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8)
- 2023(4669)
- 2022(4233)
- 2021(3929)
- 2020(3254)
- 2019(7326)
- 2018(7415)
- 2017(13031)
- 2016(7519)
- 2015(8769)
- 2014(9060)
- 2013(8786)
- 2012(8009)
- 2011(7324)
- 2010(7545)
- 2009(6869)
- 2008(6977)
- 2007(6396)
- 2006(5760)
- 2005(5221)
- 学科
- 管理(27828)
- 济(25849)
- 经济(25822)
- 业(21076)
- 企(19059)
- 企业(19059)
- 方法(11350)
- 环境(10529)
- 数学(8683)
- 数学方法(8391)
- 学(8212)
- 财(7598)
- 理论(7447)
- 资源(7401)
- 划(7275)
- 和(7047)
- 中国(6868)
- 农(6594)
- 业经(5903)
- 地方(5710)
- 务(5626)
- 财务(5592)
- 财务管理(5566)
- 教学(5459)
- 制(5434)
- 技术(5419)
- 企业财务(5258)
- 策(5004)
- 发(4930)
- 教育(4870)
- 机构
- 学院(109666)
- 大学(107417)
- 管理(40748)
- 济(37093)
- 经济(35909)
- 理学(34219)
- 研究(34037)
- 理学院(33827)
- 管理学(32951)
- 管理学院(32772)
- 中国(27238)
- 京(23737)
- 科学(23332)
- 江(18611)
- 财(18549)
- 所(17974)
- 中心(16670)
- 农(16253)
- 研究所(16074)
- 范(15714)
- 师范(15554)
- 州(15302)
- 北京(15185)
- 业大(14989)
- 财经(14400)
- 技术(14347)
- 经(12795)
- 院(12685)
- 农业(12614)
- 省(12564)
- 基金
- 项目(69887)
- 科学(53892)
- 研究(52069)
- 基金(47954)
- 家(41937)
- 国家(41550)
- 科学基金(35541)
- 社会(30282)
- 省(28778)
- 社会科(28566)
- 社会科学(28554)
- 教育(24768)
- 基金项目(24691)
- 划(23773)
- 自然(23731)
- 自然科(22998)
- 自然科学(22991)
- 编号(22927)
- 自然科学基金(22527)
- 资助(20538)
- 成果(18961)
- 课题(16027)
- 重点(15957)
- 发(14999)
- 部(14766)
- 创(14337)
- 项目编号(13804)
- 创新(13317)
- 科研(13296)
- 大学(13025)
共检索到17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正先 张志锋 韩建波 索安宁 张振冬
超载阈值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中的关键因子,其确定是当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阈值的定义和内涵,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分析目前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采用的超载阈值确定方法及潜在的问题。试行方法主要是从海洋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的合规性,以及指标多年变化情况确定超载阈值,对资源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考虑较少,评价方法的创新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管理效能还较弱。本文还从海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正先 张志锋 韩建波 索安宁 张振冬
超载阈值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中的关键因子,其确定是当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阈值的定义和内涵,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分析目前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采用的超载阈值确定方法及潜在的问题。试行方法主要是从海洋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的合规性,以及指标多年变化情况确定超载阈值,对资源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考虑较少,评价方法的创新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管理效能还较弱。本文还从海洋资源环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分析视角,探索构建区域差异性指标体系和更具科学性及管理适用性的超载阈值确定新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张雪飞 周侃 王传胜 徐小任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对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超载成因分析既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的基础。本文在搭建超载成因分析总体框架、阐述关键因素识别和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陆域/海域基础和专项评价结果以及综合预警超载成因分析的要点,进而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超载的因素涉及自然、发展和管理各个类别,但关键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组合叠加状况在基础评价结果、专项评价结果和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张雪飞 周侃 王传胜 徐小任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对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超载成因分析既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的基础。本文在搭建超载成因分析总体框架、阐述关键因素识别和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陆域/海域基础和专项评价结果以及综合预警超载成因分析的要点,进而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超载的因素涉及自然、发展和管理各个类别,但关键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组合叠加状况在基础评价结果、专项评价结果和综合预警超载成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形和气象等自然条件是导致超载的基础原因;人口和产业过度集聚以及低端产业、能源消费结构等发展类因素是超载的首要原因;内海净化能力差和海域生态退化、海岸开发强度大综合导致了海域生态环境超载;现行的资源环境管理政策尚不具备有效遏制和解决资源环境超载的能力。既有的超载成因分析框架、方法及要点可供各省、市、自治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 宁凌 曹阳春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海洋开发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海洋开发潜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从海洋经济承载、海洋资源承载和海洋环境承载三个层面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计算承载水平,对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三个子系统水平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在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总体提高态势,其中,在历经2008—2009年的快速上升阶段之后,2009—2016年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且在2016年之后存在下行态势。广东省在制订海洋开发战略时,应该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海洋环境动态监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永勇 夏军 王中根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探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探讨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即: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提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薄文广 孙元瑞 左艳 王雷雷 修安腾
