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0)
2023(6601)
2022(5386)
2021(4819)
2020(3995)
2019(8674)
2018(8284)
2017(15129)
2016(8562)
2015(9187)
2014(8621)
2013(8628)
2012(7783)
2011(6989)
2010(6742)
2009(6054)
2008(5919)
2007(4922)
2006(4334)
2005(3510)
作者
(28396)
(23994)
(23753)
(22202)
(15145)
(11678)
(10629)
(9430)
(8867)
(8124)
(7993)
(7870)
(7849)
(7621)
(7539)
(7439)
(7238)
(7088)
(6884)
(6862)
(6284)
(5675)
(5556)
(5402)
(5272)
(5202)
(5136)
(5078)
(5045)
(4780)
学科
(30517)
经济(30481)
管理(25472)
(22398)
(17241)
企业(17241)
方法(14431)
数学(12878)
数学方法(12782)
(9710)
(9103)
(8125)
中国(7889)
(7056)
贸易(7053)
环境(6964)
业经(6917)
(6900)
农业(6565)
资源(6392)
地方(5862)
(5356)
技术(5311)
(5216)
财务(5210)
财务管理(5203)
人事(5085)
人事管理(5085)
企业财务(4981)
(4969)
机构
大学(123001)
学院(121718)
(46413)
管理(45743)
经济(45641)
研究(44684)
理学(40950)
理学院(40404)
管理学(39610)
管理学院(39418)
科学(33392)
(32343)
中国(32084)
农业(26382)
业大(25559)
(25244)
(24665)
研究所(23363)
中心(20256)
(18765)
农业大学(17470)
(17272)
(16082)
(15981)
财经(15913)
(15266)
实验(15196)
(15036)
北京(15010)
师范(14888)
基金
项目(94826)
科学(73974)
基金(70905)
(66910)
国家(66411)
研究(58435)
科学基金(55354)
自然(39841)
自然科(38827)
自然科学(38811)
基金项目(38605)
社会(38224)
自然科学基金(38164)
(36856)
社会科(36397)
社会科学(36385)
(32548)
资助(27397)
教育(25489)
重点(22138)
计划(21591)
编号(20786)
(20459)
(20053)
(19891)
科研(19667)
科技(19204)
创新(18740)
(18163)
国家社会(16862)
期刊
(42947)
经济(42947)
学报(31554)
(26889)
研究(26409)
科学(25650)
中国(22184)
大学(20915)
学学(20164)
农业(18185)
管理(13989)
(13685)
(10365)
资源(9496)
业大(8808)
业经(7704)
经济研究(7701)
(7578)
农业大学(7552)
财经(7263)
(7141)
金融(7141)
科技(7061)
技术(6783)
(6198)
问题(6084)
自然(5947)
中国农业(5861)
图书(5831)
教育(5793)
共检索到163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陈新军  李纲  
根据浙江近海鲐鱼生产统计数据和东海北部即日本五岛西部、济州岛西南部等海域鲐鱼资源量数据,以及海表水温、Nio 3.4指数,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海洋环境对东海鲐鱼资源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东海海表水温与浙江近海鲐鱼CPUE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东海北部鲐鱼资源量呈负相关关系(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刘必林  
研究大范围环境变化对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对指导渔业科学生产、掌握资源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5—2009年我国鱿钓船鱿钓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0~200 m垂直水温(15 m水层温度T15,50 m水层温度T50,100 m水层温度T100,200 m水层温度T200)等资料,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和2009年10—12月受厄尔尼诺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79°W~84°W、10°W~17°S海域,最适SST为19~22℃;2007年10—12月受拉尼娜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81°W~85°W、10°W~14°S海域,最适SST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宜锴  方星楠  余为  李曰嵩  
鲐鱼(Scomberjaponicus)是中上层经济鱼类,也是我国东海重要的捕捞对象,其资源受到不同尺度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本文根据2005—2016年7—9月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我国东海鲐鱼捕捞数据,结合关键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计算各年鲐鱼渔场经纬度重心,量化鲐鱼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进一步分析了捕捞努力量在经度、纬度以及SST上的分布规律,并基于聚类法筛选出代表年份,评估异常气候事件对鲐鱼渔场内SST及渔场重心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鲐鱼渔场重心具有明显的年际和月间变化,7—9月渔场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且主要分布在SST为25~28°C范围内。聚类分析将各月份渔场重心分为4类,其中2007和2015年渔场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此外,鲐鱼渔场内SST与尼诺指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代表年份2007和2015年分别对应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渔场内SST上升,渔场重心逐渐北移;而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渔场内SST下降,渔场重心主要分布在南部海域。研究表明,中国东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受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调控的海表面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兴伟  刘尊雷  姜亚洲  林楠  张辉  程家骅  
