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7)
2023(11689)
2022(10498)
2021(9939)
2020(8476)
2019(19462)
2018(19515)
2017(37584)
2016(20906)
2015(23738)
2014(23830)
2013(23543)
2012(21739)
2011(19581)
2010(19683)
2009(18003)
2008(17715)
2007(15532)
2006(13869)
2005(12432)
作者
(62900)
(51906)
(51756)
(49492)
(33447)
(25001)
(23518)
(20545)
(19911)
(18755)
(17989)
(17626)
(16748)
(16454)
(16294)
(16200)
(15580)
(15501)
(14847)
(14818)
(13148)
(12967)
(12696)
(12012)
(11717)
(11680)
(11641)
(11510)
(10599)
(10426)
学科
(77639)
经济(77534)
管理(59834)
(54713)
(45274)
企业(45274)
方法(35425)
数学(29955)
数学方法(29482)
(23088)
(21174)
中国(20608)
(20103)
业经(17702)
地方(16964)
环境(15734)
农业(15145)
(14833)
理论(14477)
(14154)
(13840)
贸易(13834)
(13388)
(12886)
(12841)
财务(12812)
银行(12794)
财务管理(12784)
(12259)
技术(12244)
机构
大学(297940)
学院(295822)
管理(116091)
(109171)
经济(106375)
研究(103395)
理学(99968)
理学院(98763)
管理学(96726)
管理学院(96223)
中国(76686)
科学(68609)
(65453)
(54170)
(53112)
(50575)
研究所(49521)
业大(47751)
中心(46831)
(44107)
北京(42111)
农业(41570)
(41387)
师范(40957)
财经(40170)
(37606)
(36353)
(36335)
师范大学(33160)
技术(32571)
基金
项目(204147)
科学(158598)
研究(147252)
基金(145881)
(128833)
国家(127732)
科学基金(107749)
社会(88409)
社会科(83459)
社会科学(83433)
(80470)
基金项目(78203)
自然(72693)
自然科(70871)
自然科学(70850)
自然科学基金(69543)
(68915)
教育(67127)
编号(60543)
资助(60351)
成果(50113)
重点(46350)
(44096)
(43622)
课题(42341)
(41759)
科研(39384)
创新(38942)
计划(38488)
大学(37311)
期刊
(123734)
经济(123734)
研究(86317)
中国(55548)
学报(52253)
(48166)
科学(46960)
管理(42171)
大学(38210)
(37333)
学学(35727)
教育(34659)
农业(33676)
(25230)
金融(25230)
技术(25075)
业经(20483)
财经(18480)
图书(18106)
经济研究(18021)
(17029)
问题(16018)
(15601)
理论(15548)
科技(15317)
资源(14835)
(14762)
实践(14431)
(14431)
技术经济(13613)
共检索到435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秀梅   纪棋严   胡成业   徐焕志   王一航   杨晓龙   郭浩宇  
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碳增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关于生境营造和资源增殖的基础理论薄弱,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认识不清,尤其对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实现过程,以及生态承载力知之甚少。亟需针对其人工鱼礁等生境营造的环境效应和增殖放流的资源补充效应开展理论印证和定量研究,以充分认识这些人为扰动的双重性。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90余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水动力环境特征、生源要素迁移过程、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局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重点关注了鱼礁群布局对牧场海域水动力环境、沉积物和生源要素演变的影响,以及在增殖放流等人为扰动下生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围绕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等关键问题,从水动力驱动、生源要素表征、生物群落重建及生态系统健康等4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海藻床等生境营造以及资源修复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霞   王寅   杨蕊  
针对当前全球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本文归纳了海洋食物网结构复杂性常用的量化指标,梳理了食物网稳定性不同维度的概念并深入探究其与复杂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类型,分析了各种类型干扰的发生方式以及食物网在应对干扰时的适应机理,最后总结了海洋生态系统数据获取分析以及食物网构建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开展初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能更利于解析全球变化对海洋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力刚  蓝莹  谢莉  
本文在利用生态位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以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计算、分析供应商的企业生态位宽度和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分离、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状况并存。整车生产企业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与领导者,可通过有效的策略调整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来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知识经济及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处的知识生态系统。现有文献强调知识生态系统多主体开放协同与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然而关于知识生态系统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知识生态系统的关系治理机制,回答如何从关系治理的角度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分别从共生要素和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对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探讨。然后,基于Logistic方程构建知识生态系统共生模型,分析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受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统一共生界面和培育共生环境三大关系治理机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忠义  林群  李娇  单秀娟  
本文对中国海洋牧场自建设以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牧场建立的背景与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海洋牧场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状况。阐述了国外海洋牧场研究内容与研究经验,特别是日本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的经验总结,国外研究者提出海洋牧场建立的终极目标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我国海洋牧场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牧场本身的建立与增殖种群数量恢复方面,对于牧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虽有所涉猎,但多停留在研究初级阶段,研究精度与深度不够。提出我国海洋牧场今后研究重心应集中于牧场生态系统实时食物网结构与能量传递方面,在此基础上提高海洋牧场生产力,并建立海洋牧场与周边水域的自然营养通道以逐步改善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芝元  曹乐平  
