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8)
- 2023(6414)
- 2022(5506)
- 2021(4760)
- 2020(3974)
- 2019(8687)
- 2018(8359)
- 2017(15728)
- 2016(8589)
- 2015(8972)
- 2014(8396)
- 2013(8175)
- 2012(7303)
- 2011(6450)
- 2010(6141)
- 2009(5608)
- 2008(5329)
- 2007(4498)
- 2006(3861)
- 2005(3241)
- 学科
- 济(32994)
- 经济(32953)
- 管理(28520)
- 业(25712)
- 企(20855)
- 企业(20855)
- 方法(16831)
- 数学(15300)
- 数学方法(15210)
- 环境(11283)
- 财(10379)
- 农(9082)
- 学(8720)
- 贸(7562)
- 贸易(7562)
- 中国(7460)
- 划(7413)
- 易(7391)
- 业经(7180)
- 务(7081)
- 财务(7079)
- 财务管理(7073)
- 企业财务(6780)
- 技术(6322)
- 农业(6201)
- 地方(5797)
- 制(5364)
- 规划(5317)
- 环境规划(5171)
- 资源(5047)
- 机构
- 大学(120806)
- 学院(119940)
- 济(50272)
- 经济(49558)
- 管理(47700)
- 理学(43081)
- 理学院(42655)
- 管理学(41988)
- 管理学院(41817)
- 研究(40736)
- 中国(29150)
- 科学(28077)
- 农(28062)
- 业大(23550)
- 京(23437)
- 农业(22818)
- 所(21197)
- 财(20619)
- 研究所(20041)
- 中心(18488)
- 财经(17635)
- 江(16320)
- 经(16258)
- 经济学(15643)
- 农业大学(15462)
- 院(14987)
- 经济学院(14457)
- 经济管理(14153)
- 北京(13809)
- 商学(13547)
- 基金
- 项目(92973)
- 科学(73108)
- 基金(70120)
- 家(64732)
- 国家(64244)
- 研究(59437)
- 科学基金(54415)
- 社会(40930)
- 社会科(39028)
- 社会科学(39014)
- 基金项目(38273)
- 自然(37748)
- 自然科(36854)
- 自然科学(36839)
- 省(36237)
- 自然科学基金(36236)
- 划(31297)
- 资助(27358)
- 教育(25824)
- 重点(21432)
- 编号(20496)
- 部(20290)
- 创(20083)
- 发(19882)
- 计划(19872)
- 科研(19210)
- 创新(18899)
- 业(18218)
- 国家社会(17946)
- 科技(17207)
共检索到156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官文江 陈新军 高峰 李纲
根据1999年8月至2003年12月,东、黄海大型鲐鲹灯光围网捕捞量与捕捞努力量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广义加性模型(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分析了月光亮度(用农历日表示)和海洋遥感数据(海表水温、海表水温距平、海表水温梯度、叶绿素a浓度、叶绿素a浓度距平、风速、平均海面高度距平、涡动能)共9个环境要素与名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的关系,以研究其对大型鲐鱼灯光围网捕捞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32oN以北渔场,海表水温、农历日、平均海面高度距平、海表温度梯度及风速与名义CPUE(名义CPUE加1取对数,下同)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陈新军
大型灯光围网是我国近海捕捞鲐、鲹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探讨和估算捕捞效率对其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1998-2003年东黄海我国鲐、鲹大型机轮灯光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其捕捞效率进行了估算,讨论了线性模型误差结构的选择及数据变换对结果的影响。根据鲐、鲹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数据呈正偏,以及CPUE均值与方差在对数尺度下的线性关系,选择了负二项分布、伽马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作为误差分布。研究表明,由于CPUE零值的存在,其对误差分布结构有很大影响。当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时,对数正态分布与伽马分布的CPUE需加一常数(δ),δ取值对结果有较大影响,随δ增大将使估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纲 陈新军 田思泉
日本鲐是我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鱼类资源之一,评估其资源量需要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标准化。影响CPUE标准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季节、区域和海洋环境等。本文利用广义线型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时空、捕捞船、表温等因子,对1998-2006年东、黄海大型灯光围网渔业鲐鱼CPUE进行标准化,并评价各因子对CPUE的影响。首先应用GLM模型评价时间、空间、环境以及捕捞渔船参数对CPUE的影响,并确定显著性变量。其次,将显著性变量逐一加入GAM模型,根据Akaike信息法则(AIC),选择最优的GAM模型。最后,利用最优的GAM模型对CPUE标准化,并定量分析时间、空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郑奕 黄前程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捕捞能力发挥的因素很多,给捕捞能力的估算造成困难。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13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作业天数、水下灯功率等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围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因子、综合捕捞技术因子、作业天数因子、水下灯功率因子。本研究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59-6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新红 方水美 郑奕 庄进顺
首次采用峰值法(PT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福建省历年灯光围网的捕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PTP技术趋势表明:20年来福建省灯光围网的捕捞技术更趋成熟、效率不断提高。采用DEA法对近13年来,福建省投入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灯光围网捕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投入在该渔场灯光围网的捕捞能力也未达充分利用,其平均能力利用度为79.9%。作业天数是制约该渔场灯光围网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采用DEA法对惠安县灯光围网进行多指标限制的捕捞能力计算。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该县灯光围网船队捕捞能力利用率分别为84.4%和95.7%,发挥较好。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嘉樑 黄洪亮 吴越 饶欣 陈勇 黄嘉祺
