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
2023(244)
2022(242)
2021(232)
2020(193)
2019(359)
2018(356)
2017(433)
2016(469)
2015(498)
2014(427)
2013(445)
2012(443)
2011(455)
2010(456)
2009(393)
2008(392)
2007(363)
2006(294)
2005(276)
作者
(2761)
(2281)
(2267)
(2082)
(1627)
(1218)
(1066)
(942)
(921)
(879)
(865)
(845)
(785)
(781)
(776)
(752)
(746)
(713)
(705)
(702)
(673)
(655)
(651)
(596)
(570)
(551)
(548)
(542)
(539)
(527)
学科
(1507)
(1417)
生物(1342)
(1207)
虫害(1140)
病虫(1100)
病虫害(1100)
(965)
微生(965)
微生物(965)
(911)
防治(892)
(891)
生物学(857)
微生物学(749)
病害(702)
及其(676)
(551)
(535)
水产(455)
各种(426)
(363)
土壤(362)
(332)
(316)
(299)
(277)
敌害(277)
(265)
细菌(255)
机构
大学(7058)
学院(7045)
(6135)
农业(5074)
科学(4707)
研究(4123)
业大(3786)
农业大学(3380)
(3137)
(3134)
实验(3102)
实验室(3038)
研究所(3033)
重点(2818)
(2808)
(2484)
生物(2417)
中国(2062)
技术(2011)
科学院(1829)
(1682)
(1534)
(1513)
(1512)
中心(1508)
植物(1481)
(1455)
工程(1433)
学生(1415)
大学生(1383)
基金
项目(6417)
(4651)
国家(4621)
基金(4105)
科学(3939)
(3368)
自然(3267)
科学基金(3223)
自然科(3174)
自然科学(3163)
自然科学基金(3111)
科技(2954)
(2785)
计划(2711)
(2288)
基金项目(2208)
专项(2075)
农业(1869)
(1835)
资助(1815)
重点(1779)
研究(1627)
技术(1624)
(1525)
科研(1516)
(1445)
创新(1419)
产业(911)
(902)
(896)
期刊
学报(6117)
(5936)
农业(4125)
大学(4007)
学学(4005)
科学(3589)
业大(2476)
农业大学(2343)
(1898)
中国(1530)
(1489)
自然(1481)
自然科(1470)
自然科学(1470)
中国农业(1189)
农林(1170)
(1170)
林业(930)
科技(911)
西南(884)
科技大(883)
科技大学(883)
水产(851)
农业科学(794)
西北(750)
华中(718)
(703)
中农(695)
农学(635)
华北(635)
共检索到9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秀娟  李筠  张晓华  刘佳琳  胡宗云  陈吉祥  
从海水养殖水体中防腐钢片的微生物黏膜上分离筛选到一株细菌,命名为DL2。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其抑菌谱,发现菌株DL2具有较广泛的抑菌谱,并且对致病性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通过常规生理生化研究和细菌鉴定系统测试,发现菌株DL2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具极生单鞭毛,菌落呈褐色,能产生浅褐色扩散性色素,测试结果表明,菌株DL2与Phaeobacter属细菌的特征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菌株DL2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相关细菌种属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并构建了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菌株DL2与Phaeobacter inhibens的亲缘关系最近,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振  廖学文  屈汶辉  黄克和  缪德年  张克春  
[目的]本文旨在分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材料。[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体外测定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液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到6株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分离菌株BB11的抑菌活性最强,对沙门氏菌C782和大肠杆菌K_(12)D_(31)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5.34和6.26 mm。染色镜检BB11菌为带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理化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凌空  王涵  丁诗华  吴兴镇  
应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诃子、五倍子、石榴皮等16种中草药及其复方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应用棋盘法设计16种中草药组合的120种双联复方和10种中草药组合的120种三联复方,评估了复方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16种中草药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强弱依次为诃子、五倍子、石榴皮、大黄、槐角、覆盆子、黄芩、金樱子、肉苁蓉、丁香、川牛膝、赤芍、知母、防风、天葵子及罗汉果;在120个中草药双联复方中,5.8%为显著协同作用,82.6%为协同作用,11.6%为相加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丽  王亚红  常乐  余海如  周洲  赵文霞  曲良建  
