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3)
- 2023(3676)
- 2022(2860)
- 2021(2512)
- 2020(2079)
- 2019(4551)
- 2018(4005)
- 2017(7911)
- 2016(3870)
- 2015(4236)
- 2014(4072)
- 2013(4008)
- 2012(3604)
- 2011(3174)
- 2010(3465)
- 2009(3674)
- 2008(2550)
- 2007(2309)
- 2006(2137)
- 2005(2124)
- 学科
- 融(24065)
- 金融(24065)
- 银(20890)
- 银行(20890)
- 行(20403)
- 济(13958)
- 经济(13944)
- 业(13313)
- 中国(13012)
- 企(11683)
- 企业(11683)
- 管理(11126)
- 中国金融(10820)
- 制(7225)
- 财(7049)
- 地方(5752)
- 务(5604)
- 财务(5591)
- 财务管理(5585)
- 企业财务(5414)
- 业经(4663)
- 方法(4594)
- 事业(4270)
- 数学(4171)
- 数学方法(4146)
- 体(4144)
- 农(3844)
- 体制(3783)
- 业务(3640)
- 制度(3469)
- 机构
- 学院(48554)
- 大学(47658)
- 济(23721)
- 经济(23205)
- 中国(20893)
- 管理(17452)
- 研究(15918)
- 理学(14370)
- 理学院(14263)
- 银(14128)
- 管理学(14112)
- 管理学院(14032)
- 银行(13698)
- 财(13146)
- 融(13056)
- 行(12878)
- 金融(12811)
- 中心(10596)
- 人民(10334)
- 财经(10223)
- 国人(9379)
- 中国人(9340)
- 中国人民(9288)
- 经(9279)
- 京(9060)
- 经济学(8771)
- 经济学院(8052)
- 财经大学(7840)
- 人民银行(7837)
- 江(7441)
共检索到86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不但需要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金融支持,更需要在海洋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大胆进行突破和创新。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刘仁伍行长近期专门提出舟山要建设海洋金融、航运金融、贸易金融创新区,这为新区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本刊特邀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对此予以解析。本期微评由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中心支行吴勇敏行长主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经
坚持市场化的金融改革发展导向、坚持以开放的方式促进金融发展、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广东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取得的基本经验。广东金融界在充分认识并把握区域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使广东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广东也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金融大省。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内金融业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广东应努力争当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主力军、探索金融改革新模式的试验田和实践科学的金融发展观的排头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金融强省 广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松竹 聂勇
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的背景下,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创新,应在沿边、沿海、沿江"三沿"区位优势下构建中国-东盟金融创新平台,构建广西特色"沿边金融模式",完善和加快跨境边贸结算机制建设,打造边贸特色支行,多元服务沿边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高威 刘洋
我国是海洋大国,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制定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易诚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路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涉及全局性的金融改革,通过统揽全局的顶层制度设计,"自上而下"统一部署和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贯彻实施。如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事关总量和调控机制的改革,就是充分把握资金易流动、资金价格具宏观效应的特点而统一推出的。还有一些全国性金融机构改革,如国有银行改革先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取得股份制试点经验,然后扩大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相关经验进而推广至各类中小型商业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2009年12月,对《南方金融》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时刻,她迎来了创刊30周年暨出版400期。一、30年不平凡的历程:见证和推动华南金融的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创伟 白洁
与WTO相关规则对比分析发现,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数字贸易、“边境(后)”规则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完善,从经济领域和规则领域两个层面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粤港澳大湾区可在非关税壁垒领域(削减非关税壁垒,对标国际高标准)、服务贸易领域(促进服务贸易高水平自由化)、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领域(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数字贸易领域(审慎管理数据要素,统筹好开放与安全)、中小企业领域(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先行先试部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中国改进经贸规则,提出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模板”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红
绿色金融政策是"两型社会"建设中可资利用的一种市场激励机制,它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与绿色保险等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在规则内容上还有完善的空间。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的可能路径,是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内把它从环境经济政策转化为"绿色金融促进条例",其法律化的正当性基础是"两型社会"的"先行先试权"和"先行先试"立法模式。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龙飞扬 殷凤
中国金融负面清单版本更新较快,但由于内容固化、限制手段单一、可操作性弱,导致其对外宣示作用大于实质性改革作用。文章对中国金融负面清单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金融负面清单的格式、内容以及演变规律进行归纳,厘清中国金融负面清单的发展逻辑;另外,本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单独设置的金融负面清单与TPP、USMCA和KORUS等协定进行详细对比,发现:中国只有现行不符措施,没有为未来改革预留多余的政策空间;限制的维度比较狭窄,限制手段原始固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没有提及互惠条款以及对特殊领域的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预留未来改革权限、灵活运用限制手段、制定互惠和特殊政策以及完善配套法律四点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展腾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规划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洋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具有重大的意义。2016年7月12日的"南海仲裁案"更是警示中国人加强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但是当前,我国的海洋开发能力还相对滞后、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萌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何帆 张春宇 伍桂 冯维江
现代海洋金融的基本特征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举、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以及产融结合与金融集聚相得益彰。现代海洋金融的工具有银行贷款和信贷担保、海洋基金、企业债券及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海洋保险。当前中国发展海洋金融面临重大机遇。建议中国政府应支持建立海洋金融要素聚集区,以"三个基金、一个银行、一个智库"的模式推动中国海洋金融业的快速崛起。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金融 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猜猜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面向全球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资源的突出优势。本文在深入剖析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海洋金融产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设立海洋金融机构、鼓励航运金融发展、培育海洋金融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远军
推进海洋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内容。构建海洋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就是要引导金融市场的微观机制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愿景,最终实现产业和宏观层面整体效率的提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2015年8月,国务院公布《国家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葛小南 杨光宇
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广东省一直走在改革实践的前沿。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更是坚持先行先试,积极与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合作,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逐步铺开的原则,以开展项目绩效预算为切入点,逐步开展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绩效问责,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分配体制,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开创了财政分配与管理的新局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米俣飞
2018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自贸区作为实行税收优惠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在跨境贸易结算便利、资本自由流动、离岸金融业务创新方面具备先行先试的优势。前海作为大湾区金融对外开放的总枢纽、国际经贸规则压力测试的承担者、跨境金融治理合作的试验田,需要抢抓RCEP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开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推动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规则与国际接轨;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建设,联动香港建设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支持前海参与跨境支付清算新机制建设,提高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的使用;顺应RCEP对金融领域开放的要求,率先探索贸易投资项下的便利化措施;利用前海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区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对外开放制度环境,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