为了探讨异常海洋环境年份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捕捞效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开富号"2014年和2015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智利竹筴鱼的渔场主要位于26°s~28°s、74°W~76°W和37°s~47°s、78°W~93°W的海域内,其中最佳捕捞海域为38°s~47°s、87°W~93°W;最佳捕捞时间为4~6月;(2)放网的持续时间、月份、网口高度、网位、放网位置的经纬度及拖网速度对智利竹筴鱼捕捞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曳纲长度、网口水平扩张与智利竹筴鱼捕捞效率间的相关性则较弱;(3)影响智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飞 钱伟国 田思泉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鯵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鯵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鯵鱼高产(2000t)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鯵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
关键词:
鲐鯵鱼 产量分布 渔场 海洋环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水美 杨圣云 张澄茂
研究结果表明 :①鱼类对水温具有一定的选择范围 ,随水温的变化 ,鱼类对温度的选择保持与水温变化方向相同的定向变化。暖水种的选择温度比暖温种更偏向高温方向。如果水温上升较快或鱼种原来所适应的水温较低 ,鱼种对温度的选择就会偏向低温方向。②本海域灯围主要捕捞对象在不同月份所选择的水温 ,大多数比该月水温的中间值高 1~ 3℃ ,较多集中在偏高 1~ 2℃。③主要捕捞对象在冬、春季的选择水温为 2 0~ 2 4℃ ,在夏、秋季的选择水温则为 2 6~ 2 9℃。主要鱼种在不同月份中的选择温度变化幅度为 2~ 6℃ ,多数为 3~ 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冬分
一、资源现状 由于捕捞强度的迅猛增长,现代捕鱼技术的应用,造成了底层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锐减、品种退化。虽经80年代以来不断的作业结构调整,可是重底层鱼类、轻上层鱼类的捕捞势头依然突出,底层鱼类仍未逃脱遭破坏的扼运,反而把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80年代达到高潮的捕捞鲐鲹鱼等上层鱼的灯光围网(浙江全省320组)给压跨了,到90年代全省只剩下蚂蚁乡的10组。渔业资源现状是:近海底层鱼类资源日益衰退,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洪亮 陈雪忠
根据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我国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智利竹鱼(Trachurusmurphyi)渔捞记录和现场收集的资料,对中层拖网捕捞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层拖网主要在夜间作业;捕捞水层主要集中在30~80m水深;网位与鱼群的相对位置可分为5种类型,即鱼群在网口的中间、上纲紧贴在鱼群的上部、下纲紧贴在鱼群的下部、鱼群在上纲的上部和鱼群在下纲的下部。(2)鱼群进网数量可根据网位仪映像加以判断。(3)网位(y)与曳纲长度(x)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0 4427x-36 604。(4)捕捞效率随拖网速度而增加。(5)较高捕捞效率的表层水温指标为11 5~13 5℃。...
关键词:
中层拖网 捕捞技术 智利竹鱼 东南太平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金显仕 Johannes Hamre 赵宪勇 李富国
根据 10多年在黄海中南部鱼 (Engraulisjaponicus)越冬场进行的声学 /拖网调查生物量评估结果 ,利用调谐有效种群分析方法 (VPA)对黄海鱼资源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提出了鱼限额捕捞工作内容和程序框架。并根据 2 0 0 1年鱼生物量情况推荐 ,F0 .1为 0 .7时 ,鱼总允许可捕量 (TAC)不超过 10万t。
关键词:
黄海 鱼 限额捕捞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珊 杨晓明 朱江峰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围网捕捞的重要资源,为探索环境因子对鲣渔获率影响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大陆2009–2018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船渔捞日志数据及相关海洋环境数据,对标准化后的环境因子及渔获率采用探索性回归、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方法进行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1)鲣的渔获率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空间上,主要存在2~3处聚集区,分别聚集在西侧152°E~164°E, 3°N~7°S海域、东侧164°E~175°E, 5°N~4°S海域以及第2季度中的175°E~180°E海域范围;时间上,聚集程度依次为:第4季度>第1季度>第2季度。(2)总体上,各环境因子对鲣渔获率影响空间异质性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海表面温度梯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SSTG)。(3) SLA和MLD对鲣渔获率的负向影响较明显,是由于表层营养物质丰富海域对应SLA和MLD的值越小。NPP和SSTG主要为正向影响,是由于冷暖水交汇的锋面海域受NPP和SSTG影响较大。(4)检验GWR模型,发现其残差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自相关,表明GWR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且优于最小二乘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戴志远
中国政府最近宣布:未来五年将限制海洋捕捞产量,年捕捞量不超过5.5百万吨,与1990年相同。除了广东省,几乎所有沿海省都计划在未来五年减少海洋捕捞量。到1995年,浙江省的年捕捞量目标为95万吨,比1990年减少4.4%。作为我国主要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波 孙珊 唐启升
海洋捕捞业是碳汇渔业之一,人类通过收获渔获物将食物链/网传递的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移出水体,在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海洋捕捞业碳汇功能的评估方法,得出1980~2000年间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283~1008万t,黄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361~2613万t。尽管加大捕捞产量增加了从海洋生态系统移出浮游植物的固碳量,但随着捕捞业的高速发展,其碳汇功能却被削弱了,黄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最大分别减少了23%和27%。而且由于资源量的下降,封存于水体和海底的碳减少,不利于捕捞业发挥可持续的碳汇功能。渤海2009年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使捕捞业增加1.66万t的固碳量,因此,需要采取包括增...
关键词:
海洋捕捞业 碳汇 黄渤海 增殖放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邢彬彬 郭瑞 李显森 赵宪勇 张国胜 许传才 孙珊 尤宗博
为了提高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型捕捞与管理技术,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2014年10–11月在辽东湾进行了网目尺寸为40 mm、50 mm、60 mm的单片刺网、双重刺网和三重刺网以及生产对照网的选择性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各种实验网的渔获种类数均在6–9种之间,优势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优势度随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优势度随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同型试验网在不同网目尺寸条件下的渔获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60 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