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3)
2023(11000)
2022(9686)
2021(8965)
2020(7502)
2019(17258)
2018(17268)
2017(33392)
2016(17914)
2015(20257)
2014(20304)
2013(20329)
2012(18655)
2011(17055)
2010(17021)
2009(15672)
2008(14838)
2007(12833)
2006(11424)
2005(10018)
作者
(52522)
(43621)
(43301)
(41329)
(27952)
(20790)
(19610)
(17229)
(16605)
(15470)
(14815)
(14750)
(13880)
(13810)
(13430)
(13214)
(12956)
(12702)
(12399)
(12263)
(10830)
(10757)
(10400)
(9924)
(9849)
(9643)
(9588)
(9401)
(8790)
(8372)
学科
(93114)
经济(93033)
管理(51430)
(45942)
(38534)
企业(38534)
方法(36509)
数学(31751)
数学方法(31457)
地方(21751)
中国(19708)
(19016)
(18582)
业经(17991)
(16572)
地方经济(14004)
(13085)
环境(12954)
农业(12725)
理论(12652)
(12555)
(12471)
贸易(12464)
(11967)
技术(10758)
(10755)
金融(10754)
(10494)
(10371)
银行(10338)
机构
大学(263069)
学院(260534)
(111858)
经济(109567)
管理(105624)
理学(91815)
理学院(90795)
研究(90065)
管理学(89378)
管理学院(88915)
中国(64806)
(55600)
科学(54976)
(47337)
(44912)
研究所(41022)
中心(39359)
财经(38591)
(37693)
业大(37225)
(36342)
北京(35432)
(35021)
(34117)
师范(33865)
经济学(33812)
(32631)
经济学院(30123)
(29694)
农业(29363)
基金
项目(178743)
科学(140311)
研究(131666)
基金(129797)
(112216)
国家(111305)
科学基金(95672)
社会(83252)
社会科(78907)
社会科学(78883)
基金项目(69343)
(68969)
自然(61677)
自然科(60161)
自然科学(60150)
教育(59227)
自然科学基金(59056)
(57837)
资助(53560)
编号(53470)
成果(43099)
重点(39478)
(39343)
(38776)
(36647)
课题(36319)
创新(34164)
教育部(33898)
国家社会(33892)
科研(33729)
期刊
(127150)
经济(127150)
研究(80446)
中国(44341)
管理(39422)
学报(39181)
科学(36974)
(33937)
(33886)
大学(29574)
学学(27892)
教育(25779)
农业(23998)
技术(22992)
经济研究(20892)
(20037)
金融(20037)
财经(19117)
业经(18667)
(16326)
问题(16075)
技术经济(14443)
图书(13874)
理论(13590)
实践(12298)
(12298)
科技(12273)
现代(12243)
(11553)
商业(11442)
共检索到379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建科   董梦如   韩增林   秦娅风  
在提出海洋地缘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梳理海洋地缘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中国学者研究重点,总结其研究特点与现有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向进行展望。(1)海洋地缘经济由地缘经济和海洋地缘政治衍生而来,受地缘政治影响,研究核心主题是涉海国家经贸联系。(2)西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从海洋地缘思想萌发,到对海权争夺的战略思考,到地缘经济理论的定性描述,再发展到多元化的定量探索。(3)中国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地缘经济理论、海洋地缘经济活动、海洋地缘经济关系、海洋战略资源竞争格局、海洋地缘经济战略、公海保护区等。(4)当前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均相对缺乏,但其受多学科关注,研究内容愈加多元化。今后可加强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决策支持、公海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空间效应、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与港航供应链韧性、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地缘经济环境等的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娜  
在资源日渐枯竭的压力下,海洋作为人类发展的"第二疆土",已成为人类争相追逐的战场。与陆域经济相比,国际上对海洋经济的研究略显滞后,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而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对海洋经济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国海洋经济的研究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至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各个领域,扩大海洋经济的研究范围,加强理论研究深度,密切联系陆域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将理论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琛然  王礼茂  屈秋实  向宁  王博  
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全球和区域和平、稳定与发展的5大风险之一。如何识别、评估、预测和管理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风险这一术语的定义还不统一。当前地缘政治风险研究,在致险因素分析、风险影响刻画、风险量化与制图等领域都有一些新进展。针对地缘政治风险致险因子的时空差异性和多变性、各致险因子相互影响与反馈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致险因素的精准识别,地缘政治风险形成的机理,地缘政治风险监测与模拟等研究成为核心和前沿问题。中国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周边地区地缘政治风险研究;地缘政治风险的定量化与模拟研究;跨学科、大数据、多终端的地缘政治风险集成计算方法与预警服务平台建设;凝炼科学问题,提升对现实地缘政治问题的解释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仕海  阎建忠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博弈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是地缘破碎带的多发区域,面临巨大的地缘风险。论文通过追溯地缘破碎带概念的起源,梳理地缘破碎带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未来中国地缘破碎带的研究方向。20世纪初,地缘破碎带的概念被学者从地质学引入地缘政治研究领域,用以分析和解释地理环境对冲突的影响;地缘破碎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释其基本特征,分析地缘破碎带的分布与演化,探索地缘破碎带的整合路径等内容,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和描述为主,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剧变时期和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未来中国地缘破碎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1)以构建地缘破碎带理论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地理大数据等分析方法,加强地缘破碎带的可视化、量化和模拟研究;(2)加强中国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地缘破碎带的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识别和评估地缘破碎带面临的地缘风险;(3)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地缘破碎带的整合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李博  郭建科  彭飞  闫晓露  盖美  刘天宝  刘锴  王泽宇  狄乾斌  赵良仕  刘桂春  钟敬秋  孙康  
海洋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范畴,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已建立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体系,且仍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此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已由陆域系统延伸到了海域系统,使得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内容。基于对海洋资源环境经济、海洋区域经济、海洋部门经济、海洋经济制度及文化、海洋地缘经济及政治的研究和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的详尽阐述,文章对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提出了未来应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的地缘环境、海洋经济的制度与文化、海洋经济地理的技术方法创新及强化海洋服务社会决策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构想,进而更好地推动海洋经济学科的发展,从而尽早达到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相关文献主要是在海洋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的范畴下去回顾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展,缺乏从整个海洋产业全局的角度对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研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和Excel数据统计对31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研究总体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论文的发表数量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同时,海洋产业的研究团队逐渐扩充,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海洋产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布局、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安全、海洋产业碳排放测度等正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国内海洋产业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注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同时加强对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的借鉴与比较,并将海洋环境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曙光  姜旭朝  
