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8)
- 2023(7047)
- 2022(6088)
- 2021(5703)
- 2020(4575)
- 2019(10810)
- 2018(10693)
- 2017(20286)
- 2016(11095)
- 2015(12353)
- 2014(12033)
- 2013(11671)
- 2012(10600)
- 2011(9573)
- 2010(9735)
- 2009(8692)
- 2008(8355)
- 2007(7254)
- 2006(6326)
- 2005(5463)
- 学科
- 济(49053)
- 经济(49022)
- 管理(30494)
- 业(26018)
- 企(21230)
- 企业(21230)
- 方法(20941)
- 数学(18838)
- 数学方法(18452)
- 地方(15086)
- 中国(13787)
- 环境(12069)
- 农(11943)
- 学(9746)
- 业经(9567)
- 划(8519)
- 农业(8289)
- 理论(7517)
- 城市(7335)
- 和(7325)
- 地方经济(7141)
- 生态(7108)
- 发(7027)
- 财(6896)
- 资源(6702)
- 贸(6544)
- 贸易(6538)
- 技术(6310)
- 易(6227)
- 制(5656)
- 机构
- 学院(151621)
- 大学(149078)
- 管理(58934)
- 济(57217)
- 经济(55685)
- 研究(52339)
- 理学(51489)
- 理学院(50702)
- 管理学(49419)
- 管理学院(49113)
- 中国(37479)
- 科学(35158)
- 京(32715)
- 所(25585)
- 研究所(23752)
- 中心(23746)
- 农(23059)
- 范(22984)
- 师范(22804)
- 江(22744)
- 业大(22737)
- 财(22700)
- 北京(20160)
- 院(20130)
- 财经(18788)
- 州(18713)
- 师范大学(18493)
- 农业(17865)
- 经(16884)
- 经济学(16380)
- 基金
- 项目(110032)
- 科学(87839)
- 基金(79932)
- 研究(77684)
- 家(70451)
- 国家(69955)
- 科学基金(60842)
- 社会(49382)
- 社会科(46906)
- 社会科学(46893)
- 省(44148)
- 基金项目(43552)
- 自然(41286)
- 自然科(40260)
- 自然科学(40257)
- 自然科学基金(39447)
- 划(37648)
- 教育(35219)
- 资助(31864)
- 编号(30991)
- 重点(25129)
- 发(24785)
- 成果(23129)
- 部(22589)
- 创(22483)
- 课题(22110)
- 创新(20970)
- 科研(20650)
- 计划(20626)
- 国家社会(20159)
共检索到21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海霞 徐礼强 陈晓宏 张强
海湾型城市定位及其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海湾资源的稀缺性,论文以厦门市马銮湾为例,在基于区位优势的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战略目标、总体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定位,进而构建了马銮湾生态保育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过渡区基本生态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重建区提出了滨水生态空间构建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海湾型城市 滨水空间 战略区位 生态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涵秋 陈本清
研究了厦门市1989年到2000年的城市热岛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Landsat卫星影像被用来研究城市的空间扩展和反演地面的热辐射。利用创建数字亮温模型(DBM)及其三维城市热岛分布图、对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正规化处理和引入城市热岛比例指数穴URI雪等技术方法,揭示了厦门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研究表明厦门市城市热岛的分布和城市建成区的分布基本吻合,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联系。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厦门市城市热岛分布范围在这11年间随着城市的扩展有了扩大,但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却表明厦门市的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特别是在厦门市重点改造的老城区,其热岛现象得以明显的减轻。根据植物、湿度和温度之间的三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姚佳纯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扩大、地面资源紧张,很多城市开始探索将部分地上空间功能地下化。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成熟,地下空间的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有限的建设实践中,人们发现,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海绵城市的政策息息相关。在海绵城市新理念的指导下,制定限制指标、合理有效开发地下空间,才能避免开发地下资源的不利后果,达到海绵城市的目标,改善城市环境问题。
关键词:
地下空间 海绵城市 住宅 雨水管理为导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姚佳纯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扩大、地面资源紧张,很多城市开始探索将部分地上空间功能地下化。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成熟,地下空间的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有限的建设实践中,人们发现,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海绵城市的政策息息相关。在海绵城市新理念的指导下,制定限制指标、合理有效开发地下空间,才能避免开发地下资源的不利后果,达到海绵城市的目标,改善城市环境问题。
关键词:
地下空间 海绵城市 住宅 雨水管理为导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青兰 陈民伟 耿松涛
文章基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制度框架,运用生产总值核算中心账户、卫星账户思想和投入产出模型等工具,充分利用官方公开的经济统计数据,补充调查收集因会议展览活动引致的范围支出者消费数据,构建以增加值为主要目标变量、合理测度乘数效应的城市会展业经济影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求会展业对城市、行业及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产业发展的区域适应性,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会展业 经济影响分析 增加值 乘数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孙莉
城市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设计应有空间的物理属性及使用人群的主观感受和行为反馈。作为拥有自我价值的环境使用者是能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有着选择、调整、改变自身周围环境的自由意志。因此建筑师应更多地考虑到人和社会对城市空间的潜在需求。着眼于商业空间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厦门中山路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及环境行为调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具体调查方法采用典型时间观察记录等。具体分析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该研究区域所在的区位特征及总体布局设计,将空间结构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中山路商业空间的环境行为特性。总结宜人的商业空间所...