根据2004年12月和2008年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多元分析[非度量多变量排序(nMDS)、SIMPER],对比分析正常年份(2004年)和拉尼娜(La Ni?a)年份(2008年)不同生态属性鱼类的变化特征,探究鱼类群落结构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2008年冬季与2004年冬季相比,调查水域的种类组成由45种增加至61种,其中,暖水性种类比例减少,暖温性种类比例增加。主要优势种年间变化不大,仍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两者资源密度之和分别占总资源密度的59.95%和55.16%。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温健  钱梦婷  余为  陈新军  刘必林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短生命周期头足类,其栖息地易受气候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利用1950-2015年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数据,计算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分析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弱厄尔尼诺和中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减小,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减小。弱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中强度拉尼娜和强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冷,海面高度偏低。相较之下,强拉尼娜事件期间较为适宜的栖息地面积明显多于中强度拉尼娜和弱拉尼娜事件。此外,随着厄尔尼诺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南偏移;随着拉尼娜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北偏移。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环境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栖息地范围及空间分布不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茉  方星楠  余为  刘连为  
基于2006—2015年9—11月西北太平洋(36°N~48°N和150°E~170°E)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生产捕捞数据并结合关键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构建各月单因子不同权重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 HSI),按照模型性能筛选出每月最优模型并加以验证。此外,利用最优模型预测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程度,并比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下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差异性,评估柔鱼生境质量与资源丰度、渔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9—11月各月最优HSI模型的单因子适宜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 SI)SI_(SST)和SI_(SSHA)权重比例分别为9月0.9∶0.1、10月0.7∶0.3、11月0.8∶0.2,显然每月SST贡献率都是最高的,表明水温对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最为关键。对比分析厄尔尼诺年份(2009和2015年)与拉尼娜年份(2007和2010年)柔鱼的生境质量、资源丰度和渔场纬度重心可知,相较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柔鱼的生存,促使其适宜生境范围扩大,产量提升。柔鱼偏好的水温向北移动驱使渔场位置同样北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茉  方星楠  余为  刘连为  
本文基于2006—2015年9—11月西北太平洋(36~(o)N~48~(o)N和150~(o)E~170~(o)E)海域柔鱼(Ommastrephesbartarmii)生产捕捞数据并结合关键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anomaly,SSHA),构建各月单因子不同权重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HSI),按照模型性能筛选出每月最优模型并加以验证。此外,利用最优模型预测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程度,并比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下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差异性,评估柔鱼生境质量与资源丰度、渔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9—11月各月最优HSI模型的单因子适宜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SI_(SST)和SI_(SSHA)权重比例分别是:9月为[0.9:0.1],10月为[0.7:0.3],11月为[0.8:0.2],显然每月SST都是贡献率最高,表明水温对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最为关键。对比分析厄尔尼诺年份(2009和2015年)与拉尼娜年份(2007和2011年)柔鱼的生境质量、资源丰度和渔场纬度重心可知,相较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柔鱼的生存,促使其适宜生境范围扩大,产量提升,柔鱼偏好的水温向北移动驱使渔场位置同样北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洋洋  陈新军  
鲣鱼是中西太平洋重要经济种类,其资源丰度与渔场易受海洋环境的影响。根据1995—2010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的资源丰度(单位网次产量,CPUE),结合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以Nino 3.4指数来表示),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丰度的影响。研究认为,16年间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丰度年间和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月CPUE最大值出现在1995年2月,为30.37t/网,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10月,为5.35 t/网;Nino 3.4区指数对CPUE的影响滞后02个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卫忠  胡芬  严利平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了东海及长江口区域鲐鱼近10年来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东海及长江口区域的鲐鱼自1987年以来历年的现存资源量分别在13.2~23.5万吨和4.1~12.7万吨之间波动,近年的资源数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近年鲐鱼的实际捕捞产量已逐渐接近其现存资源量,说明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是很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红云  汪金涛  陈新军  周为峰  
