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9)
2023(8957)
2022(8099)
2021(7731)
2020(6459)
2019(15144)
2018(15178)
2017(29050)
2016(15936)
2015(17909)
2014(17852)
2013(17754)
2012(16164)
2011(14420)
2010(14147)
2009(12745)
2008(12170)
2007(10245)
2006(8811)
2005(7395)
作者
(46828)
(38585)
(38287)
(36344)
(24655)
(18529)
(17348)
(15366)
(14628)
(13577)
(13297)
(12842)
(12213)
(12140)
(11875)
(11714)
(11671)
(11537)
(10855)
(10817)
(9736)
(9348)
(9279)
(8676)
(8638)
(8629)
(8598)
(8485)
(7781)
(7681)
学科
(59665)
经济(59598)
管理(44270)
(41712)
(35208)
企业(35208)
方法(29668)
数学(25605)
数学方法(25322)
(15446)
(15243)
中国(14520)
(14025)
业经(13288)
地方(12424)
理论(10622)
(10515)
(10398)
贸易(10394)
农业(10345)
(10065)
环境(9826)
技术(9798)
(9360)
(9296)
财务(9239)
财务管理(9223)
教育(8771)
企业财务(8730)
(8619)
机构
大学(222191)
学院(219947)
管理(90920)
(81343)
理学(79854)
经济(79454)
理学院(78972)
管理学(77587)
管理学院(77213)
研究(73497)
中国(52000)
科学(49103)
(47462)
(38097)
(37335)
业大(36418)
(35154)
研究所(34620)
中心(32628)
(30289)
农业(30225)
北京(29890)
(29222)
财经(29054)
师范(28847)
(27018)
(26483)
(25264)
技术(24311)
师范大学(23469)
基金
项目(160049)
科学(124417)
研究(115194)
基金(115067)
(101072)
国家(100238)
科学基金(85512)
社会(69532)
社会科(65770)
社会科学(65750)
(62944)
基金项目(62258)
自然(57865)
自然科(56445)
自然科学(56429)
自然科学基金(55394)
(53382)
教育(52198)
编号(47464)
资助(47367)
成果(37787)
重点(35496)
(34496)
(33654)
(33365)
课题(32099)
创新(31036)
科研(31023)
计划(29873)
大学(29566)
期刊
(84761)
经济(84761)
研究(61356)
学报(38600)
中国(37236)
科学(35043)
(33461)
管理(31873)
大学(28122)
学学(26460)
(24698)
教育(24501)
农业(24100)
技术(18488)
(14729)
金融(14729)
业经(14245)
图书(13389)
财经(12965)
经济研究(12912)
(12829)
理论(11889)
科技(11812)
实践(11247)
(11247)
问题(10912)
(10817)
情报(10396)
业大(10331)
技术经济(10271)
共检索到304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建国  陈炜霖  邱广龙  张涵  陈彬  胡文佳  郭玉清  
海草是一类生活在热带至温带浅海、完全适应海洋环境的沉水被子植物的总称。海草床作为连接珊瑚礁与红树林的纽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草认识的不断加深,海草的有性繁殖行为逐渐受到关注,而成花诱导是海草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海草有性繁殖中成花诱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温度、光照、盐度等相关因子对海草成花诱导的影响,分析了海草响应外界环境刺激与内源信号启动开花途径可能集中在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和自发途径上。建议未来海草床保护修复工作应加强对海草有性生殖行为的研究,明确不同海域海草的集中开花和结果时间,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友德  张君芝  秦天才  黄涛  芦煜照  王宗刚  张光平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黄姜种子进行了繁殖与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有较强的生长势,当年生种子苗所形成的根状茎,平均单株重60~80g,最高单株重260~280g,皂素含量1.78%,熔点195℃;种子苗形成的姜块,第2年分割种植,枯萎期采挖,平均单株重390g,最高的单株重600~720g。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沛东  张彦浩  张宏瑜  张秀梅  
海草(Seagrasses)是地球上一类经陆生植物演化,发展到可以完全在海洋环境中生活的高等被子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海草植株扩繁理论及其定植效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海草植株生长扩繁的环境因素,探讨了定植间距、定植阶段、施肥处理等定植理论和技术对海草植株定植效应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就未来我国沿岸受损海草床生态系统的规模化修复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家新  黄祥飞  刘建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雷  李云雷  孙研研  陈继兰  
