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1)
2023(5882)
2022(4810)
2021(4670)
2020(4001)
2019(8886)
2018(8890)
2017(16190)
2016(9184)
2015(10156)
2014(10306)
2013(10205)
2012(9010)
2011(8149)
2010(8300)
2009(7769)
2008(8076)
2007(7437)
2006(6649)
2005(6222)
作者
(28668)
(23878)
(23606)
(22570)
(15233)
(11424)
(10716)
(9165)
(8803)
(8594)
(8190)
(8053)
(7882)
(7634)
(7554)
(7300)
(7098)
(6960)
(6876)
(6701)
(6104)
(5849)
(5822)
(5514)
(5388)
(5322)
(5275)
(5216)
(5013)
(4757)
学科
管理(38251)
(29339)
(29222)
经济(29194)
(26732)
企业(26732)
方法(14381)
(12613)
数学(11396)
数学方法(11224)
(10259)
(9529)
财务(9495)
财务管理(9469)
环境(9138)
企业财务(9051)
(8257)
(7982)
(7274)
业经(7143)
中国(7050)
(6903)
理论(6894)
银行(6889)
(6553)
(6386)
生态(6270)
(6204)
(5457)
金融(5457)
机构
大学(128126)
学院(127247)
管理(50051)
(43972)
研究(43960)
经济(42626)
理学(41204)
理学院(40636)
管理学(39719)
管理学院(39446)
中国(35667)
科学(30630)
(28939)
(24905)
(24625)
(23453)
研究所(21434)
业大(21406)
中心(21302)
(20865)
农业(19627)
财经(18460)
北京(18293)
(17200)
(16711)
(16596)
(16316)
(16084)
师范(15801)
技术(14697)
基金
项目(85929)
科学(66394)
基金(62251)
研究(58027)
(56593)
国家(56182)
科学基金(47132)
社会(34918)
(33531)
社会科(33107)
自然(33100)
社会科学(33096)
基金项目(32883)
自然科(32182)
自然科学(32172)
自然科学基金(31586)
(29138)
教育(26359)
资助(25957)
编号(21635)
重点(20068)
(18158)
计划(17631)
成果(17596)
(17405)
(17340)
科研(17028)
创新(16331)
课题(15912)
(15619)
期刊
(52296)
经济(52296)
研究(33632)
中国(29048)
学报(25092)
(22442)
科学(22317)
管理(21783)
(20581)
大学(18183)
学学(17149)
农业(13999)
(12776)
金融(12776)
教育(12169)
技术(11428)
(10287)
财经(9107)
资源(7926)
(7827)
业经(7732)
(7506)
财会(7386)
会计(7150)
经济研究(7016)
科技(6572)
业大(6558)
图书(6525)
现代(6045)
统计(6000)
共检索到197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瑶  曾继平  赵明静  
本文通过对适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适应条件进行分析,结合渤海海草床生态系统及其管理现状,提出将适应性管理理念贯穿管理体系建设、目标设定、方案设计以及监测评估等管理全过程,并从背景数据、问题评估、管理方案、监测评估等四个阶段,提出了海草床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的构想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谢高地  胡聃  沈镭  严茂超  
人们往往将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对价值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而将生态系统这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贮存体称之为生态资本。由于传统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对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客观评估,该研究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内在过程及贮藏进行评估,展现了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宏观价值为609 35美元 hm2 年,草地生态系统主要自然资本的价值为1196 23美元 hm2。从全省的情况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约为204×108美元 年,生态资本的价值约为400×108美元。同时,运用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对青...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亚平  方建光  唐望  张继红  任黎华  杜美荣  
2010~2011年对桑沟湾楮岛海区大叶藻床的调查研究显示,其生物量年度变化为313.5~769.3gDW/m2,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初级生产力年度内为2.0~6.4gDW/m2.d;总组织含碳量为35.5%;来自海草初级生产力的固碳贡献约为543.5gC/m2.yr。大叶藻附着植物生物量较小,年平均约为21.2g/m2,固碳贡献约30gC/m2.yr;作为菲律宾蛤仔增殖场,来自蛤仔的固碳贡献约63.15gC/m2.yr,此外,参照已有研究的数据,将来自草床捕获颗粒的碳贡献等计算在内,桑沟湾大叶藻床扩增固碳量为1180gC/m2.yr,总量达290MgC/yr。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建  张振超  董世魁  
青藏高原约有1/3的草地经历着不同程度退化,严重危害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草地退化是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植被群落结构失调、功能减弱、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目前,草地恢复的主要措施有围栏封育、人工建植、鼠虫害及毒杂草防除等,需根据不同草地退化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协调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实现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主要应从宏观功能区划,畜牧业科学发展、政策法规和教育落实3个方面进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本专辑收录了关于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和恢复关键生态过程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王红丽  陈春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很多研究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有效地增强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但其中一些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偏离实际较多,对生态补偿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作用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客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框架的优点,总结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并强调了评估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尺度及利益相关者问题。该理论框架要求以人类的支付意愿(Wish To Pay,WTP)为基本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并将各项服务的具体价值分配到不同尺度的利益相关者。这可以增强价值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标准及对象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帮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蔡志坚  
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问题,基于数量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多智能体管理与优化决策模型。模型中将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多个单元,分别建立智能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同类单元构成的区域适应性管理智能体和系统适应性管理智能体。除考虑气候变化、火灾、病虫害、人类破坏活动等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外,首次将适应性管理措施对生产力相关因子的作用纳入模型;同时,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分散管理的现状,建立了动态双层优化决策模型。文章还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计算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月宁  贾倩  张玉钧  