随着我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海洋经济研究也刚好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基于对"中国海洋经济研究30年学术研讨会"研究论文和交流成果的分析.尝试对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演变、研究方法论建设,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进行初步总结。并对海洋产业经济、海洋区域经济等分支学科的发展进行专题评述.尝试提出全球海洋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理论、方法和实践领域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刚  
经济特区有没有一个科学的、适当的、能否充分反应自身发展特色的定位,决定经济特区本身发展的命运和前途。走向海洋强国必定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而经济特区将在更大的平台上和更深入的领域配合国家的海洋强国之战略,只有这样,经济特区之"特"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戎爱萍  
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水平的测度方法,分别从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乡村振兴四个方面阐述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效应,并分析数字不平等及其治理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因数字不平等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不平等。然后,从丰富数字经济内涵与数字化创新、数字不平等、数字技术自身减排以及数字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有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爱军  朱传耿  仇方道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型经济成为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所追逐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及研究方法等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今后的研究中在继续关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同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力度,要加强区域间的联动,在全球化的新背景下研究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研究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屈秋实  杨艳  牟初夫  
在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日趋受到学界关注。为讨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三个研究阶段及其特征,并从格局-机理-效应对能源地缘政治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演化、驱动机制、主体客体、能源安全及其地缘战略、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框架上不够成熟,逻辑体系上不够完整,在地缘要素、能源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分析较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伟  胡志丁  葛岳静  
中国崛起面临的地缘环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建立和完善地缘环境分析体系,预判预研地缘环境变化态势是学科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当前关于中国地缘环境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内容多以地缘环境内涵、地缘环境解析、地缘环境驱动机制、地缘环境中的地缘关系和地缘环境研究方法的单项研究为主,而缺乏对地缘环境要素的系统研究,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公认的地缘环境驱动机制,更未搭建完整的地缘环境分析框架。论文认为地缘环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地理要素通过地缘环境影响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缘体、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地缘结构组成地缘环境系统,地缘距离和地缘流量是地缘环境的核心变量。为此,未来的地缘环境研究需更加关注地缘结构影响下的地缘关系,加强多维度、多尺度、长周期的地缘环境驱动机制和地缘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探讨,拓展地缘环境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化面向"一带一路"的地缘环境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屈秋实  杨艳  牟初夫  
在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日趋受到学界关注。为讨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三个研究阶段及其特征,并从格局-机理-效应对能源地缘政治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演化、驱动机制、主体客体、能源安全及其地缘战略、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框架上不够成熟,逻辑体系上不够完整,在地缘要素、能源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分析较为薄弱,在地缘要素、能源综合性、经济、能源安全和尺度等研究视野略显偏窄。鉴于此,本文对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点思考,未来研究应在能源地缘政治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上更加重视,在大数据、模型化和可视化表达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加强。网络化、地缘环境、新能源、石油结算货币将成为研究新趋向,多种能源的综合性分析应得到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地缘政治在中微观尺度研究应受到重视,全球能源治理将成为政策研究的重要落脚点之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增林  狄乾斌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海洋与海岛发展的研究,以海洋经济地理为研究平台,围绕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海洋经济发展、海岛地区发展及其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文—经济地理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论与综合应用研究工作,在推动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与进展,梳理总结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分析厘定存在问题,提出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元甲  李建生  张其永  洪万树  
中国海洋中上层鱼类的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0%左右。日本鲭、蓝圆鲹和鳀等中上层鱼类生活史大多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一般比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较快,因此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更为广阔。本文综述了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鱼类渔业的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年产量位于前列的日本鲭、蓝圆鲹、蓝点马鲛、银鲳和鳀等5种鱼类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和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化等资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结果,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