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0)
2023(11551)
2022(10346)
2021(9805)
2020(8207)
2019(18695)
2018(18856)
2017(36492)
2016(19852)
2015(22212)
2014(21721)
2013(21194)
2012(19087)
2011(17159)
2010(16991)
2009(15697)
2008(14862)
2007(12857)
2006(11092)
2005(9493)
作者
(54496)
(44784)
(44749)
(42374)
(28764)
(21566)
(20311)
(17613)
(16923)
(15980)
(15340)
(14950)
(14052)
(14022)
(13848)
(13684)
(13560)
(13462)
(12837)
(12695)
(11170)
(10949)
(10740)
(10222)
(10063)
(10009)
(9990)
(9872)
(8911)
(8858)
学科
(72951)
经济(72870)
管理(58210)
(55678)
(48282)
企业(48282)
方法(34173)
数学(29028)
数学方法(28670)
(19479)
(18865)
中国(18552)
业经(17224)
(16037)
地方(15451)
(13703)
贸易(13696)
理论(13612)
(13292)
(13051)
(13041)
财务(12982)
农业(12975)
财务管理(12965)
(12835)
企业财务(12253)
技术(12249)
环境(11796)
(11603)
教育(10769)
机构
学院(269960)
大学(269146)
管理(110663)
(100824)
经济(98427)
理学(96566)
理学院(95539)
管理学(93913)
管理学院(93427)
研究(85610)
中国(61822)
(56421)
科学(54181)
(45145)
(41900)
(39509)
业大(39464)
中心(38588)
研究所(38356)
(37974)
财经(37050)
(36501)
师范(36210)
北京(35354)
(33592)
(31561)
(31557)
农业(30880)
技术(29253)
师范大学(29032)
基金
项目(188603)
科学(147860)
研究(140628)
基金(135334)
(116721)
国家(115715)
科学基金(99873)
社会(86189)
社会科(81538)
社会科学(81516)
(74478)
基金项目(72456)
自然(65478)
教育(64884)
自然科(63893)
自然科学(63880)
自然科学基金(62702)
(62589)
编号(59632)
资助(55285)
成果(47871)
重点(41800)
(40924)
课题(40214)
(40005)
(39490)
项目编号(37172)
创新(36595)
科研(35938)
大学(35284)
期刊
(110207)
经济(110207)
研究(76539)
中国(46786)
学报(40806)
管理(40171)
科学(38356)
(36199)
(33613)
教育(32890)
大学(30669)
学学(28714)
农业(25672)
技术(23193)
业经(20207)
(19665)
金融(19665)
经济研究(17203)
财经(16857)
图书(16278)
(14235)
问题(13871)
理论(13546)
科技(13466)
(12742)
实践(12694)
(12694)
现代(12669)
商业(12431)
技术经济(12317)
共检索到38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云  方晓志  
苏联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基于对国际形势、时代主题以及自身安全威胁的思考,苏联着手发展海军力量;而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苏联又逐步由被动防御走向主动防御,海洋战略也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进攻;在进攻性海洋战略的牵引下,苏联又进一步加强远洋海军的建设,同美国在全世界进行角逐,缓解苏联本土战略压力,强化了苏联的国家安全。以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为核心的苏联海权由于缺乏经济动力的支撑后劲不足,且消耗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得不到补偿,使其本身成为纯粹的消费者,一旦国力衰落,其衰落就变得不可避免。作为一个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的大国,中国很有必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建设与国力和国家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海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方晓志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其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美国充分认识到其霸权是建立在对海洋控制的基础上的。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强化了对海洋的控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并开始大力发展海权。作为连接中美两国的唯一地理媒介,海洋事务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议程。两国在海权领域不仅有矛盾,也有合作。由于太平洋成为世界海洋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两国成为世界海洋战略格局中的主要国家,这种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美海权合作主要包涵科技、经济、安全等领域,并且由于主客观因素,中美海权合作有深化的趋势,未来有可能成为推进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瑞霞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民海洋意识的现状,论述了增强国民海洋意识的战略意义,指出了航海高职院校在培养国民海洋意识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而提出了航海高职院校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具体路径:编写海洋意识教育通识教材;海洋意识教育进课堂;对教师进行海洋意识专项培训;与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海洋意识教育;联合社区和社会团体共建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共同开展海洋意识教育活动;配合世界海洋日、中国航海日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在学生社团中增加海洋意识主题活动,以期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玉谦  
宋代的内藏库是直属皇帝的财库,与宋代皇权、财政、军事、货币等重大问题关系密切。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唐代以前、唐、五代十国内藏库类似机构的发展、设置情况。重点在唐代,尤其是晚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沈满洪  马仁锋  杨红生  陈一宁  孙才志  刘明  韩喜球  胡志丁  马学广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缘政治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访谈。结果认为:(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明确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方法、坚持陆海统筹重大谋略、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要整合现有涉海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创新规划技术与规划治理理念,强化海洋空间管制指标、海洋空间发展能力和海洋空间治理地方特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3)海洋牧场建设要聚焦产业链条,推进“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强化原创驱动,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倡导融合发展,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4)“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强调运用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大势,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升级产业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衔接区域战略。