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7)
- 2023(10555)
- 2022(9135)
- 2021(8353)
- 2020(7157)
- 2019(16608)
- 2018(16223)
- 2017(31692)
- 2016(17230)
- 2015(19076)
- 2014(19132)
- 2013(19089)
- 2012(17622)
- 2011(15963)
- 2010(15984)
- 2009(14818)
- 2008(15024)
- 2007(13451)
- 2006(11454)
- 2005(10195)
- 学科
- 济(71239)
- 经济(71173)
- 管理(51728)
- 业(47118)
- 企(38164)
- 企业(38164)
- 方法(34825)
- 数学(30752)
- 数学方法(30477)
- 财(19776)
- 农(19433)
- 中国(17470)
- 学(17175)
- 环境(15048)
- 地方(14682)
- 业经(14501)
- 务(13082)
- 农业(13064)
- 财务(13059)
- 财务管理(13028)
- 制(12966)
- 和(12583)
- 企业财务(12437)
- 贸(12241)
- 贸易(12238)
- 易(11842)
- 银(11500)
- 银行(11472)
- 融(10998)
- 金融(10996)
- 机构
- 大学(251130)
- 学院(250434)
- 济(102018)
- 经济(99841)
- 管理(95866)
- 研究(84755)
- 理学(83109)
- 理学院(82084)
- 管理学(80643)
- 管理学院(80178)
- 中国(63519)
- 科学(55063)
- 京(52638)
- 财(47224)
- 农(45455)
- 所(43715)
- 研究所(40154)
- 中心(39680)
- 业大(39431)
- 财经(38376)
- 江(36941)
- 农业(36094)
- 经(34868)
- 范(33342)
- 师范(33015)
- 北京(32672)
- 经济学(32151)
- 院(30502)
- 州(29730)
- 经济学院(29382)
- 基金
- 项目(173098)
- 科学(136579)
- 基金(127243)
- 研究(122541)
- 家(112451)
- 国家(111595)
- 科学基金(95104)
- 社会(78788)
- 社会科(74869)
- 社会科学(74840)
- 基金项目(68684)
- 省(67298)
- 自然(62712)
- 自然科(61079)
- 自然科学(61055)
- 自然科学基金(59993)
- 划(57405)
- 教育(55393)
- 资助(50976)
- 编号(48364)
- 重点(39776)
- 部(38598)
- 成果(38412)
- 发(37653)
- 创(35739)
- 科研(33780)
- 创新(33503)
- 国家社会(33236)
- 课题(32712)
- 教育部(32544)
- 期刊
- 济(107139)
- 经济(107139)
- 研究(67481)
- 中国(44400)
- 学报(43041)
- 农(39208)
- 科学(38640)
- 财(37503)
- 管理(31113)
- 大学(31069)
- 学学(29382)
- 农业(26515)
- 融(21060)
- 金融(21060)
- 教育(20905)
- 技术(18892)
- 财经(18792)
- 业经(17934)
- 经济研究(17086)
- 经(16151)
- 资源(14985)
- 业(14777)
- 问题(14734)
- 版(12623)
- 技术经济(12391)
- 图书(12060)
- 科技(11520)
- 统计(11504)
- 理论(11258)
- 商业(11232)
共检索到353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勤
本文基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现状,重点对负外部性导致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生态效率流失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负外部性视角下生态效率流失的主要途径,提出的提升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构建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海洋环境治理机制和监督与反馈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勤
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综合利用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环境,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海洋资源性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也影响着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利用现状,重点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大流失原因出发,对理论缺陷、产权失灵、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效应导致的利用效率流失的主要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进行的流失治理也需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因此需建立一个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体系。只有以治理的前提为基础,以治理的保障为平台,对具体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提出针对性地治理对策,并及时监督与反馈,才能从根源上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淼 吕波 刘泮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的流失会动摇发展海洋事业的根基,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研究了作为海洋资源性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问题。首先文章给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界定及其包含的资产类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所具有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指出了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因素。接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我国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渠道。针对目前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度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思想和方法,运用此方法进行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可以明确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严重程度,从而能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淼 段志霞
海洋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特点、渠道和类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调整、产权体系及产权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淼 吕波
海洋资源性资产属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国有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直接威胁到海洋事业发展的根基。因此,开展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给予了海洋资源性资产明确的界定,认为海洋资源性资产是指海洋范围内和沿海地带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能够产生效益的稀缺性海洋资源。然后,本文分析了海洋资源资产流失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流失隐蔽性、范围广泛性、原因复杂性、时空差异性等。接下来,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六种成因,指出每种成因都危害巨大。针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成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有加强海洋...