【目的】从我国优良的种质资源新疆野苹果树中分离和筛选用于苹果病害防治的内生细菌,以期为苹果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从新疆野苹果枝干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葡萄座腔菌、胶孢炭疽菌、苹果拟茎点霉3种苹果树的致病菌均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分离和筛选出内生细菌的分类地位,经离体接种试验证实其是否具有致病性。【结果】共分离获得内生细菌217株;筛选出对苹果3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7株(M-m7、M-m12、M-r12、P-m9、P-m11、L-m12、P-r21),对葡萄座腔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 00%、72. 60%、76. 60%、60. 64%、65. 96%、65. 81%、71. 79%,对胶孢炭疽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9. 85%、64. 95%、68. 87%、68. 37%、56. 12%、53. 54%、65. 66%,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菌率分别为77. 63%、79. 22%、72. 60%、69. 37%、70. 27%、69. 30%、71. 05%。经鉴定,M-m7、M-m12、P-m11、L-m12为枯草芽孢杆菌,M-r12、P-m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P-r2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试验证明这些生防菌株对苹果枝条不具致病性。【结论】从新疆野苹果枝条中筛选并鉴定出对苹果3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7株,对苹果树不具致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戚丽  吴慧平  宛晓春  张正竹  
从茶鲜叶中提取糖苷类物质,用茶叶粗酶水解后气相色谱分析挥发性酶解产物。结果表明:顺-3-己烯醇、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醇和苯乙醇是水解后挥发性苷元的主要成分,且挥发性苷元含量远高于相应的游离态香气;茶叶游离态香气组分和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对茶云纹叶枯病致病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当茶叶游离态香气组分为0.5~2.5μL.mL-1时,其对茶云纹叶枯病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香叶醇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μL.mL-1;当茶叶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质量浓度为5~25 mg.mL-1时,其对茶云纹叶枯病致病菌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秋菊  唐雪  谭晓  肖星月  童丽颖  邵欢欢  陶向  雍彬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光能变价离子钛(Titanium ion of variable valence with light energy,TIVL)对马铃薯的病原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i)]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含有不同浓度TIVL的培养基培养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i)3种马铃薯致病菌,观察TIVL对病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马铃薯致病菌的显微结构。【结果】TIVL对3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致病疫霉菌圈直径随着固体培养基中TIVL浓度的增加呈明显缩小趋势,当培养基中TIVL浓度提高到16 mg/L时,培养5~7 d仍无菌圈产生,抑菌效果与马铃薯田间生产中常用的晚疫病防控农药福帅得的抑菌效果相当。随着培养基中TIVL浓度提高,固体平板上长出的疮痂链霉菌和茄科雷尔氏菌菌落数显著减少,TIVL浓度达到16 mg/L时,疮痂链霉菌培养60 h仍未见单菌落长出,茄科雷尔氏菌培养108 h仍未见单菌落长出。以透射电镜观察含8 mg/L TIVL培养基培养的致病疫霉,发现TIVL处理后菌体显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结论】16 mg/L的TIVL对3种供试菌株均有较好抑菌效果。本研究可为TIVL抑菌机理的解析及马铃薯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国家“双减”目标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瑞章  李忠琴  郭松林  刘宏伟  汪黎虹  
应用超微粉碎法将虎杖、石榴皮、大黄以及五倍子4种中药进行加工处理至粒径为5~10μm后,组成4个三联用的中药复方,针对近年来从福建各地养殖场病鳗中常检测到的9株致病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最低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虎杖、石榴皮、大黄和五倍子组合的4个中药复方对9株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协同效应因子FIC范围在0.38~0.76。其中,联用效果最好的是复方1,所联用的3种中药对9株致病菌均具有显著协同抗菌效应,FIC≤0.5。每个复方的联用3种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均比单用浓度降低了79%以上,不但可大大降低用药量,而且用药成本比单用节省47%以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岩  李慷  刘晟  纪霜  罗雪能  刘利平  
为筛选可抑制水产养殖中产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的链霉菌生长能力的益生菌,以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carboxydus)、蓝微褐链霉菌(S. cyaneofuscatus)和玫瑰黄链霉菌(S. roseoflavus)为指示菌株,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对具有抑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本研究共筛选获得8株拮抗菌,结果表明其中2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6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 subtilis)。所筛菌株对供试链霉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株可抑制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和玫瑰黄链霉菌的生长,另外6株对嗜热一氧化碳链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筛选出的8株细菌可作为防控土腥味的益生菌,为生物控制和去除水产养殖中的土腥味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志静  陈锡时  韩士杰  刘灵芝  