根据2003~2011年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生产统计数据及海表水温(ssT)数据,以经纬度方向上偏移幅度和栖息地的铺展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基于作业网次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用外包络法建立各月的栖息地适应指数模型,分析各月适宜栖息的海表水温范围。以2003~2011年各月历史均温为基础,研究海表水温分别升高和降低0.5、1、2℃,适宜栖息地的经纬度偏移幅度与铺展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栖息地随着ssT的升高,有明显的向南移动趋势,5月、8月适宜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少,而6~7月份适宜栖息地面积则增加了;当ssT下降时,智利竹筴鱼适宜栖息地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越  王凯  吴松  章守宇  
为探讨运输过程中水温和摇晃因素对增殖放流种类幼体存活率的影响,以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水温和摇晃频率条件下,运输水体氨氮、黑鲷幼鱼肌肉乳酸和糖元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实验水温的升高,水体氨氮浓度上升,黑鲷幼鱼肌肉乳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肌肉糖元含量先下降后上升,黑鲷幼鱼存活率随下降,21~25℃是适宜的水温。随实验摇晃频率的增加,水体氨氮浓度上升,黑鲷幼鱼肌肉乳酸和糖元含量分别增加和降低,黑鲷幼鱼存活率而下降。建议规格为5cm左右的黑鲷幼鱼在运输前对黑鲷幼鱼进行拉网锻炼,以及进行水温和摇晃等胁迫因子耐受性训练,运输时水温不宜超过其室内培育条件下的水温,以21℃~25℃为宜,可以低于其室内培育条件下的水温,但温差不宜超过4℃,同时运输时的摇晃频率不宜超过105 r/min。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伟  耿龙武  姜海峰  佟广香  李晨宇  
分别进行水温和密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的生长影响实验,旨在探索大鳞鲃适宜的放养密度和生长温度。水温实验设计为6个梯度值15℃、18℃、21℃、24℃、27℃、30℃,幼鱼初始体重为9~12 g,投喂75 d后,结果得出:在水温1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末体重会逐渐增加,27℃时最大值为(44.47±9.54)g,水温达到30℃时,终末体重开始下降。24℃、27℃和30℃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但温度达到30℃时,体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9.82±11.36)%。密度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值20 ind/m3、15 ind/m3、10 ind/m3、5 ind/m3,幼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  章守宇  戴小杰  金承法  吴伟忠  隋洪波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采集东海30个站表层及底层1996-1998年夏季的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磷(P)、三态氮(N)、硅(Si)、pH值等九个指标的测样数据,对东海水团进行划分,其表层水团配置为大陆沿岸冲淡水(I),黄东海混合水团(Ⅱ),台湾暖流水(Ⅲ),黑潮表层水(Ⅳ)等水团。底层水团配置为黑潮次表层水团(V),黄海冷水团(Ⅵ),台湾暖流水(Ⅲ)等水团。并分析了1996-1998年夏季由大陆径流和外海水团势力强弱影响所致的东海水团变动特征及沿岸冲淡水转向问题,同时讨论了东海水团分布与鲐■渔场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晓玉  田晓瑞  
[目的]通过研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大兴安岭天气和火天气指数的影响,定量描述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在火天气指数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研究区及周边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24 h降水量计算1951—2016年大兴安岭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分析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中等和弱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和正常年等4种情景下的主要天气因子和火天气指数的差异。[结果]春季火险期,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日均最高气温较正常年偏低0. 21℃,降水量增加6. 78%,拉尼娜年日均最高气温增加0. 44℃,降水量增加2. 77 mm;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的秋季火险期日均最高气温低于正常年。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春季和秋季火险期的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腐殖质湿度码(DMC)、干旱码(DC)、累积指数(BUI)和火天气指数(FWI)平均值低于正常年份,FWI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中等和弱厄尔尼诺年春季火险期6个指数均低于正常年份,秋季火险期除FFMC外其他火天气指数均低于正常年份;拉尼娜年春季火险期的FFMC、初始蔓延速度(ISI)和FWI低于正常年份,秋季火险期除DC外其他指数均低于正常年份。[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在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春秋季火险期火天气指数较正常年份低,西部地区火天气指数高于东部地区。拉尼娜年春季火险期东部地区FWI低于正常年份,中西部偏高,秋季火险期西北部地区高于正常年份,东南部偏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舜斌  
竹鱼 Trachurus japonicus 属食浮游生物性的上层鱼类,分布水域较广。其主要分布区域是日本列岛的太平洋侧中南部沿海及从东海到日本海西南部海域,暖、寒流区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黑潮暖流和对马暖流区是竹(?)鱼的主要渔场。日本在这一水域的竹(?)鱼渔获量最高时达到40万吨(1965年)。一般要占日本竹(?)鱼总渔获量的70~80%。竹(?)鱼和日本鲐鱼是日本在东海生产的大中型围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文试图对东海(包括日本海西部)的竹(?)鱼资源状况作一概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