光照是生物体重要的环境因子。现代家禽生产普遍采用人工光照。禽类视觉敏感,光照对禽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光照是温度、湿度和通风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此外,鸡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光照对其繁殖生理的影响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文章就禽类对光照的感知,光照节律对鸡性成熟和繁殖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概述了非自然光照节律、光照不应性和种蛋孵化期光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理解光照节律对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禽类的光感受器如眼球(视网膜)、丘脑深部和松果体,能够将光信号转变为生物信号,并依靠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和繁殖行为。育成期鸡群性腺发育很快,并对光照时间长短反应敏感。光照时长过短或者过长,可能导致鸡只生长受阻或者性成熟提前;每天维持恒定8或9 h的光照时长,可保证体况和体重在性成熟时达标,充分发挥繁殖潜力。产蛋期光照节律主要包括光照刺激时间和光照时长。光照刺激能促进鸡性成熟,但必须在恰当的阶段实施才能有效发挥其促进适时和整齐开产的作用。对于黄羽种鸡光照刺激时间的研究鲜有报道,生产中多参照蛋鸡的光照方案,或适当推延。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光照节律则由恒定短光照转变为恒定长光照,光照时长的选择也是提高鸡繁殖力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母鸡产蛋期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长以维持其高产,但肉种鸡与蛋鸡在体况、饲喂方式和生理特点等不同,如光照不应性等生理特征。因此,肉种鸡的光照时长短于蛋鸡或蛋种鸡,一般为14或15h,而蛋鸡或蛋种鸡为16或17h。种公鸡性早熟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精液稀释和存储,以及种公鸡隔代利用等技术的应用发展,种公鸡光照调控技术研究也逐步开展。种公鸡性成熟后采取与母鸡同样的光照时长可能会降低精液品质,提示在公母分饲的条件下有必要对公鸡和母鸡进行有区别的光照节律管理。与常规24h光照节律不同,非自然光照节律的光照制度可以提高蛋重,但可能降低产蛋数。非自然光照周期不符合欧盟规定动物福利标准,与饲养人员的正常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并未广泛应用,但是研究非自然光照周期对了解家禽的生物节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在霞  张景萍  付绍印  何小龙  王标  何江峰  白音巴图  韩程志  马凤英  张文广  石彩霞  刘永斌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绵羊卵巢发育、排卵、产羔、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等主要繁殖活动相关编码RNA和非编码RNA方面着手,对绵羊繁殖相关的编码和非编码RNA进行筛选和鉴定。本文对影响绵羊繁殖的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共整理了61个关键mRNAs、9个miRNAs、17个lncRNAs和4个circRNAs,并进一步阐述RNA的发展历史和生物学功能,以及编码RNA与非编码RNA构成调控绵羊繁殖的复杂ceRNA网络。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公羊睾丸和母羊卵巢在繁殖过程中mRNA呈动态变化;2)非编码RNA与DNA、RNA或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调控转录、翻译以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实现不同品种、年龄和饲喂水平绵羊对精子发生和卵泡发育等过程的调控;3)编码RNA和非编码RNA形成稳定的ceRNA调控机制使繁殖活动趋于动态平衡。本综述为挖掘绵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基因、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改善绵羊繁殖性能及提高羊产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凯婷  芦建国  郭聪聪  
蜡梅科为第三纪孑遗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蜡梅科植物的种质资源、有性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方法等方面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建议对蜡梅科植物繁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研究较少的蜡梅科物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丽  郭佳禾  姚晓磊  王锋  
繁殖力是影响养羊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繁殖性状遗传力低、周期长、选育进展慢。湖羊作为我国著名的绵羊品种,以“全年发情、多胎”而著称,是当前国内绵羊杂交育种和肉羊生产最重要的母本品种,也是研究家畜高繁机制的理想模型。繁殖性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性状,受遗传、表观修饰、激素和营养等多因素调控,本文主要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子宫的分子调控和卵泡、子宫及胎盘发育的营养调控2个层面综述了湖羊繁殖性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当前以湖羊作为多胎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心胜  蔡云鹤  王华静  邓正苗  李峰  侯志勇  谢永宏  
繁殖库由土壤基质中有活力的种子(种子库)和具有营养繁殖潜力的芽(芽库)共同组成。繁殖库是潜在的植物群落,其物种组成、密度和动态直接影响地表群落组成、更新潜力及演替方向。当前湿地植物繁殖库研究主要关注种子库,而对芽库研究较少,限制了对湿地植物群落更新和演替机理的认识。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湿地植物繁殖库进行了归纳研究。1)繁殖库的建成机制,主要包括种子库和芽库的形成方式、寿命和扩散能力。2)繁殖库的规模、空间格局和季节动态。繁殖库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中(0-10cm),物种组成及密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种子库密度一般高于地表群落,但芽库密度可能会低于地表群落,表明地表群落更新和替代可能会受到芽库限制。3)繁殖库对水位、泥沙淤积、土壤含水量以及动物取食等湿地生境变化的响应。植物可通过调节繁殖库中种子和芽的产生、萌发、休眠和死亡等适应一定程度的湿地生境变化。将来应加强种子库与芽库生产的权衡、预测模型、繁殖库在湿地演变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根芳  方爱萍  李家乐  
