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5)
- 2023(2522)
- 2022(2188)
- 2021(2107)
- 2020(1810)
- 2019(4195)
- 2018(4109)
- 2017(7744)
- 2016(4317)
- 2015(4686)
- 2014(4764)
- 2013(4942)
- 2012(4658)
- 2011(4164)
- 2010(4150)
- 2009(4045)
- 2008(3982)
- 2007(3403)
- 2006(3159)
- 2005(2784)
- 学科
- 济(20403)
- 经济(20392)
- 管理(13014)
- 业(11034)
- 方法(9356)
- 数学(8509)
- 数学方法(8452)
- 企(7899)
- 企业(7899)
- 学(6135)
- 资源(5523)
- 地方(5284)
- 中国(5131)
- 农(4919)
- 农业(3910)
- 地方经济(3853)
- 和(3832)
- 发(3689)
- 财(3643)
- 税(3642)
- 税收(3552)
- 环境(3543)
- 收(3535)
- 业经(3020)
- 贸(2793)
- 贸易(2790)
- 人事(2773)
- 人事管理(2773)
- 易(2696)
- 经济学(2448)
- 机构
- 大学(63066)
- 学院(62236)
- 济(26866)
- 经济(26379)
- 研究(25510)
- 管理(23380)
- 理学(20182)
- 理学院(19951)
- 管理学(19520)
- 管理学院(19406)
- 中国(19346)
- 科学(17301)
- 所(14293)
- 京(13682)
- 研究所(13205)
- 农(13196)
- 财(11537)
- 中心(11163)
- 农业(10637)
- 业大(10070)
- 江(9865)
- 院(9393)
- 财经(9134)
- 北京(8727)
- 省(8378)
- 经(8338)
- 经济学(8306)
- 科学院(8120)
- 范(7938)
- 师范(7760)
- 基金
- 项目(43629)
- 科学(33718)
- 基金(32033)
- 家(29762)
- 国家(29559)
- 研究(28869)
- 科学基金(24133)
- 社会(18388)
- 社会科(17462)
- 社会科学(17457)
- 自然(16681)
- 基金项目(16515)
- 省(16228)
- 自然科(16091)
- 自然科学(16082)
- 自然科学基金(15833)
- 划(14339)
- 资助(13841)
- 教育(12592)
- 编号(10731)
- 重点(10528)
- 发(10195)
- 部(9793)
- 计划(8907)
- 创(8676)
- 科研(8610)
- 成果(8381)
- 创新(8132)
- 国家社会(8130)
- 科技(7922)
共检索到96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家骅 姜亚洲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为中国今后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渔业管理 增殖放流 生态效益 负责任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培胜,王德才,卞永平
搞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是兴工强市之路卢培胜王德才卞永平山东荣成是我国第一渔业大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走好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我们走访了国内海洋界一些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刘勤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的实施,即把海洋资源这种特殊资产,从其开发利用到生产、再生产,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的大力推动,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与治理问题也日益被国家重视。本文通过对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资产流失的治理对策,并且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模型,为我国政府今后的海洋生物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祺 黄硕琳
我国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行动。着重分析讨论了"公众参与"原则在水生生物资源增殖中的立法实践、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在充分发挥政府保护公共资源的主导作用下,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水生生物资源 增殖放流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婧
文章提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必要性以及渔业开发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问题,总结了国际上对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概念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将海洋自然资源保护区与传统渔业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提出海洋自然资源保护区模式更能实现维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发展海洋自然资源保护区的建议。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 可持续发展 海洋自然保护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谨凯 高磊
本文利用P-S-R模型阐述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压力、状态、反应相互作用原理,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持续压力对经济与环境主体形成冲击,并促使其反应。而各个行为主体无法形成合力减轻海洋压力,需要建立一个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政府诱导模型,通过政府诱导使各个经济与环境主体形成合力,减轻海洋压力。本文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政府诱导模型基础上,分析政府诱导实现的宏观、微观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宏观环境,企业科技、资金供给等微观环境,最后,提出加强系统内各部门的联系、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企业制定长远战略目标等实现政府诱导运行、保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正>上海海洋大学建于1912年,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5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始于1912年的渔捞科,历史悠久,是水产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学院。学院以“水域生物资源养护、开发、利用与管理”为主线,到2035年将建设成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渔业治理与文化传承,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范明生
潮间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的地带,它在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潮间带生物资源与其它海洋资源一样都是沿海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海洋开发过程中,由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娟娟 缴建华 马丹 陈永平 李春青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天津围填海工程正在进一步加大。从2003-2012年,天津市海洋捕捞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008年下降的最为严重,这也与2007年进行的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相吻合。本研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拟对围填海工程对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鱼卵和仔稚鱼、游泳动物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吹填淤泥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掩埋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经济贝类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直迁移行为。毛蚶比四角蛤蜊的垂直迁移能力弱。随着体长的增加,生物迁移能力增强;随着掩埋深度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渐增加...
关键词:
围填海 悬浮物 掩埋 海洋生物资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元甲 洪万树 张其永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摄食习性、性成熟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产卵群体生殖力、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路线、资源量和渔获量、各种作业渔船的调整及其捕捞力量的限制措施等,并展望了中国海洋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怀慧 孙龙
该文分析了人工鱼礁用于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和人工鱼礁集鱼的机理 ,并介绍了人工鱼礁的种类、结构型式、平面布置以及制作人工鱼礁的材质。最后就影响人工鱼礁投放场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邓景耀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1982~1984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象山港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忠,张春丽
文章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以及海洋旅游市场状态三方面对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及海洋旅游发展的专题理论研究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评述。对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应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以“生态性”为发展方向;通过区域间资源的整合进行区域合作,积极向国际通用的国家公园靠拢,建立我国海洋国家公园;注重开发多样化、深层次海洋旅游产品;发展新的海洋旅游业态,使之成为地方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海洋旅游 现状 进展 展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曙光 姜旭朝
随着我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海洋经济研究也刚好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基于对"中国海洋经济研究30年学术研讨会"研究论文和交流成果的分析.尝试对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演变、研究方法论建设,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进行初步总结。并对海洋产业经济、海洋区域经济等分支学科的发展进行专题评述.尝试提出全球海洋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理论、方法和实践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海洋经济研究 回顾与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的特点包括以增加渔业资源量为目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权属、苗种主要来源于人工育苗或驯化、通过放流或移植进入自然海域、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和对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等。早在1965年,我国学者曾呈奎先生就原创性地提出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建设"牧场"的理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牧场经历了从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到系统化的海洋牧场发展过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牧场的涵义应用过于宽泛、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忽视海洋牧场生态作用以及忽视项目评估和...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增殖放流 人工鱼礁 海洋农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