适应性共同管理模式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保护地管理。它由多学科人才和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是适时监测、调整和优化科学决策方法的动态管理过程,可以应对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不确定性,进而达到保护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最佳状态。通过梳理适应性共同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分析并总结其适用条件、应用实践及主要环节等方面,针对我国的保护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国家公园适应性共同管理模式,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管理提供一种满足多重管理目标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池永宽  熊康宁  刘肇军  王元素  张锦华  赵盼弟  
在谢高地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评估了我国各省份各天然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全国天然草地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 416.86×108元。各省份、各草地类型、各地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显著。黑龙江省年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009.72×108元,而上海市仅为1.15×108元,二者相差逾2617倍。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草地类型是沼泽类6489.74×108元,最低的是干热稀树灌草丛类40.07×108元。高寒草甸类、低地草甸类、热性灌草丛类、热性草丛类、温性草原类,分别占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73%、6.15%、6.1%、5.17%、5.02%,其余各类草地均低于3%。废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春阳  陶泽兴  王焕炯  戴君虎  
三江源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采用多种方法对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9项服务价值逐项进行了评估,得出2000年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62.60亿元,其中价值最高的两种服务类型依次为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分别达259.09亿元和111.68亿元,贡献率分别为46.05%、19.85%。按照草地类型划分,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服务价值分别为490.95亿元、64.68亿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7.42%和11.52%。虽然沼泽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高,为4230.77元/hm2,但在草地生态系统面积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价值相对很低。本文关于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制定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祺  蒙吉军  齐杨  彭福利  毛熙彦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目标是寻求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平衡。选择地处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基于1998,2008年土地覆被数据,从格局上分析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并基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从压力子系统和承载力子系统2个方面,从功能上揭示研究区生态承载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和荒漠是研究区主导的生态系统类型,近10年来生态系统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表现在高、中覆盖度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均有增加,低覆盖度草地和荒漠面积减少,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结构趋于稳定,生态效应显著提升;2 1998年以来,生态承载负荷度不断下降,生态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工业煤炭消费量和GDP是主要的压力因子,而耕地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丛春  韩增林  
当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它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加以探讨,并根据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选取指标,尝试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罗云建  张小全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方法与结果,总结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物候、森林生产力、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以及森林碳库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方法进行总结评述。对目前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峰  邵东珂  李贺楼  彭宗超  薛澜  
维护社会稳定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对某个地区进行综合性、多因素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之一。文章认为所谓社会稳定风险实则是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而社会不稳定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个体行为的综合表现,个体行为又是行动者对环境因素的主观认知和价值判断的产物,因此,环境因素构成了社会不稳定行为的基本诱因和必要条件。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环境—行为"视角,构建了环境因素和社会不稳定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可能增大社会不稳定事件发生概率的三十六个命题,并通过案例实证分析了其中的关键要素和监测目标,为进行综合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华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刘雪林  魏云洁  
当前,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日益增加,由此引发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然而,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机制仍然是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管理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概念理论、基本范式、度量体系和管理框架进行了探讨,将与人类消费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分为生产功能和承载功能,将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生态服务消费区分成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两种基本模式,强调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与间接产品界定和消费者确定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研究中的重要性,初步给出了两种生态服务消费的不同计量方法。研究提出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