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5)
- 2023(13144)
- 2022(11116)
- 2021(10466)
- 2020(8557)
- 2019(19902)
- 2018(19603)
- 2017(37769)
- 2016(20184)
- 2015(22633)
- 2014(22600)
- 2013(22400)
- 2012(20367)
- 2011(18215)
- 2010(18353)
- 2009(17050)
- 2008(15677)
- 2007(13728)
- 2006(12129)
- 2005(10337)
- 学科
- 济(79213)
- 经济(79129)
- 管理(56718)
- 业(52809)
- 企(44316)
- 企业(44316)
- 方法(34122)
- 中国(30267)
- 数学(29450)
- 数学方法(29146)
- 融(26749)
- 金融(26748)
- 银(24737)
- 银行(24705)
- 行(23880)
- 地方(20997)
- 农(20362)
- 财(20352)
- 业经(18444)
- 制(16270)
- 学(16252)
- 理论(14475)
- 农业(13994)
- 务(13591)
- 财务(13517)
- 财务管理(13498)
- 贸(13359)
- 贸易(13346)
- 环境(13016)
- 易(12938)
- 机构
- 大学(275174)
- 学院(273681)
- 管理(110190)
- 济(107172)
- 经济(104489)
- 理学(95037)
- 理学院(93970)
- 管理学(92440)
- 管理学院(91945)
- 研究(91304)
- 中国(72989)
- 京(59216)
- 科学(55858)
- 财(49027)
- 所(44018)
- 中心(43665)
- 研究所(40179)
- 农(39961)
- 财经(39439)
- 业大(39131)
- 江(38940)
- 北京(37654)
- 范(36905)
- 师范(36603)
- 经(35888)
- 院(33977)
- 州(33016)
- 经济学(32124)
- 农业(31031)
- 师范大学(29849)
- 基金
- 项目(191195)
- 科学(150037)
- 研究(142479)
- 基金(137629)
- 家(118603)
- 国家(117579)
- 科学基金(101742)
- 社会(88873)
- 社会科(84265)
- 社会科学(84241)
- 省(74622)
- 基金项目(73895)
- 自然(65603)
- 教育(64671)
- 自然科(64041)
- 自然科学(64031)
- 自然科学基金(62847)
- 划(62639)
- 编号(59049)
- 资助(55857)
- 成果(47663)
- 重点(42438)
- 部(41519)
- 发(41204)
- 课题(40461)
- 创(39756)
- 创新(37049)
- 项目编号(36507)
- 科研(36101)
- 国家社会(35930)
- 期刊
- 济(115580)
- 经济(115580)
- 研究(83208)
- 中国(53555)
- 学报(40285)
- 管理(39242)
- 科学(37716)
- 融(36261)
- 金融(36261)
- 农(35953)
- 财(35497)
- 教育(32722)
- 大学(30807)
- 学学(28580)
- 农业(24690)
- 技术(23896)
- 业经(18534)
- 财经(18370)
- 经济研究(17705)
- 图书(16930)
- 问题(16159)
- 经(15564)
- 理论(14802)
- 实践(13825)
- 践(13825)
- 科技(13079)
- 现代(12985)
- 技术经济(12418)
- 发(12218)
- 业(12073)
共检索到40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猜猜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面向全球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资源的突出优势。本文在深入剖析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海洋金融产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设立海洋金融机构、鼓励航运金融发展、培育海洋金融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秦正茂 周丽亚
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时,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加坡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以海洋为重要依托,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成为集航运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亚洲海工制造基地于一身的国际海事中心。本文重点剖析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 深圳 海事中心 全球海洋中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严煜星 张翅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每个海滨城市的发展目标,它彰显了一个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综合实力,推动宁波、舟山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新时代国家赋予浙江,更是赋予宁波、舟山的重大历史使命。本文通过概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由来及内涵特征,同时与其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新加坡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得出优势与不足,从中获取成功经验,并对宁波、舟山想要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将要面临的问题与短板进行深入分析,寻求最适合其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方式,最后依据比较中存在的差距和现实的状况,对宁波、舟山想要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聪 张翅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但会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发展海洋经济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是浙江省的目标与追求。本文在分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与特点、国内外经验以及宁波和舟山的优势与短板的基础上,为宁波、舟山联动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联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翀 古海波 宋聚生 李孝娟 苏广明
在全面解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总结全球知名海洋城市的类型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深圳为例,分析其海洋发展在世界格局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的角色和使命,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和实施保障。提出深圳应以建设“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的城市范例”为总体目标;将总目标分解为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标杆、全球蓝色经济示范区、绿色海洋文明引领者、海丝蓝色伙伴关系主平台等四大功能定位;提出科技、人才、航运、经济、生态、文化、合作、治理等八大策略,并通过制度、空间、服务三大保障,探索发展路径和重点,以期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相关城市向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承玉 王芳 孙启峰 雒宁宁