 从大连金州区海湾养虾池底分离获得光合细菌Rx菌株的初筛菌株,并对其纯培养物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C摩尔百分比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x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5~0.7)μm×(1.0~1.2)μm,单极生鞭毛,光合内膜为泡囊状,繁殖方式为二分分裂生殖;Rx菌株的纯培养物含细菌叶绿素a和球状素型类胡萝卜素,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均能生长;Rx菌株生长盐度为5~100g/kg,生长pH为5.8~8.4;Rx菌株不能利用硫化物为电子供体,其生长受高浓度硫化物的抑制;能利用谷氨酸而不能利用柠檬酸钠、酒石酸为有机碳源或电子供体;盐酸硫胺素(t)、生物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振宇  王燕  艾启俊  
【目的】探讨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果实接菌的方法测定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鹿蹄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观测接上鹿蹄草素和桃褐腐病菌对桃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MIC为0.032mg·ml-1,MFC为0.156mg·ml-1;桃果实接上鹿蹄草素+病原菌后,PPO、POD和PAL活性开始升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项林平  柴卫利  王珏  郑雅雯  唐光辉  吕林  王敦  
【目的】探讨僵蚕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比较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解析和深入研究僵蚕的抑菌药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僵蚕为材料,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中药僵蚕的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煎煮法、冷浸法)进行平行比较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探讨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体积分数95%乙醇、甲醇和水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采用比色法、纸片扩散试验和肉汤倍比稀释法研究所得僵蚕活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7种提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琇  王跃军  孙谧  王清印  刘均忠  
从中国东海海域底泥中筛选获得一株产溶菌酶的海洋细菌S-12-86,采用摇瓶发酵的方式,分别从培养基组分与发酵条件两个方面对海洋细菌S-12-86产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12-86能够利用麦芽糖、淀粉、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不能利用蔗糖与甘露醇;能够利用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和硫酸铵作为氮源,其中牛肉膏效果最佳,而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几乎不能被利用;Zn2+、Mn2+、Cu2+对菌株S-12-86的生长和产酶均有抑制作用;Fe2+对菌体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抑制菌体产酶;Na+、K+对菌体的生长和产酶无明显影响;Ca2+对菌体生长有促进作用;Mg2+对菌体生长和产酶均有促进作用。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平芮巾  孙谧  刘均忠  王跃军  郝建华  张胜军  
从渤海海泥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新型酯酶菌株,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所得的MP-2酯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50~70℃,在60℃表现出了最高活性,属于耐热酶;最适作用pH为10,属于碱性酶,其pH值作用范围比较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Co2+,Li+对酶具有激活作用,Ca2+对酯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化学试剂SDS、EDTA及Tween-20对酯酶的抑制效果显著,对常见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力;该酯酶对碳链长短不同的底物表现出不同的酶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淑颖  曲田丽  孙阳  董向丽  王彩霞  李保华  肖春  
从剑麻叶片组织内分离获得6株内生细菌,其中JM-3菌株对离体苹果枝条上苹果腐烂病菌的扩展致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JM-3菌株在培养过程中能产生抑菌物质,其无菌发酵滤液能抑制腐烂病菌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导致菌丝和芽管膨大畸形,最终导致菌丝破裂、原生质外流。JM-3菌株对多种果树和农作物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RiboPrinter分析,鉴定菌株JM-3为枯草芽孢杆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爽  潘华奇  任大明  胡江春  王书锦  
运用卤虫和玉米纹枯病菌为筛选靶标,从中国南海海泥的94株细菌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杀虫、抗菌活性的海洋细菌B177菌株。卤虫和玉米纹枯病菌筛选模型测定结果表明,当PSA为发酵液时,LD50值最低,为1.3μg.mL-1;当滤纸片加20μL(5mg.mL-1浓度)发酵粗提取物溶液时,抗玉米纹枯病菌抑菌圈直径可达26mm。对B177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鉴定其为Micrococcus yunnanensis,其16S rDNA GenBank登录号为HQ439904。对其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