和恢复适温后6 h (25℃,恢复组)的条件下,测定机体血浆乳酸(LD)、血浆葡萄糖(Glu)、肝糖原(Gly)、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肝脏HSP70 m RNA表达量变化。研究表明,实验组乳酸含量从热应激开始至恢复期,差异始终不显著(P>0.05);实验组血浆葡萄糖水平在热应激后0 h、2 h、6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己糖激酶活力在热应激后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酮酸激酶活力在热应激后6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银鲫的高温应激作用机制及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为银鲫养殖和育种等生产实践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关键词:
银鲫 热应激 生化指标 HSP7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佳杰 付强 敖秋桅 陈明 谭芸 李莉萍 蒋和生 甘西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肝脏组织多肽表达变化,采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TOF)扫描了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24 h后与未感染的罗非鱼肝脏组织的多肽质谱峰值差异,并对表达差异的多肽峰值进行蛋白质质谱鉴定和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对照组检测到信噪比(s/n)大于50的质谱峰为44个,试验组为52个,发现6个质谱峰(M/z 1 082,1 161,1 196,1 459,1 740,1 877)在感染24 h后与未感染鱼之间的表达差异明显,其中质荷比(M/z)1 196在试验组表达下降,而质荷比(M/z)1 161和1 459则是上升。共鉴定得到19种多肽,其中14个表达上...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多肽 差异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佳杰 沈夏霜 付强 陈明 周宇 谭芸 甘西
为研究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前后肝脏组织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其在无乳链球菌感染胁迫下24 h、48~144 h、12 d与对照组(未感染)肝脏组织蛋白质组的变化,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在无乳链球菌胁迫下,3个实验组的蛋白质图谱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共有30个蛋白质点发生显著改变,其中13个表达上调,15个下调,2个蛋白质点在感染12 d后消失。通过MALDI-TOF/TOF 4800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这些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类,发现它们涉及到能量代谢、细胞防御与应激、消化免疫、抗氧化与排毒等许多方面。推测这些蛋白质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艳 缪凌鸿 盘文静 戈贤平 任鸣春 刘波 梁化亮 赵振新
为了探讨亚硝酸盐氮胁迫对鳙[初均重:(180.05±0.092)g]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选用170尾鳙,暴露于48.634 mg/L亚硝酸盐氮96 h后,进行96 h恢复实验。并在胁迫0、6、12、24、48、72和96 h以及恢复12、24、48、72和96 h时采集样品。结果显示,胁迫6 h后,血清皮质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胁迫12 h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胁迫24 h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开始显著降低;胁迫48 h后,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开始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德举 强俊 陶易凡 包景文 朱昊俊 胡乐佳 徐跑
为了探究不同溶氧水平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肝脏脂肪酸组成及海豚链球菌感染后的存活率的影响,选取270尾平均体重为(20.00±0.10)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3组:低氧组(2.0±0.3)mg/L、对照组(4.5±0.4)mg/L、高氧组(7.0±0.4)mg/L,养殖8周。结果显示:(1)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实验鱼成活率、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显著提高且均在高氧组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渐减小。(2)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鱼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谷丙转氨酶含量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白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谷草转氨酶含量均先下降后上升,且最高值均出现在低氧组;血液中总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4)罗非鱼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后,24 h内三组均未出现死亡;感染96 h后,低氧组罗非鱼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高氧组。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影响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组成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造成吉富罗非鱼生长缓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生友 陈兴勇 姜润深 耿照玉
研究优质黄羽肉鸡热应激期间肝脏和下丘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mRNA的动态表达规律,为揭示该类型优质鸡种热应激反应机理提供参考。64日龄Anak 40(♂)×岭南黄(♀)杂交后代母鸡置于(38±1)℃恒温室内进行持续热应激处理,采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热应激起始(0 h)、热应激后12、24、36、48和60 h肝脏和下丘脑组织中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肝脏和下丘脑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至热应激36 h时表达水平达高峰值,约为应激起始表达水平的7倍,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德芳 芦路 蒲云丹 瞿炼石 刘博 黄小丽 欧阳萍 李志琼 耿毅
为探究齐口裂腹鱼热休克蛋白60(Schizothorax prenanti Heat shock protein 60, SpHsp60)cDNA基因序列的分子特征和在细菌感染中的响应情况,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2 277 bp的SpHsp60 cDNA序列,预测编码575个氨基酸,其与脊椎动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齐口裂腹鱼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pHsp60在肝胰脏表达量最高,血液次之,而在皮肤、肌肉和肠道中表达量低;无乳链球菌感染过程中,血液、肝胰脏、中肾和脾脏的SpHsp60 mRNA表达量在感染后6 h发生显著性变化,提示组织中SpHsp60能快速响应感染;且肝胰脏和中肾在感染后6 h~72 h表达量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脾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SpHsp60可能通过快速响应参与齐口裂腹鱼对抗细菌感染的过程,研究为肝胰脏和中肾组织中Hsp60 mRNA表达量作为齐口裂腹鱼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危险信号分子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乃松 周洁 靳利娜 周恒永 马建忠 仇小洁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禁食对体质量为(100±1)g的1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生长和肝脏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在为期6周的实验期间,对照组每天表观饱食投喂2次;禁食组禁食3周后恢复投喂3周。实验期间对照组鱼体质量和体长逐渐增加。6周后,对照组鱼体增重率为10.99%,体长增加率为3.07%。禁食组禁食3周期间,鱼体质量下降了5.08%、体长减少了1.79%。同时肝组织IGF-Ⅰ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禁食结束时仅为对照组的29.93%。恢复投喂2周后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祝璟琳 李大宇 邹芝英 肖炜 韩珏 杨弘