东营市将发展海洋产业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抓手,文章以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相关绿色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分析绿色金融对海洋产业发展支持的机制,结合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绿色金融对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支持过程中的待提升点,提出绿色金融助力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以为区域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 区域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丽亚 秦正茂 樊行 缪春胜
自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众多城市相继提出"沿海城市"、"滨海城市"、"海洋城市"等概念,希望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促进城市发展。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多集中于海洋自然资源、空间资源、交通通道资源等传统资源范畴。深圳是南海之滨重要的经济特区,典型的"小资源、大都市",在紧约束的背景下发掘海洋资源潜力,实施海洋"大战略",建设海洋强市,促进深圳城市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海洋 新资源观 城市发展 深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东山 王怀壮
2022年将确定2027年专业世博会的评选,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应该抓住机遇,特别是利用目前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举办世界级盛会,将深圳品牌推向世界。本文首先对世博会的申办规则进行介绍,再从湾区战略发展定位、城市国际知名度提升、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等角度阐述了深圳申请世博会的必要性,接着从区位优势、经济实力、交通便利、会展经验等多方面分析了深圳举办世博会的优势,最后再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提出深圳申办2027年"海洋世博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世博会申办 深圳 海洋世博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良斌 李雨珊
海洋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海洋科技力量正在进行重大调整。深圳科技创新等优势突出,近年来在海洋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较多不足。本文在总结海洋科技创形势、发展基础和主要挑战的基础上,围绕深圳提升海洋科技水平提出四点建议:加快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搭建产业支撑服务平台、强化海洋科技多层次合作、谋划实施产业融合示范工程。
关键词:
海洋科技 竞争 挑战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展腾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规划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洋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具有重大的意义。2016年7月12日的"南海仲裁案"更是警示中国人加强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但是当前,我国的海洋开发能力还相对滞后、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萌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子强
蓝区经济的"非海洋特征"使得向蓝区倾斜的金融资源更多集中在蓝区的陆地或与陆地相关的产业。要在尽快明确蓝区海洋产业规划的前提下,以产业为先导,大力推进组织、机制、工具、产品等方面的金融创新,建立有效增加流动性、转移风险、提升信用和物化权益的海洋金融体系。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海洋经济 蓝色经济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何帆 张春宇 伍桂 冯维江
现代海洋金融的基本特征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举、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以及产融结合与金融集聚相得益彰。现代海洋金融的工具有银行贷款和信贷担保、海洋基金、企业债券及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海洋保险。当前中国发展海洋金融面临重大机遇。建议中国政府应支持建立海洋金融要素聚集区,以"三个基金、一个银行、一个智库"的模式推动中国海洋金融业的快速崛起。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金融 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晓博
正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十月怀胎、即将分娩的时候,2018年3月14日,深圳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深圳将在机场西北的滨海、填海区(珠江口),规划面积达7.44平方公里的"海洋新城"。根据深圳规划国土委公布"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招标文件,深圳市海洋新城又被称为"大空港半岛区",是继前海之后深圳获得的又一个承载国家战略的稀缺性增量发展空间。它的具体位置是:北起茅洲河口,东面与大空港新城启动区国际会展中心相邻,南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谷增军 苏睿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就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通投融资渠道,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因此,文章从战略高度对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洋产业发展的融资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统筹规划,针对细分行业具体融资特点,针对政府主导型重大项目设计了“市场化转换”融资模式,针对海洋旅游业设计了“风投+经营权质押信贷”融资模式,针对海洋高技术产业设计了“政府+信贷+民间资本”融资模式,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具体融资特点设计了多元化、联保联贷、孵化器融资服务融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支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为解决海洋产业融资问题提供指导。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海洋产业 融资模式 金融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思海
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及天气体系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21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希望以此来唤醒人们对海洋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关注。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温室气体被海洋所吸收,加速了海洋的变暖变酸,对海洋生态系统及全球天气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海洋加速变暖变酸的趋势,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方向并反思现有的应对体系。海洋加速变暖变酸全球海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