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4)
- 2023(10116)
- 2022(9186)
- 2021(8651)
- 2020(7177)
- 2019(16540)
- 2018(16603)
- 2017(32251)
- 2016(17638)
- 2015(19699)
- 2014(19599)
- 2013(19250)
- 2012(17518)
- 2011(15805)
- 2010(15505)
- 2009(14012)
- 2008(13551)
- 2007(11549)
- 2006(10087)
- 2005(8763)
- 学科
- 济(67135)
- 经济(67059)
- 管理(53593)
- 业(48149)
- 企(41668)
- 企业(41668)
- 方法(32794)
- 数学(27939)
- 数学方法(27609)
- 农(17356)
- 财(17116)
- 中国(16318)
- 学(16258)
- 环境(15375)
- 业经(15215)
- 地方(13986)
- 和(12299)
- 理论(12280)
- 划(11946)
- 务(11678)
- 财务(11618)
- 财务管理(11599)
- 制(11396)
- 农业(11327)
- 贸(11176)
- 贸易(11172)
- 企业财务(11065)
- 技术(10865)
- 易(10823)
- 教育(9797)
- 机构
- 大学(246677)
- 学院(243598)
- 管理(101601)
- 济(92119)
- 经济(89981)
- 理学(89142)
- 理学院(88197)
- 管理学(86733)
- 管理学院(86311)
- 研究(79484)
- 中国(56982)
- 京(52473)
- 科学(50686)
- 财(41232)
- 所(39015)
- 业大(36599)
- 农(36481)
- 研究所(35897)
- 中心(35754)
- 财经(33933)
- 江(33444)
- 北京(33124)
- 范(32923)
- 师范(32656)
- 经(30895)
- 院(29343)
- 农业(28502)
- 州(27714)
- 师范大学(26690)
- 经济学(26332)
- 基金
- 项目(174051)
- 科学(136497)
- 研究(127943)
- 基金(126069)
- 家(109423)
- 国家(108494)
- 科学基金(93488)
- 社会(79380)
- 社会科(75103)
- 社会科学(75080)
- 基金项目(67845)
- 省(67672)
- 自然(61625)
- 自然科(60079)
- 自然科学(60066)
- 自然科学基金(58954)
- 教育(58158)
- 划(57161)
- 编号(52638)
- 资助(51411)
- 成果(42279)
- 重点(38483)
- 部(38254)
- 发(36411)
- 创(36073)
- 课题(35491)
- 创新(33553)
- 科研(33384)
- 项目编号(32902)
- 教育部(32716)
共检索到34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海洋环境治理是应对当前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而采取的重要制度选择,是全球治理理论在海洋领域的重要应用,对解决全球化进程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促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海洋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海洋环境治理基本构成要素、海洋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及海洋环境跨区域治理与模式研究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环境治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加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演化脉络与类型体系划分、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层序体系与中国话语权甄别、全球海洋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应顺应时势,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绿色转型。因此,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问题,抓住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应顺应时势,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绿色转型。因此,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问题,抓住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林 代晓松 张永强
海洋环境治理与开发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商业模式创新不足、陆海统筹缺乏系统性等核心问题,提出导入EOD开发模式开展规划策划、生态本底修复,导入绿色低碳产业等实现政企各方合作共赢的实施路径,并总结了典型项目的成功经验,希望为EOD模式在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生态 环境综合治理 EOD 商业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建明 高楚涵 朱春奎 张娟
文章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分权、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海洋环境管理事务权力的下放不利于海洋环境治理,将导致地方政府间“逐底竞争”,产生“绿色悖论”效应。(2)海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减少海洋环境污染,但在环境分权的影响下,海洋环境规制的治污效果会被弱化。(3)当以环境分权为门槛变量时,海洋环境规制对于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当环境分权水平超过0.0605时,海洋环境规制的治污效果将被显著削弱。为促进海洋环境良性发展,应适当增加中央政府对于海洋环境治理的权力,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健全垂直型环境规制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地设计环境分权策略。
关键词:
海洋环境规制 环境分权 海洋环境污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当前,福建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两者要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还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应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平台,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强化海洋科技的支撑作用;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闽台两地在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福建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梅宏 蔡先凤
建立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前程序既是法院优化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前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海洋环境资源案件要求程序法"绿化"的因应对策。立案登记制急需配套的程序疏导机制,法官员额制改革要求法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建议修改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时,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明确海事诉讼的审前程序,对海事案件的管辖审查、诉答、送达、保全、证据交换、庭前会议、繁简分流、审前调解等内容予以规定,并特别规定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审查机制、特邀调解机制,以利于发挥审前程序为庭审及裁判打好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飞 钱伟国 田思泉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鯵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鯵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鯵鱼高产(2000t)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鯵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
关键词:
鲐鯵鱼 产量分布 渔场 海洋环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明莹 夏斌 马绍赛 辛福言 孙伟红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阻燃剂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设备和各种复合材料里。国内外研究证明,PBDEs是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会对生物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毒害,同时干扰甲状腺的内分泌,也会诱导有机体突变或致癌。检测结果显示,全球海洋环境中PBDEs污染是普遍的。本文概述了多溴联苯醚的特性及其对海洋污染状况,提出了遏制多溴联苯醚对海洋污染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杰 陈新军 刘必林 田思泉 钱卫国
近几十年随着传统渔业资源量的下降,短生命周期的鱿鱼类产量出现持续增加,并已成为重要的渔获对象。由于鱿鱼类为短生命周期鱼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这一特点使得传统基于种群动力和生物学过程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估算其资源量,为了了解环境因子和鱿鱼类资源量变化的关系,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目前的研究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环境因子对鱿鱼类资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但是还不能完全利用环境变量来预测资源量的变化;本文还归纳了主要经济鱿鱼类栖息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生活史各个阶段(孵化、仔稚鱼、成鱼和产卵)和资源补充量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研究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应...
关键词:
鱿鱼类 海洋环境 资源补充量 生活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晓晖
与一般鱼类相似,鱿鱼是根据其摄食和生理需求来选择栖息水体的。日本青森县渔业界人士下野助三郎先生介绍,日本渔业界认为浮游生物、潮流和水温是鱿鱼栖息集群的三大元素,且浮游生物为三大要素之首。鱿鱼的分布与处于动态的浮游生物关系最大。由于鱿鱼的摄食与动态的浮游生物密切相关,而潮流不仅能驱动浮游生物使之处于动态,而且激流区的高含氧量水体又是鱿鱼栖息的理想场所,所以浮游生物和潮流二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冬梅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健康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实质,是多方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本文运用博奕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新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新政策,对涉及海洋环境责任的企业、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的行为进行分析,探究博弈冲突的缘由和影响,促进三方达到较为理想博弈均衡,以求为解决海洋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海洋环境责任保险 博弈 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徐敏
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以海州湾海洋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调查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物要素为主、物理化学要素为辅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将海洋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劣"。收集了海州湾保护区2005~2011年环境调查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统计数据序列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等级判定标准。利用2006年8月、2009年12月和201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州湾保护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608、0.465、0.638,保护区环境质量整体处于等级良,且近岸环境较离岸海域差,较客观地反应...
关键词:
海州湾 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冯佰香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度选择,是激励海洋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概念及主客体、海洋生态损害程度判别、海洋生态损害评价、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生态损害研究方面的进展及问题,并指出需加强多学科合作,明晰海洋生态损害形成机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荣静
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是,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