关键词:
海洋资源性资产 流失 成因 治理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刘勤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的实施,即把海洋资源这种特殊资产,从其开发利用到生产、再生产,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的大力推动,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与治理问题也日益被国家重视。本文通过对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资产流失的治理对策,并且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模型,为我国政府今后的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海涛 张晖明
对自然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综合介绍近年来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中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完善资产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自然资源分类研究和对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分析,提出应当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产权安排方式和资产化程度管理,建立起资产化管理的体系框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性资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性国有资产 资产化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戈华清
生态补偿制度在弥补市场失灵、解决外部化方面,为不同主体提供环境服务保障了现实的经济或财政刺激。这一制度在不同的适用领域均受到了广泛关注。尽管生态补偿制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环境保护领域,但在海洋环境保护的某些特殊领域的作用却是独一无二的。生态补偿制度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刚刚起步,且在实践中陷入了困境。海洋生态补偿在我国海洋保护的现实性与可行性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结合我国海洋资源利用状况、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域使用权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减少因生态保护造成的贫困等进行全面论证,才能确立海洋生态补偿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实然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莉萍 刘宁 张可
采用会计的思维方法,基于财政约束下以中国29个省2009~2013年连续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以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判断经济性和资源性资产向环境负债的转换效率。以中国各省5年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均值1.5%、转换效率均值1为标准,将各省级地方政府分为4类:经济性资产投入高转换效率高、资源性资产投入高转换效率高、经济性资产投入低转换效率低、资源性资产投入低转换效率低。并结合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深入分析挖掘各省环境治理特征与学习标杆。运用MalMquiSt指数比较各省同一年转换效率的相对动态改善程度,结果发现中国各省转换效率总体有所改善,转换效率动态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泽宇 远芳 徐静 卢雪凤
基于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的内涵,从海洋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区位4个维度构建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物元评价方法对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我国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区间为[0.299 3,0.583 8],其中广东、浙江、山东、福建、辽宁为高异质区;上海、江苏、海南、广西为一般异质区;河北、天津为低异质区。(2)2015年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等关联为主,较强关联次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明 李树春 黄海燕
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的动态概念;它是由人们发现的有价值和有用途的物质。资源性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实物或其他量度计量,能带来未来效用的资源;它有其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点。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系统研究其自然循环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循环规律,并从量化角度的前提下来全面反映和控制上进行了一些专门的探讨。提出了建立起以效用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计量基础;引入基金理论解决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问题;对会计真实性原则进行调整可以解决其真正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扩大资产定义的内涵和报表信息的内容以解决难以披露的必要信息等。
关键词:
资源 资源性资产 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刘颖 贺灿飞
受制于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依赖性,资源禀赋条件被视为资源性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源枯竭、环境能源压力上升,以及交通条件改善、技术进步和贸易条件改善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资源性产业有条件摆脱资源依赖,导致资源性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研究借助空间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并通过进一步细分产业与地理空间,刻画了中国1998—2007年资源性产业的集聚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资源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总体表现平稳,但其背后隐含着显著的空间格局变动。采掘业由于生产投入要素在空间上的灵活性较弱,故集聚程度整体高于资源性加工业,但采掘业集聚中心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分散化特征。2采掘业的空间格局与资源分布特征紧密相关,主要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问题是在海洋经济高速增长下实现海洋生态、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资源整合的重大难题。文章从“产业—环境—社会”系统视角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了均方差赋权法、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来分析2007—2016年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南部海洋经济圈4个省份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有所差异,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大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广东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最高,广西和海南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来自海洋产业子系统和海洋环境子系统。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有利于实现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问题是在海洋经济高速增长下实现海洋生态、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资源整合的重大难题。文章从“产业—环境—社会”系统视角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了均方差赋权法、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来分析2007—2016年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南部海洋经济圈4个省份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有所差异,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大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广东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最高,广西和海南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来自海洋产业子系统和海洋环境子系统。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有利于实现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淼 袁栋
海洋养殖资源资产的流失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养殖资源及养殖资源资产流失的界定,在资源所有者的所有权受损和海域低效利用基础上提出流失量价值即为海洋养殖资源资产价值与国家养殖资源资产总收益的差值,并将海水资源价值、环境成本价值和养殖成本价值作为养殖资源资产的总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