(6)海洋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聚焦深海、极地战略新领域,提升关键海域实时精细观测和预报能力,聚焦海洋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强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7)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调查、长周期监测,加强深海开发技术研发,评估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减少深海开发过程对海洋环境的扰动,实现深海采矿和深海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8)我国需要实施一种空间差异化且有针对性的海洋地缘战略,服务于台湾统一和领土争端、服务于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资源利用,服务于海洋运输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服务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9)实施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输出“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中国海外园区“节点网络体系”构建战略、实施面向“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战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必要的空间支点和技术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思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这是党中央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全面阐述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此同时,"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政府海洋管理职能,实现政府海洋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了未来实施海洋战略的必由之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东波  杨蕾  
农林院校需基于海洋教育课程实施,形成符合现代海权观的农林海权思维,创生有利于农林院校发展的涉海学科,培养涉海人才,提升"涉海发展自觉",响应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农林院校应从课程内容、课程师资和课程管理等维度确立海洋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体系,努力夯实海洋教育课程建设基础。在强调农林院校创建校际课程建设协作机制并合力建设海洋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同时,也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引入政府和市场力量,形成海洋教育课程建设的"三角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义炜  
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2017年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陆海复合型中国地缘战略向海洋转型的开始。陆海复合型大国在向海洋辐射权力之际,会普遍遭遇四大战略困境,中国目前还处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初始阶段,必须尽力规避或克服内外阻力,阶段性地实现"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而未来中国"海洋强国"的权力定位,一个区域性的"海洋强国"符合中国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海洋利益,但并不一定符合未来中国海洋利益的长远需要,视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与国际战略环境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民  
从海权的角度分析俄苏的兴衰是一个尚未有人进行充分探讨的问题。在数百年的争夺中 ,海权的扩张固然构成了俄苏崛起的一个因素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对海权的过度追求又构成了俄苏走向衰落的根源之一。具体说来 ,从俄苏海权扩张西进、南下和东进 3条线路中 ,西进战略较为成功 ,并促进了俄苏的崛起 ;南下和东进战略虽有所收获 ,但都遭遇挫折 ,尤其是南下的世界扩张战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衰落。从本质上来说 ,地缘政治条件的制约、俄苏海权过渡扩张所导致的一系列矛盾构成了俄苏海权战略失败并导致国力衰微的根源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甲瑞  
凭借数量众多的岛屿、价值重要的海峡群、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未来的石油运输通道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南太平洋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并成为新时期的海上战略通道。基于此,本文认为制定南太地区的海洋战略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应有之义。中国应充分考虑南太地区的现实形势,维持该地区的"软平衡"态势。本文建议中国的海洋战略可遵循"合理选点、合理布局、合作为先"的原则,逐步完善南太地区的海洋战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贵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发展全局和长远角度对我国发展做出的新的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提高到强国的新高度,由此进入大战略引领的新阶段,这对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茜  徐建华  陈嘉茜  
在国家海洋战略背景下,建设"海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海疆地区军警民基本文化权益、巩固国家海防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海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探讨国家海洋战略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提出"海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的定位和目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承禄  
一、基本情况 威海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000km,负15m浅海水域257万亩,滩涂面积43.7万亩,沿海分布30个海湾,海洋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八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上山东”战略,紧紧围绕建设“海上威海”、实施现代化大渔业战略这一奋斗目标,积极调整渔业结构,深化渔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技兴渔,加快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74.5万t,比199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