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3)
- 2023(9299)
- 2022(8289)
- 2021(7694)
- 2020(6327)
- 2019(14777)
- 2018(14942)
- 2017(29023)
- 2016(15916)
- 2015(17895)
- 2014(17965)
- 2013(17856)
- 2012(16197)
- 2011(14557)
- 2010(14177)
- 2009(12362)
- 2008(11688)
- 2007(9864)
- 2006(8470)
- 2005(7132)
- 学科
- 济(61093)
- 经济(61029)
- 管理(47248)
- 业(41924)
- 企(35425)
- 企业(35425)
- 方法(30046)
- 数学(26031)
- 数学方法(25745)
- 农(15916)
- 学(15567)
- 环境(14594)
- 中国(14591)
- 财(14128)
- 业经(13466)
- 地方(12704)
- 和(11592)
- 农业(10551)
- 理论(10545)
- 划(10434)
- 贸(10392)
- 贸易(10388)
- 易(10071)
- 技术(9816)
- 务(9404)
- 财务(9346)
- 财务管理(9332)
- 制(9155)
- 企业财务(8847)
- 教育(8668)
- 机构
- 大学(221047)
- 学院(219108)
- 管理(92623)
- 济(82876)
- 理学(81320)
- 经济(80995)
- 理学院(80456)
- 管理学(79125)
- 管理学院(78754)
- 研究(71020)
- 中国(50529)
- 京(46732)
- 科学(46488)
- 财(35421)
- 所(35014)
- 业大(34658)
- 农(34430)
- 研究所(32432)
- 中心(31979)
- 江(29572)
- 财经(29450)
- 北京(29416)
- 范(28984)
- 师范(28732)
- 农业(27042)
- 经(26824)
- 院(26253)
- 州(24621)
- 师范大学(23435)
- 经济学(23390)
- 基金
- 项目(159821)
- 科学(125265)
- 研究(116908)
- 基金(115736)
- 家(100765)
- 国家(99928)
- 科学基金(85993)
- 社会(71512)
- 社会科(67711)
- 社会科学(67692)
- 基金项目(62772)
- 省(62568)
- 自然(57491)
- 自然科(56067)
- 自然科学(56057)
- 自然科学基金(55028)
- 划(53032)
- 教育(52744)
- 编号(48192)
- 资助(47159)
- 成果(37935)
- 重点(35424)
- 部(34847)
- 发(34043)
- 创(33276)
- 课题(32281)
- 创新(30978)
- 科研(30913)
- 项目编号(29833)
- 大学(29623)
共检索到300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娇 李梦迪 公丕海 关长涛
海洋通过“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完成碳汇过程,且具有碳固存容量大、储存时间长的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CO_2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的基础生产活动,对近海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洋牧场作为一种以水域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主旨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增殖水生生物资源量,提升生物固碳量,实现渔业对海洋碳汇的扩增。本文针对我国对海洋牧场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海洋牧场关键碳汇因子固碳机理及其过程和潜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在近海碳汇扩增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海洋牧场固碳机理与碳循环过程、海洋牧场碳汇扩增技术和海洋牧场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以期为渔业绿色发展,扩增海洋碳汇和服务“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渔业碳汇 固碳 “双碳”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金生 梁瑞芳
2020年,中国将建成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本文重点选择海洋牧场蓝色碳汇功能,阐述了蓝色碳汇定价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在分析了影响蓝色碳汇成本收益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蓝色碳汇价格的测算思路,构建蓝色碳汇成本收益定价模型。以桑沟湾特定面积海域的栉孔扇贝养殖为例,分别对用于海洋牧场生产方式得到的蓝色碳汇总净收益现值和用于其他渔业生产方式得到的总净收益现值进行计算,得出海洋牧场蓝色碳汇交易价格为253元/t。研究表明,海洋牧场蓝色碳汇有巨大的经济、生态价值,中国须构建完善的海洋牧场蓝色碳汇交易市场,以期最大限度实现海洋碳汇功能,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关键词:
海洋牧场 蓝色碳汇 成本收益 碳汇定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祖立 张胜茂 戴阳 章守宇
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体空间分布特征信息的技术,可为海洋牧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源。空间信息技术提供的数据具有全面、系统、高精确的特性,可有力地促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选址建设、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牧场管理4个方面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国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慧 唐启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中蓄积的碳总量达到39×1012 t,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这些碳或重新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或被长期储存起来;而其中一部分被永久地储存在海底。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是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本文综述了近年国际上对海洋生物碳汇的研究结果,阐述了海洋生物固碳的机制、海洋生物碳汇的现状及其修复措施,同时评价和论述了海水贝藻养殖作为渔业碳汇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碳汇 海洋生物 渔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段丁毓 秦传新 朱文涛 马鸿梅
近年来,中国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发展迅速,带动了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对海洋牧场可观赏性景观开发理论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柘林湾海洋牧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分类理论方法,对其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建立柘林湾海洋牧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将柘林湾海洋牧场划分为3个一级景观、5个二级景观和16个三级景观,并应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了各级景观生态分类示意图,讨论分析了其景观分布状况。该研究初步形成了海洋牧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可为下一步进行海洋牧场景观格局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海洋牧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 陈丕茂 房立晨 陈国宝 黎小国
为掌握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水域渔业资源本底情况,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使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先后于不同月份对其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4月,21种评估鱼类总平均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2.68×104个/km2和0.73 t/km2;2011年8月,38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49×104个/km2和0.71 t/km2;2011年11月,33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4×104个/km2和0.93 t/km2;2012年2月,15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茹小尚 邓贝妮 冯其明 林承刚 张立斌 杨红生
