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9)
- 2023(9464)
- 2022(8568)
- 2021(8098)
- 2020(6776)
- 2019(15823)
- 2018(15943)
- 2017(30811)
- 2016(16864)
- 2015(18953)
- 2014(19011)
- 2013(18889)
- 2012(17061)
- 2011(15458)
- 2010(15197)
- 2009(13651)
- 2008(13209)
- 2007(11179)
- 2006(9695)
- 2005(8327)
- 学科
- 济(64758)
- 经济(64688)
- 管理(48850)
- 业(44125)
- 企(37288)
- 企业(37288)
- 方法(31623)
- 数学(27161)
- 数学方法(26829)
- 农(16980)
- 学(16623)
- 中国(15707)
- 财(15162)
- 业经(14370)
- 环境(14225)
- 地方(14009)
- 和(12035)
- 理论(11853)
- 农业(11450)
- 贸(10598)
- 贸易(10594)
- 划(10504)
- 易(10256)
- 技术(10249)
- 务(10085)
- 财务(10025)
- 财务管理(10011)
- 制(9940)
- 企业财务(9512)
- 教育(9356)
- 机构
- 大学(236371)
- 学院(233843)
- 管理(97026)
- 济(87547)
- 经济(85466)
- 理学(85026)
- 理学院(84074)
- 管理学(82571)
- 管理学院(82173)
- 研究(77292)
- 中国(55286)
- 科学(50841)
- 京(50778)
- 所(38645)
- 财(38285)
- 农(37037)
- 业大(36809)
- 研究所(35666)
- 中心(34704)
- 江(32415)
- 北京(32218)
- 范(31925)
- 师范(31661)
- 财经(31521)
- 农业(28953)
- 经(28683)
- 院(28499)
- 州(26741)
- 师范大学(25859)
- 经济学(24673)
- 基金
- 项目(168166)
- 科学(131378)
- 研究(122385)
- 基金(121214)
- 家(105595)
- 国家(104727)
- 科学基金(89926)
- 社会(74819)
- 社会科(70791)
- 社会科学(70770)
- 省(65934)
- 基金项目(65690)
- 自然(60208)
- 自然科(58639)
- 自然科学(58627)
- 自然科学基金(57533)
- 划(55787)
- 教育(55490)
- 编号(50318)
- 资助(49703)
- 成果(39989)
- 重点(37295)
- 部(36574)
- 发(35492)
- 创(34650)
- 课题(34059)
- 科研(32356)
- 创新(32224)
- 大学(31143)
- 教育部(30973)
共检索到326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冯佰香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度选择,是激励海洋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概念及主客体、海洋生态损害程度判别、海洋生态损害评价、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生态损害研究方面的进展及问题,并指出需加强多学科合作,明晰海洋生态损害形成机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敏 张继伟 姜玉环 陈凤桂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将用海者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由此抑制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比命令与控制型政策工具更具有明显的管理绩效优势。在总结分析相关基本概念、补偿责任、补偿方式等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更易于政策设计操作的用海项目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为实证对象,建立了完整用海方式分类体系下的区域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科学、高效、可行的海洋生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敏 张继伟 姜玉环 陈凤桂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将用海者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由此抑制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比命令与控制型政策工具更具有明显的管理绩效优势。在总结分析相关基本概念、补偿责任、补偿方式等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更易于政策设计操作的用海项目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为实证对象,建立了完整用海方式分类体系下的区域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科学、高效、可行的海洋生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鑫 刘中梅 裴兆斌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海洋蓝色经济区发展加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一系列船舶撞击漏油、捕捞养殖污染等突发事件,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生态本底的支撑和保障,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立足中国海洋环境司法现状,根据对相关司法案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方面存在法律配套机制不健全、司法鉴定工作开展不足、救济方式单一且预期效果差、生态损害赔偿主体范围小和执法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对此,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扩大生态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健全生态环境赔偿制度及加强执法部门信息公开和监管力度等对策,以期为解决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婉清
明晰海洋生态损害损益主体及其关系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前提。法学范式下海洋生态损害损益主体包括个人、单位法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益组织五类。其中,个人和单位法人构成了私益主体,单位法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益组织构成了公益主体,个人、单位法人和行政机关构成了责任主体。单位法人既可以是私益主体又可以是公益主体,私益主体相对充实而公益主体相对缺乏,以及权利主体与责任主体之间性质的错位使得该理论框架仅停留在性质层面。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 损益主体 理论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海燕 杨悦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中国遭受产业损害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学术界、行业、政府等所关注。本文综述并分析了1997年以来中国产业损害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
产业损害 综述 损害幅度 预警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根紧 何婧
本文根据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从补偿机制的内涵、补偿对象、补偿主客体、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方面阐述了生态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的生态补偿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理论基础 补偿机制 综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耿晓媛
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生态补偿修复自然生态创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文章从生态文明绿色和谐发展观角度出发,基于历史计量研究与层级划分的方法从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意愿、生态补偿应用4个角度对生态补偿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研究发现:(1)生态补偿机制结构不完备,虽有专家学者构建出系统的生态补偿体系,但大多是就"生态补偿"谈"生态补偿",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具体深入研究;(2)生态补偿标准在制定时缺乏科学理论依据,而且缺乏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3)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一旦市场补偿机制发生失灵状况,会使政府承担巨大的生态补偿资金压力。因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4点政策启示;(1)构建结构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补偿各相关主体的互动机制研究;(2)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标准,并根据时期、地域与环境不同而适时调整;(3)扩宽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降低交易费用对生态补偿项目效果的影响;(4)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不断提高生态补偿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该研究重点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理论综述 研究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建卿 靳乐山
根据中国的研究现状,介绍生态补偿的背景、定义、理论基础,从生态补偿的研究对象、补偿主体、运行机制和实施进程4个角度论述生态补偿机制,概述了生态补偿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指出中国生态补偿面临着缺乏系统性、一致性、可持续性和跨系统研究以及急需构建一个社会参与和统一操作平台的挑战。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理论 机制 评价 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毓琪 陈珂
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归纳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在流域生态补偿上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提出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秀丽 孙铄铄 严曙光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林业生态破坏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下的林业生态环境受损的补偿制度,在林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偿使用。对林业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标准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指出林业生态补偿研究重点和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目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影子项目法和边际机会成本法等。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林业生态补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研究应朝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林业生态补偿 生态价值评估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海鹏 武晓燕 路文芳 刘占旗 杨素娟
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事件频频发生,而针对受损害群众的补偿却各有不同,因为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法律或补偿标准,所以受害者无法得到有效的健康损害补偿。本文通过对国内环境污染健康损害数起案例的回顾分析,对事件的处理及补偿政策进行了讨论,并剖析了目前环境健康损害补偿现状的困境,对建立我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建议政府应尽早制定相应标准,并广泛开展环境健康风险防范教育。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健康损害 损害补偿 补偿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沈伟腾 陈琦
海洋生态损害行为的产生与制度环境密不可分,本文围绕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机制失灵—社会机制失灵的三元分析框架,探究中国海洋生态损害的制度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损害治理方案。海洋生态损害市场机制失灵强调海洋产权私有化困境及市场作用扭曲所带来的影响,政府机制失灵分析从制度激励视角出发,揭示中国过去以GDP为核心的晋升考核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地区竞争格局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危害,社会机制失灵分析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强调海洋生态保护中社会力量的缺失与个体高昂的行动成本以及社会资本培育的不足紧密相关。鉴于此,本文提出构建排污权交易、绿色GDP考核和社会力量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损害治理架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