关键词:
厦门市 中山路 商业空间 环境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童佩珊 施生旭
文章评价了2011—2015年厦门市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耦合协调关系,并对该区域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进行了5年预测分析。结果显示:(1)整体上看,厦门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良好,且城市生态化水平高于智慧城市建设水平,5年间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度差值日益缩小;(2)相比2011年,2012年厦门市智慧城市与城市生态化建设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别增幅56.6%和58.7%,耦合协调逐步趋于高水平协调;(3)如果2016—2020年厦门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化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延续2011—2015年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比2015年增幅将达到97.5%,未来厦门市智慧城市生态化建设程度会愈发成熟。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 智慧城市 耦合协调度 厦门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江 崔胜辉 唐立娜 邱全毅 黄云凤
半城市化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人居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住区形态。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住区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住区进行了分类判别和比较。然后结合SPOT-5全色波段影像,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在城区和样区两个尺度分析了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农村居民点在所有形态的住区中所占比重达到43%,并在城区内呈分散分布;城市建成区中城中村所占的比例大于城市型住区,前者呈分散分布,后者更趋于集中分布。在样区尺度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形态的住区周边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城市化梯度特征,而且城市化程度越高的样区,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云凤 崔胜辉 石龙宇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地域类型,其土地利用特征表现为土地利用竞争和矛盾剧烈,土地利用变化迅速的特征。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胁迫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基于对2007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正的方法,对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作出评估,并通过土地系统和生态系统二者的耦合变化关系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集美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土地利用强度与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③随着半城市化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类型急剧转化,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增加,预计集美半城市化地区未来ESV将继续降低,可采取生态综合整治措施减缓ESV降低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刘浩然 刘诗苑 起晓星 刘黎明
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研究是"五位一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文章选取厦门市集美区作为闽南沿海典型案例区,运用位序—规模法和自然断点法,筛选并划分生态源地等级体系;借助构建的生态阻力测度模型,运用ArcGIS空间探查和距离测度模块,剖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提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重构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源地呈随机分布,具有较好的生态安全基础,揭示出NW-SE为主控方向的生态源地空间格局,生态廊道的生成显示陆域生态格局与水域生态格局关联度亟待加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制约形成网络状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南北、水陆生态系统联系阻断风险较高。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重构策略:优化提升生态源地质量,加强关键生态战略节点建设,通过规划水陆、陆域、水域三种类型13处生态廊道,构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骨架,以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博 李金卫 郑仰阳 钟杨燕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碳排放增加的特殊时期,低碳城市和低碳城市规划在规划界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编制思路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布局、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汇系统布局、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低碳空间管制等六个方面对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并介绍了厦门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已取得的成绩;旨在从总体规划层面建立低碳城市规划模式,为低碳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厦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池上新
名牌消费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消费文化,本文以厦门市数据为例,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名牌消费行为存在性别差异,而名牌消费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也都得到了有效验证。首先,整个消费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增加都与人力资本增长呈正相关,而其中人力资本对女性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影响更大;其次,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男性群体名牌消费中有更突出的表现;第三,性别主体意识强弱的影响更突出地表现在女性名牌消费的行为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本清,徐涵秋
以厦门市为例,利用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着重分析了厦门市从1989年到2000年11年间各区城市扩展的面积、速度和方向、城市扩展侵占周围用地的情况以及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分析表明,厦门市的城市空间扩展速度较快,2000年城市用地规模比1989年扩大了近2倍,城市用地扩展主要是侵占周围的耕地。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的不断注入以及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遥感 城市扩展 城市化 厦门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永强 熊玲玲
在详细调查厦门市电磁波设施现状分布及设施与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冲突的基础上,根据电磁波设施相关技术规范和设施所在片区或地块的规划用地性质以及开发动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案、控制对策及规划建议,以期确保无线电通信业务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进 曾刚 方田红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新城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为了探讨新城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及突破方向,以厦门市集美区为案例,研究集美区的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集美区产业升级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下降、技术创新能力弱等发展困境。未来集美区产业升级的重点在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及加强本地产业链的网络联系。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城区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