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发展迅速,169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获准建设。在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理论、技术和装备等问题亟待解决。日本、美国等国家海洋牧场建设起步较早,在持续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建设理念、建设技术、产业模式、技术瓶颈与发展建议等角度,比较了中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总结了海洋牧场发展前景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力求为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对策。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建设技术 中外对比 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敬俊 覃恬恬 韩立民
中国海洋渔业正处于产业化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的拐点阶段,发展低碳化海洋渔业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优化和创新碳汇渔业产业运行机制面临着迫切的实践需要,发展碳汇渔业,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碳汇渔业"内涵、固碳机理、碳汇能力以及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四个方面的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认为碳汇渔业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亟需科学的政策调适与制度安排才能予以保障,宏观激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推动碳汇渔业的发展,如何选择合理的海洋水产养殖业产业组织模式将是今后
关键词:
碳汇渔业 环境承载力 固碳机理 海水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忠义 林群 李娇 单秀娟
本文对中国海洋牧场自建设以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牧场建立的背景与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海洋牧场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状况。阐述了国外海洋牧场研究内容与研究经验,特别是日本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的经验总结,国外研究者提出海洋牧场建立的终极目标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我国海洋牧场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牧场本身的建立与增殖种群数量恢复方面,对于牧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虽有所涉猎,但多停留在研究初级阶段,研究精度与深度不够。提出我国海洋牧场今后研究重心应集中于牧场生态系统实时食物网结构与能量传递方面,在此基础上提高海洋牧场生产力,并建立海洋牧场与周边水域的自然营养通道以逐步改善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系统 现状与发展 中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索安宁 李汉英 岳维忠 焦梦雨 张立 徐鹏 丁德文
针对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效果评估方法缺失问题,本研究从工程目标实现、渔业资源养护效果、群落生态养护效果和海洋环境保护效果4个方面建立了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效果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并以珠江口庙湾海洋牧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庙湾海洋牧场效果综合评估值为0.7462,综合效果为较好。庙湾海洋牧场效果综合评估值中,工程目标实现贡献最大,贡献率为38.95%;其次为渔业资源养护效果,贡献率为29.91%;环境保护效果和群落生态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18.75%、12.39%。研究表明,实验构建的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效果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涵盖内容全面,指标获取可行,评估结果明确,整体方法实用。本研究可为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效果综合评估提供技术方法,提高渔业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监管技术水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索安宁 丁德文 杨金龙 田涛
针对目前我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增而不殖"问题,在系统分析天然海洋渔场"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海洋牧场人工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关键功能群及其"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概念内涵,并从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系统仿生营造原理、"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方案设计具体步骤、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布局3个方面分析了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思路;最后探讨了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生境营造方式,包括人工鱼礁、海藻场、珊瑚礁、海草床、牡蛎礁等功能生境营造。研究以期通过"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的系统营造,实现我国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繁殖再生与规模补充,提升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自我繁殖与持续生产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峰 张朝晖 邢文秀 姜伟 王波
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实际发展过程中被质疑存在概念应用宽泛化和低质化扩张的问题。论文首先以破解传统渔业生产方式的困境为导向,阐明了海洋牧场应具备的生产模式基本要素,以及相对传统养殖和捕捞的创新特征与差别优势。以此为基础,从渔业生产方式创新的视角揭示了我国当前海洋牧场概念应用的实际,从建设标准的制定到示范区的创建,当前海洋牧场与传统养殖和捕捞确实无明确界限,生产模式未能有效凸显应有的创新特征。最后,从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管护能力、现实需求、效益观念、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深入解析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统一和完善海洋牧场建设标准、健全配套的支撑保障体系两个维度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优化路径。研究成果可为促进我国渔业生产方式实质性创新和引领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峰 张朝晖 邢文秀 姜伟 王波
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实际发展过程中被质疑存在概念应用宽泛化和低质化扩张的问题。论文首先以破解传统渔业生产方式的困境为导向,阐明了海洋牧场应具备的生产模式基本要素,以及相对传统养殖和捕捞的创新特征与差别优势。以此为基础,从渔业生产方式创新的视角揭示了我国当前海洋牧场概念应用的实际,从建设标准的制定到示范区的创建,当前海洋牧场与传统养殖和捕捞确实无明确界限,生产模式未能有效凸显应有的创新特征。最后,从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管护能力、现实需求、效益观念、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深入解析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统一和完善海洋牧场建设标准、健全配套的支撑保障体系两个维度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优化路径。研究成果可为促进我国渔业生产方式实质性创新和引领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会娟 王金环
本文基于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阐述了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介绍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发展海洋牧场的实践,并分析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 增殖放流 海洋农牧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风
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陆域面积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38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海洋大县、陆域小县。嵊泗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多年来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打造、维护海洋牧场,保护了海底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了海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