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5)
- 2023(12590)
- 2022(11140)
- 2021(10582)
- 2020(8719)
- 2019(20293)
- 2018(20203)
- 2017(39205)
- 2016(21567)
- 2015(23739)
- 2014(23884)
- 2013(23624)
- 2012(21690)
- 2011(19377)
- 2010(19122)
- 2009(17274)
- 2008(16623)
- 2007(14133)
- 2006(12312)
- 2005(10420)
- 学科
- 济(82229)
- 经济(82136)
- 管理(57693)
- 业(53905)
- 企(44140)
- 企业(44140)
- 方法(38213)
- 数学(32521)
- 数学方法(32139)
- 中国(22408)
- 农(21821)
- 学(20160)
- 地方(19298)
- 财(19177)
- 业经(17843)
- 农业(14991)
- 理论(14958)
- 环境(13458)
- 制(13232)
- 贸(13097)
- 贸易(13091)
- 和(13025)
- 易(12633)
- 技术(12628)
- 务(12514)
- 财务(12454)
- 财务管理(12435)
- 企业财务(11769)
- 划(11197)
- 银(10867)
- 机构
- 大学(297177)
- 学院(296246)
- 管理(118388)
- 济(109263)
- 经济(106549)
- 理学(103212)
- 理学院(101929)
- 管理学(100097)
- 管理学院(99548)
- 研究(98835)
- 中国(70881)
- 科学(65417)
- 京(64021)
- 所(49336)
- 农(49137)
- 财(49111)
- 业大(46646)
- 研究所(45589)
- 中心(44593)
- 范(42094)
- 江(42076)
- 师范(41683)
- 财经(40374)
- 北京(40114)
- 农业(38765)
- 经(36715)
- 院(36602)
- 州(34983)
- 师范大学(33989)
- 经济学(31830)
- 基金
- 项目(211871)
- 科学(166125)
- 基金(153363)
- 研究(152271)
- 家(134497)
- 国家(133405)
- 科学基金(114545)
- 社会(94513)
- 社会科(89406)
- 社会科学(89382)
- 基金项目(83413)
- 省(82901)
- 自然(76711)
- 自然科(74884)
- 自然科学(74868)
- 自然科学基金(73488)
- 划(70438)
- 教育(69046)
- 资助(62428)
- 编号(62119)
- 成果(49121)
- 重点(47055)
- 部(45597)
- 发(45150)
- 创(43620)
- 课题(42314)
- 创新(40658)
- 科研(40638)
- 大学(38968)
- 计划(38869)
共检索到415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增强,传统依靠功用属性定位的方法日渐乏力。纳入"情感选择"和"自我一致"机制,研究开发并实际阐释了一个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的概念模型。以海滨城市目的地大连相对于其北方4个竞争对手的重定位分析为案例,借助实证研究,识别出最佳情感形象和品牌个性定位因子。最终,提出了对大连非功用性定位的建议性战略,并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进行了总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曲颖 贾鸿雁
本文以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为出游情境,运用营销学中"手段-目的"方法,通过其特有的"阶梯渐进"访谈程序获取了38名被访者的推、拉动机数据。通过系列处理、分析形成了一个综合展示目的地属性和旅游者看重的结果、个人价值之间链接关系的层次价值图。其中的若干条"手段-目的链"代表了旅游者对目的地产品与其个人相关性认识的主要感知逻辑。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的定位主题开发、宣传促销策略制定和市场细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变得格外突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目的地定位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特别是这一研究分支表现出对旅游者非功用性消费需求关注不足、滞后于最新旅游需求发展态势的局限。鉴于此,文章构建并实际阐释了一个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核心定位分析指标的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模型。阐释案例为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目的地在国内消遣旅游市场上相对于其北方4个紧密竞争对手的定位分析。调研工具为自填式问卷,其中的海滨城市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通过实施文献回顾法、经验调查法和预测试加以确定。通过采用探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曲颖 周曦
"记忆"效应和"说服"效应是口号设计的两大核心诉求,但当前研究多基于其中某单一视角来确立口号指导原则。为探究这一做法的科学性,本文以国内海滨旅游目的地口号为素材,关注八条重要口号特点,探究这些特点(整体上和品牌熟悉调节下)在"记忆"效应(口号识别)和"说服"效应(目的地访问意愿)上的表现情况。研究发现:整体上,"使用修饰性词语"和"包含目的地名称"兼具记忆和说服的双驱动功效;但"品牌熟悉"显著调节了诸多口号特点的作用效度以及这两个变量的双驱动功效。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包括:当前学界对口号的单一效应研究范式及相关口号特点效应的认识存在缺陷;熟悉和不熟悉品牌的口号在实现设计的双驱动功效上形成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慧玲
掌握城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偏好的差异,利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调查了长沙居民,通过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计算其偏离度发现:清静乡村型旅游目的地偏好的性别和学历分异明显,男性比女性更加偏好,研究生层次的消费者对清静乡村型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最强偏好;在自然山水旅游目的地类型中,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或大专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表现出很强的偏好;在热闹都市旅游目的地类型中,高中、中专或职高层面的消费者相对于其它文化程度的消费者来说,偏好最强。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偏好 卡方检验 偏离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宁 黄晓波
对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休闲进行阐述,从人类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三个角度辨析城市休闲需求的形成机理,从功能学角度构建城市休闲要素体系,包括以场域功能为主体的空间要素、以经济功能为主体的产业要素、以生态功能为主体的景观要素和以社会功能为主体的公共服务,进而构建城市休闲功能评价模型。实证分析北京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中的休闲功能性问题,在论述城市休闲对北京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休闲 北京 世界旅游目的地 功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伟红 曹新向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以“一卡游河南”为例,分析了大众对推行旅游年票的看法以及推行旅游年票的可行性,并对旅游年票与年票推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旅游年票的推行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旅游年票 门票 “一卡游河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2)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安周 白凯 卫海燕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抽象出决定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抵抗力和旅游风险入侵度,并据此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评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了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最后,测算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主要结论:(1)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结构和恢复力呈现增长态势,旅游安全抵抗力逐步增强。东部地区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中部地区稳步增强,具有增长空间;西部地区也在提升。(2)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自然环境与社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普 葛全胜 齐晓波 王凯
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滨海旅游目的地优势之一,气候要素对旅游决策、旅游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这一典型滨海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引力模型的、整合经济因素和日照时数、温度、降水、海岸线长度等非经济因素的旅游需求模型,着重分析气候因素对赴琼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降水对旅游需求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低于经济因素。夏季,温度对赴琼旅游需求有正向作用,影响仅次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照时数负作用于旅游需求,其影响占到了第三的位置;冬季温度和日照时数对旅游需求影响不显著,可能和游客先验的"海南无冬季"印象有关。
关键词:
气候 滨海旅游 旅游需求 海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感知形象 非结构化测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丽娟 李洪波
选择福建省永春县北溪村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条件价值法(CVM),通过支付意愿(WTP)调查,于2009年对福建省永春县北溪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及选择价值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年,该旅游地乡村性的非使用价值为2.116×108元/年,其中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为主要形式;②乡村聚落建筑、民风民俗、农耕文化和传统生活形态以及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性保护WTP支付的主要方面。其中:保护乡村聚落建筑占总支付的15.2%,保持民风民俗占总支付的23.7%,保持农耕文化和传统生活形态的占总支付的22.6%,保护乡村田园景观的占总支付的9.1%,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占总支付的17.9%,保持乡村淳朴、真实的乡村氛围占总支付的11.6%;③保护乡村性对北溪村乡村旅游来说至关重要,应引起乡村旅游经营者的重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