为探究高水温对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暴发的影响,以体质量为(62.0±3.33)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置生长最适宜组(29°C)和高温应激组(33°C)2个处理水平,暂养7 d后分别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统计累计死亡率,并于攻毒后0、12、24、48、96和120 h采集血液和组织样本,开展高温应激下无乳链球菌感染对尼罗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水温33°C高温应激组尼罗罗非鱼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29°C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感染96 h之后33°C组的值显著高于29°C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感染48 h之后33°C组的值显著高于29°C组;钾(K+)和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旭 王宝维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目的】探讨胆碱对青农灰鹅体内脂质转运、代谢的作用及脂肪酸合成酶FAS(fatty acid synthase)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鹅日粮中胆碱的最适添加量。【方法】将180只1日龄青农灰鹅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各组的胆碱添加量分别为0、600、1 200、1 800、2 400和3 000 mg.kg-1,试验期15周。屠宰后测定肝脏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肝脏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量。【结果】①4周龄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李文 陈慧君 王超 张绍波 王盛琪 张博 敖英男 齐智利
为确定酵母铬和二氢吡啶是否能缓解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将24头体质量和胎次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饲养于环境温湿指数(THI)高于68的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饲喂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的二氢吡啶,试验周期为40d,观测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奶牛与对照组奶牛在呼吸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奶牛血清中血糖和胆固醇含量在产前第7天与产后第3天均无显著差异。二氢吡啶组奶牛产前第7天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比较,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产前、产后血清中Na+、K+、Cl-的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在产前、产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也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4)酵母铬组、二氢吡啶组与对照组奶牛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二氢吡啶对血液生化指标和HSP70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说明日粮中添加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二氢吡啶对缓解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热应激无明显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韩兆玉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甜菜碱对夏季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HSP7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期、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取3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C)不添加甜菜碱,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0、15和20 g·d-1甜菜碱。结果表明:试验期牛舍平均温湿指数(THI)为78.68;试验Ⅱ和Ⅲ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试验Ⅱ组奶牛外周血HSP7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明建华 谢骏 徐跑 刘文斌 戈贤平 刘波 何义进 周群兰 习丙文 潘良坤
选取1200尾健康的团头鲂,体重为(133.44±2.11)g,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含50.3mg/kg维生素C,以L-抗坏血酸-2-多聚磷酸酯为Vc源),另外3组为试验组,投喂饲料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0mg/kg大黄素、700mg/kgVc、60mg/kg大黄素+700mg/kgVc。连续投喂60d后,检测团头鲂生长、肌肉成分、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以及两种热休克蛋白70s(HSP70s)mRNA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团头鲂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成活率,以综合评价大黄素、高剂量Vc及其配伍对团头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Vc组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和特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利娅 董玲玲 王丽平
为探索球虫感染对蛋鸡肝脏和肠道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2)和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bcrp)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对球虫感染蛋鸡以及健康蛋鸡的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mdr1和mrp2及bcrp mRNA进行相对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鸡比较,球虫感染导致mdr1 mR-NA表达水平在十二指肠中有显著上调(P=0.043),而在其他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mrp2 mR-NA表达水平在健康和球虫感染蛋鸡的肝脏及肠道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bcrp mRNA表达在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