为研究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因素的修正,讨论了m个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因素修正后的生态系统角度,讨论了稳定性判断的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找到了一个理论模型学派与生物生态学派就稳定性问题的结合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邓华  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以Cape Charles、Kalund-borg等生态工业园发展为案例,对出现稳定性问题的IES进行回顾。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涵的研究,探讨IES稳定性的相关概念。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所得到的17个IES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把它们划分为结构、技术、外部三个纬度,其中结构性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成员距离、核心组员、生态产业链长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段丁毓  秦传新  朱文涛  马鸿梅  
近年来,中国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发展迅速,带动了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对海洋牧场可观赏性景观开发理论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柘林湾海洋牧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分类理论方法,对其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建立柘林湾海洋牧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将柘林湾海洋牧场划分为3个一级景观、5个二级景观和16个三级景观,并应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了各级景观生态分类示意图,讨论分析了其景观分布状况。该研究初步形成了海洋牧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可为下一步进行海洋牧场景观格局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海洋牧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爱民  李顺  
文章从企业人力资资源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重点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顺利  周科平  胡小龙  
矿区产业生态系统(M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产业生态系统(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矿区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MTIES)概念,分析了MTIES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失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行生态重组,优化"关键种"企业的年龄结构,推行矿区生态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管理等实现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的途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鲜鲜  何文辉  彭自然  蔡清洁  崔丽香  张奥  
通过构建海水水族箱,分析其内过滤、温控等系统的构建模式,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大型海藻、鱼类等生物的优化配置、生长模式和景观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根据水族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内动植物配置,主要动物数量比为清洁虾∶珊瑚=5∶1,大型海藻体积比为红藻门∶绿藻门∶褐藻门=7∶5∶3;为期一年的实验期间系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稳定期水体硬度平均为5 159 mg/L,TN和TP分别为28.38μmol/L和6.09μmol/L,达到海水水质Ⅱ类标准,适合海水养殖;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系统运行效果,R=8.54系统稳定性介于中度和高度稳定之间,生物多样性是其稳定性的决定因素。稳定的海水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珊  陈双林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能改变资源的有效性,会起到建设性或破坏性效果。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优良的笋用竹种,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雷竹林受到频繁的人工强度干扰。为了给雷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综述了集约经营主要措施林地覆盖、施肥等对雷竹林鞭竹系统、土壤和生物性状等的影响。分析表明:雷竹林长期连年林地覆盖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等不合理的经营干扰,会导致鞭竹系统结构稳定性降低和功能下降,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劣变,致使立地生产力衰退。提出了有机覆盖物筛选及林地存留覆盖物促腐、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土壤性状改良等雷竹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王乃江  李雅素  吕月玲  
从森林组分的易变性、对干扰的反作用、养分的储备及其流动规律等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并对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兴安落叶松(L arix gm elin ii)、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和杉木(Cunn ingham ia lanceola ta)4种人工林进行了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人工林的养分均以钝性储备为主,土壤中的N,P,K,C a和M g养分贮量占整个系统对应养分总贮量的比例均大于92%,而且土壤养分均基本保持平衡或发生微弱亏损(年亏损率0.046%~0.121%),而整个生态系统的养分均基本保持平衡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本文通过应用熵及熵生产率的原理,采用矩阵、李亚普诺夫函数和微分方程来测定生态系统的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并应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测算案例来说明该原理的具体应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强  刘维  高菲  王爱民  
广阔的南海热带海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岛礁资源与环境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近年来,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稳步践行的背景之下,加快南海岛礁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迫在眉睫。现代海洋牧场是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的渔业生产新业态,真正实现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但目前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仍严重滞后。充分利用南海热带岛礁海域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发展热带海洋牧场可以有力振兴岛礁经济、保护与合理开发岛礁资源,同时也是维护南海海洋权益、实践"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本文论述了南海热带岛礁海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优势,包括政策优势、自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等;提出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适宜建设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养护与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综述了广东、广西和海南省在热带近岸和岛礁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进展;阐述了热带岛礁牧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包括气候与自然灾害、生物敌害、基础设施落后、海域使用权审批严格等问题;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包括科学选址、优化设施设计与投放方案、研发敌害应对技术、提升自动化信息化运营管理能力、创新牧场投资与运行模式、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未来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策略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