通过构建科学的海洋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天津市2006-2011年海洋资源承载力及细分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天津市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和海洋生态环境支撑能力逐渐下降,分别接近和已经达到超载状态、海洋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海洋管理能力日益提升,处于适载状态、且后两者上升幅度大于前两者下降幅度,天津市海洋资源承载力逐渐上升。为了促进天津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经济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向三高方向发展、在海洋生态环境上,严格海域使用和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海洋管理能力上,加快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大海洋战略。
关键词:
海洋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狄乾斌 吕东晖
应用DPSIR框架、借鉴陆域经济理论分别构建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拟退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TOPSIS多目标决策分析法进行量化,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探讨沿海11省份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的海域承载力水平呈现明显差异,但海洋经济效益水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空间分异。(2)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反馈的机制,且影响方向正负波动;海域承载力对海洋经济效益的影响从滞后一期以后开始,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从滞后一期开始。(3)各省份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响应有所不同,整体可划分为先负后正型、先正后负型和正负波动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云玲 郭旭宁 郭东阳 王晓红
为全面客观评价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考虑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要素,讨论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从水资源承载负荷和承载能力2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物量指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各因素分别评价,采用"短板法"全面考虑各要素评价结果,进而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河北省为案例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最后结合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成因,提出了河北省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以验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承载能力 超载 水资源 评价方法 河北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云玲 郭旭宁 郭东阳 王晓红
为全面客观评价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考虑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要素,讨论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从水资源承载负荷和承载能力2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物量指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各因素分别评价,采用"短板法"全面考虑各要素评价结果,进而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河北省为案例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最后结合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成因,提出了河北省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以验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
关键词:
承载能力 超载 水资源 评价方法 河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卫振林,申金升,徐一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锦辰 李娜 张硕 赵旭 兰艳 刘怡琳 黄宏
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2014年春(5月)、夏(8月)、秋(10月)对海州湾海洋牧场示范区水环境数据为基础,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生化需氧量(BOD)作为评价指标,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海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海州湾海洋牧场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平均值高于0.6,承载状态较理想。水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海洋牧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优于对照区海域;CODMn、DIN浓度过高是导致部分站点轻度超载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陆源污染有关。研究表明,航运对水环境承载状态有负面影响;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方便快捷,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可应用于海洋牧场等海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秋影 黄小平 施平
海洋资源价值研究作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海洋资源及其价值的内涵、海洋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基础、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同时探讨了海洋资价值评估方法和海洋资源价值评估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海洋资源价值评估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海洋资源 价值 价值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淼 段志霞
海洋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特点、渠道和类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调整、产权体系及产权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强
资源承载能力主要探讨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本文对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对矿产资源承载能力与土地承载能力的不同进行了分析,并从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和资源经济承载能力两个方面对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实例作了说明。
关键词:
矿产资源,人口承载能力,经济承载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