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8)
- 2023(14344)
- 2022(12209)
- 2021(11037)
- 2020(9236)
- 2019(21423)
- 2018(20956)
- 2017(39670)
- 2016(22092)
- 2015(24573)
- 2014(24773)
- 2013(24505)
- 2012(23199)
- 2011(21379)
- 2010(21761)
- 2009(20068)
- 2008(19994)
- 2007(18001)
- 2006(15826)
- 2005(14248)
- 学科
- 济(101327)
- 经济(101232)
- 管理(58938)
- 业(57517)
- 企(43991)
- 企业(43991)
- 方法(42903)
- 数学(38392)
- 数学方法(37913)
- 中国(29968)
- 地方(27630)
- 农(27512)
- 学(21177)
- 财(21083)
- 业经(20888)
- 农业(18856)
- 贸(18556)
- 贸易(18545)
- 易(17880)
- 制(16069)
- 环境(15999)
- 银(15032)
- 银行(14973)
- 融(14963)
- 金融(14961)
- 地方经济(14492)
- 行(14371)
- 技术(14323)
- 发(14047)
- 和(13954)
- 机构
- 学院(323979)
- 大学(322335)
- 济(131859)
- 经济(129047)
- 管理(120564)
- 研究(117210)
- 理学(103823)
- 理学院(102465)
- 管理学(100372)
- 管理学院(99770)
- 中国(86323)
- 科学(76451)
- 京(70043)
- 农(66258)
- 所(62093)
- 财(57505)
- 研究所(56791)
- 业大(54642)
- 江(53578)
- 中心(53228)
- 农业(52616)
- 财经(45661)
- 范(43679)
- 北京(43558)
- 师范(43082)
- 院(41925)
- 经(41238)
- 州(40194)
- 经济学(39871)
- 省(38506)
- 基金
- 项目(218543)
- 科学(170606)
- 基金(156985)
- 研究(151156)
- 家(140042)
- 国家(138862)
- 科学基金(117248)
- 社会(95828)
- 社会科(90821)
- 社会科学(90789)
- 省(88259)
- 基金项目(83465)
- 自然(78387)
- 自然科(76580)
- 自然科学(76556)
- 自然科学基金(75128)
- 划(74494)
- 教育(69036)
- 资助(64336)
- 编号(59730)
- 发(51944)
- 重点(50184)
- 成果(47311)
- 部(46918)
- 创(45090)
- 计划(42917)
- 课题(42760)
- 科研(42581)
- 创新(42237)
- 发展(40237)
共检索到483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义丰 贾大猛 谭杰 张宏业 孙瑞峰 宋思雨 党蓉
论文通过空间分析,指出了湛江(城市范围)所具有的典型海湾特性及其基本的空间结构特征,认为湛江城市发展与湛江湾的存在密不可分,而湛江湾的存在又与湛江群岛的关系极为密切,湛江海湾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有岛,再有湾,后有港和城,把湛江定位为海湾型城市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性质。文章重点就此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海湾型城市定位可以提高湛江海湾资源的禀赋,有效促进湛江城市的一体化统筹发展。同时,有助于在湛江工业大发展时期到来之际,加强海湾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就如何建设湛江海湾城市提出了一点框架性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定位 海湾型城市 空间组织 生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虹 顾文选
皖江城镇带是我国中部地区四大重要城镇群之一,是联系东部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区的纽带。也是安徽省近年来发展最快地区。该地带已形成铁路、水运、公路综合运输走廊,具有多方面的发展条件与优势。应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原则,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优先发展策略。
关键词:
安徽 沿江城镇带 优先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飞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史术光
九江城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城市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必须看到在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制约因素也是日趋明显,成为九江城市旅游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的方法对九江城市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成长上限子基模,并进行合并运算构建成长上限基模,借助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基模的消除原理,提出相关管理对策。
关键词:
城市旅游 系统动力学 成长上限基模 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果 刘丰有 王沛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法计算出2003-2011年皖江城市带的46个县城及以上行政单元的城市效率,研究了其"一轴双核两翼"产业空间格局下的各产业组团及其中心城市的城市效率演变,分析了各组团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发展差异,总结了城市效率的地域空间分异特征,得到皖江城市带的城市综合效率变化主要取决于技术效率变化的结论。最后针对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和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战略 城市效率 皖江城市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巍 赵晓杰 王楠 胡细英 陈敏
文章紧扣城市跨江发展的主题,对中国城市跨江发展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挖掘城市跨江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征。研究发现:不同城市跨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动力机制各具特色,且同一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跨江发展过程与机制也有所差异;已有研究侧重从城市经济学、规划学视角展开,研究内容集中于滨江城市类型、跨江发展模式、过程阶段、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不足,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为我国城市跨江发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城市跨江发展的定量分析,并在注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不同类型跨江城市间的比较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民 蒋倩颖 张敏 仇定三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绩效测量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超效率SBM模型(Super-SBM)和曼奎斯特全要素生产指数(Malmquist index)对低碳发展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发展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6年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并不理想,投入产出无效的城市占多数,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2)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的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波动状态,与技术进步变化有很强的同向性。承接产业转移区域低碳发展效应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3)产业结构、外来投资、教育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始终是影响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代伟鹏 张娜
本文采用2012-2021年我国皖江城市群相关产业数据构建计量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区域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结合F检验与Hausman检验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考察期间内,皖江城市群区域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渐进式增长态势;区域内各城市间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其中合肥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良好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为0.696),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4-0.6之间),安庆、宣城、六安、铜陵等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2-0.4之间),池州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严重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为0.188);皖江城市群区域内数字经济和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依其作用大小,依序排列为财政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均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辉 严宽荣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正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九江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身,发展城市旅游既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九江发展城市旅游的思路及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文标
浙江经济在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进行区位调整,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区际归并。在进行区际归并的过程中,需要从传统的临江而居向“夹江而营”转变。针对浙江的实际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杭州市的城市发展要摆脱对西湖的依赖,转到以钱塘江两岸发展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向杭州湾推进;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大城市以集聚各种资源;在增强宁波、温州城市功能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建一至两个大城市;在完成区际归并基础上,政府要着力资源整合与政策引导。要防止因盲目的区际归并造成许多后遗症,避免“城市病”,使浙江的城市化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在新世纪里再上一个新台阶服务。
关键词:
城市化 区际归并 经营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玲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在产业承接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时环境污染趋于加重,那么二者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关系,文章就此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199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FDI的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效应对"三废"排放的影响。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PHH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麦戈 张武英 曾雪兰
该文以湛江钢铁基地该项目对广东省和湛江市低碳发展影响情况分析得出,项目投产后年新增能源消费量692.12万t标准煤和CO2排放量2 196.87万t;通过建设该项目过程中淘汰落后粗钢产能,减量置换,可实现减少能源消耗425万t标准煤和CO2排放1353万t,有利于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碳下降指标的完成,并对节能减碳目标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湛江钢铁基地项目 节能减碳 增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利兵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难以对接,办学条件与教育发展难以同步,师资队伍与教学要求难以融合,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难以适应,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难以契合等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在发展观念上,推动思想大解放;在发展战略上,建设改革试验区,构筑职教板块,推进重点建设;在发展策略上,变革发展方式,改革教育体制,创新运作机制,优化外部环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