Unionidae, one major freshwater family of a Bivalvia with many species, is distributed very extensively. Some of them have high economic value. 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world environment, its resource is declining contin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eygote of freshwater mussel (Unionidae) undergoes i...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亚平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杜美荣  刘顶海  
2009年1~8月,对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进行了观测,以期为我国大叶藻的研究及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4月初,大叶藻花枝明显可见,至5月上旬,柱头直立、花药开裂,花期开始,此时水温为14.8℃。第一个可见果实发现于6月上旬,果实成熟及种子的散落始于7月初,此时水温升至21.4℃。至8月初,水温为21.8℃时,花枝基本不可见,此时种子散落结束。花枝的各分枝向心发育,各分枝上的佛焰苞向顶成熟,花期最初和最后阶段分出的佛焰苞着生较少的子房数,结实率相对较低。花枝密度为114颗/m2,每枝结实67.0个,潜在种子产量为7638个/m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迎颖  吴富勤  张志勇  刘海琴  王亚雷  王智  张君倩  申仕康  严少华  
为了探讨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种子扩散潜在的生态风险,开展了滇池大水面凤眼莲有性繁殖和种子结构及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滇池外海白山湾水域凤眼莲克隆繁殖能力较弱,大面积开花可进行有性繁殖,但结实率极低,约为5%~10%。凤眼莲种子极其微小,千粒质量仅为(0.429±0.009)g。肉眼观察其表观性状,成熟的种子呈黄褐色,状似枣核;以扫描电镜观察其种胚结构,为单胚种子,状如骨头,外包胚乳和种皮。87%~95%的饱满种子具有生活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世奇  寇一翾  曾军  杨彬  赵长明  
【目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作为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系)是限制菊芋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全面了解不同菊芋种质材料有性繁殖特性和人工杂交的可能性对菊芋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开放授粉、套袋自交、单性结实、人工杂交等方法,系统研究56份菊芋种质材料的繁殖特性。【结果】(1)菊芋开放授粉结实率较低(<25.28%);(2)虽有部分材料可以获得少量的自交种子,但菊芋倾向于自交不亲和;(3)菊芋不存在单性生殖现象;(4)紫色块茎和棕色块茎种质材料开放结实率较高,而白色块茎和红色块茎种质材料结实率较低,进一步分析得出杂交结实率主要与母本、父母本互作相关。此外,筛选出具有高结实率的母本种质材料9份,分别为LZJ039,LZJ010,LZJ037,LZJ032,LZJ029,LZJ033,LZJ026,LZJ031和LZJ056。【结论】为菊芋育种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加快菊芋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晓艳  呼天明  李敏  杨青川  
研究了野牛草的花器官形态、开花习性、雌株的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栽培措施对其种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牛草雌、雄株的花器官在外部形态上差异较大,开花习性不同,但花期基本相遇;雌株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10 h内最强,24 h后逐渐减弱;在雄株盛花初期的上午进行人工套袋授粉,能够获得产量和质量较高的种子;野牛草施肥和灌水应在雌株抽穗前期及抽穗期进行,不宜在盛花期进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符妙  廖立国  刘应帅  毛伟  陈石泉  张翔  
海草生态系统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海草正在发生大规模的衰退。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水体透光率下降被认为是导致海草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光照对海草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海草生长的光照环境;光照减少对海草的影响;海草对光照减少的响应分析。总结海草生态系统对光照减少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减小,叶绿素浓度的升高以及碳水化合物储备的消耗。通常情况下,海草对不同光照环境的生理响应发生在生长响应之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海草领域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增加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对象;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多种因素对海草的交互影响研究;拓宽研究方向,深化机制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