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4)
2023(14309)
2022(12424)
2021(11356)
2020(9595)
2019(21734)
2018(21719)
2017(41829)
2016(22414)
2015(25381)
2014(25471)
2013(25264)
2012(23200)
2011(21152)
2010(21202)
2009(19903)
2008(19237)
2007(16975)
2006(15172)
2005(13788)
作者
(65331)
(54369)
(54000)
(51549)
(34815)
(26041)
(24494)
(21251)
(20654)
(19470)
(18506)
(18462)
(17485)
(17268)
(16748)
(16693)
(16143)
(15862)
(15478)
(15469)
(13629)
(13342)
(13036)
(12427)
(12178)
(12121)
(12041)
(11940)
(10985)
(10459)
学科
(108522)
经济(108393)
管理(71044)
(63370)
(53861)
企业(53861)
方法(41755)
数学(36026)
数学方法(35678)
中国(25324)
(24991)
地方(24373)
(23641)
业经(22514)
(21446)
(20962)
环境(15975)
农业(15912)
(15650)
(15467)
贸易(15458)
技术(15405)
(15395)
理论(15324)
(15189)
银行(15152)
(15149)
金融(15145)
(15079)
财务(15008)
机构
大学(330324)
学院(327078)
(139631)
经济(136687)
管理(130270)
理学(112412)
研究(112227)
理学院(111182)
管理学(109495)
管理学院(108894)
中国(83069)
(69923)
科学(66836)
(64630)
(55729)
财经(51152)
研究所(50288)
中心(49565)
(47744)
(47076)
(46273)
业大(45413)
北京(44510)
经济学(42749)
(41882)
师范(41561)
(40609)
(38264)
经济学院(38070)
财经大学(37901)
基金
项目(219391)
科学(173193)
研究(163266)
基金(159653)
(137508)
国家(136402)
科学基金(117735)
社会(104366)
社会科(98956)
社会科学(98931)
(84835)
基金项目(84602)
自然(74650)
教育(73615)
自然科(72828)
自然科学(72816)
自然科学基金(71498)
(70911)
编号(65766)
资助(65439)
成果(54228)
(48731)
重点(48559)
(47205)
(45845)
课题(45396)
(43307)
国家社会(42956)
创新(42874)
教育部(42266)
期刊
(161107)
经济(161107)
研究(102882)
中国(63827)
管理(50482)
(49358)
学报(48086)
科学(45538)
(43100)
大学(37136)
学学(34993)
教育(33688)
农业(29547)
技术(28816)
(28643)
金融(28643)
财经(25997)
经济研究(25882)
业经(23869)
(22228)
问题(20395)
技术经济(17421)
科技(16882)
理论(16710)
图书(15774)
现代(15258)
实践(14966)
(14966)
(14368)
(14347)
共检索到491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艾敏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二者间的互动机制,再利用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海洋经济与科技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不显著,海洋经济对海洋科技有持续的支撑作用,海洋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海洋科技的进步,二者间存在一定互动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持,而且具有持续性,但是作用效果较弱,且二者的作用力度并不对称。这说明我国的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并未发挥出较大的协调能力,目前无法达到理论上二者相互促进的良好结果,可见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实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阎铁毅  付梦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国家海洋局机构重新整合,积极响应这一战略。改革三年来,海洋执法效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当然也仍存在海上力量动员不足的问题。许多人认为,组建一支海洋管理机关或执法队伍就可以解决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不是正确的方向,我们需要从海洋管理、执法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从完善协调机制、加强民间力量等方面寻找答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当前,福建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两者要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还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应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平台,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强化海洋科技的支撑作用;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闽台两地在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福建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春娟  刘大海  王玺茜  赵倩  
建立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两个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在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各项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增加海洋创新绩效和海洋经济潜力分指数,对海洋创新效率及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潜力予以考察。在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均方差法测算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进而测算2004-2018年我国海洋创新与海洋经济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协调关系由中度失调衰退转变为良好协调发展,协调程度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4-2006年海洋创新滞后于海洋经济发展;2007-2018年海洋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海洋创新投入与提高海洋创新绩效、加快海洋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统筹海洋创新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嵌嵌  黄硕琳  
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着缺乏高层协调机构、协同作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等弊端,因此为了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需要建立海洋综合协调机制。美国和日本这两种不同海洋管理体制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协调机制的建设,在我国现有机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建设经验,提出适合我国海洋管理协调机制的具体建议:建立健全的多主体合作机构、咨询和参谋机构,构建海洋综合协调组织模式图,并完善海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各涉海主体搭建有效沟通的平台,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的统筹和协调,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研究亮点:从分析海洋综合协调机制的提出、概念和功能入手,探讨了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着重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的建设经验,并分别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航  杜利楠  王跃伟  黄杰  
"陆海统筹"战略已成为海洋事业发展的基本准则,陆海两大系统间的科技联系与协同发展亦是陆海统筹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关系础上,构建了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函数法对2008-2014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地测度,进一步探讨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系统明显滞后于陆域科技系统;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发展水平与陆域科技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特征;陆域科技系统创新效率对两系统的协同创新水平影响更为显著;陆域科技系统的知识溢出能力和海洋科技系统的吸收能力两个指标亦是影响两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子。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促进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郭可蒙  邹玮  
构建适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评价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2000—2014年间沿海11省市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水平进行评价。通过构建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两者历年的协调发展度,并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度进行时空演变分析;利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动态分析各个省市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水平呈上升趋势;(2)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调发展度逐年递增;2000—2007年,福建省的协调发展度明显提高;2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乐华  高强  史磊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在海洋生态状况加速恶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运行凸显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剖析,确定其协调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并构建出用以促进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主导型、海洋生态主导型、海洋社会节约型三种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狄乾斌  王小娟  耿雅冬  张洪月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1999—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性处于失调状态,2004年之后大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等级逐步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基于2009—2018年我国11个涉海省份的面板数据,厘清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机理,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涉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并呈“N”型变化趋势;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提高并呈“M”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均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2)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区域内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态势;耦合协调度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区域间相互作用较小。(3)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主导、人力资本是次要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基于2009—2018年我国11个涉海省份的面板数据,厘清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机理,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涉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并呈“N”型变化趋势;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提高并呈“M”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均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2)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区域内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态势;耦合协调度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区域间相互作用较小。(3)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主导、人力资本是次要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基于2007-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市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考察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分别以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研究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仁锋  王腾飞  吴丹丹  
采用熵值法分别综合刻画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系统质量,然后运用协调度模型评价20062013年海洋科技能力与海洋经济的协调性演进。结果表明:(1)长三角20062011年海洋科技能力综合得分整体呈现大幅上升趋势,沿海省市科技均正向发展,科研水平状况渐好。(2)除上海外,其他沿海7省份20062013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且经济发展轨迹相对集中、经济发展水平呈较强一致性。(3)长三角20062013年海洋科技能力和海洋经济的协调水平呈现高级协调-中级协调-高级协调的演替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赵培阳  寇佳丽  
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洋科技创新对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1996—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整体来说,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然而海洋经济增长并非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从具体来讲,海洋科技成果应用不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当前需要加大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亚运  原峰  
文章在探讨海洋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理,及构建海洋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构建综合指数,运用耦合理论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海洋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倒U”型发展趋势的两个不同阶段,即海洋经济水平差异呈扩大趋势,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处于缩小阶段;区域海洋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广东、上海位于第一梯队,广西、海南、河北位于第三梯队,其他省份位于第二梯队;东海海区内的地区差异较小,且耦合协调度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区域间的海洋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不同耦合协调水平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人力资源、国内消费分别是耦合协调水平低和高的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