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8)
- 2023(10081)
- 2022(9033)
- 2021(8559)
- 2020(7262)
- 2019(16895)
- 2018(16927)
- 2017(32344)
- 2016(18234)
- 2015(20528)
- 2014(20455)
- 2013(20150)
- 2012(18629)
- 2011(16810)
- 2010(16655)
- 2009(15037)
- 2008(14620)
- 2007(12455)
- 2006(10825)
- 2005(9219)
- 学科
- 济(66699)
- 经济(66621)
- 管理(48381)
- 业(45561)
- 企(38245)
- 企业(38245)
- 方法(32697)
- 数学(28002)
- 数学方法(27629)
- 学(19578)
- 农(17526)
- 中国(16348)
- 财(15508)
- 业经(14751)
- 地方(13761)
- 理论(12381)
- 农业(11848)
- 和(11732)
- 贸(11537)
- 贸易(11532)
- 易(11149)
- 环境(11133)
- 制(10724)
- 技术(10645)
- 务(10088)
- 财务(10026)
- 财务管理(10007)
- 教育(9850)
- 划(9571)
- 企业财务(9480)
- 机构
- 大学(259937)
- 学院(256118)
- 管理(100203)
- 济(91556)
- 经济(89397)
- 研究(88551)
- 理学(87944)
- 理学院(86822)
- 管理学(85055)
- 管理学院(84632)
- 科学(61628)
- 中国(61447)
- 京(55800)
- 农(49729)
- 所(46458)
- 业大(44527)
- 研究所(43313)
- 财(40375)
- 农业(39765)
- 中心(38863)
- 江(36360)
- 范(35249)
- 师范(34794)
- 北京(34711)
- 财经(33349)
- 院(31868)
- 经(30343)
- 州(29649)
- 技术(29255)
- 师范大学(28326)
- 基金
- 项目(185208)
- 科学(144065)
- 基金(133923)
- 研究(129701)
- 家(119082)
- 国家(118130)
- 科学基金(99837)
- 社会(77744)
- 社会科(73434)
- 社会科学(73411)
- 省(73403)
- 基金项目(72181)
- 自然(68943)
- 自然科(67293)
- 自然科学(67269)
- 自然科学基金(66051)
- 划(62865)
- 教育(59351)
- 资助(54795)
- 编号(52361)
- 成果(42716)
- 重点(41905)
- 部(39809)
- 发(39051)
- 创(38518)
- 计划(36554)
- 课题(36430)
- 科研(36293)
- 创新(35959)
- 大学(33764)
共检索到35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立 汪鹏 彭梦珺 李友国
二甲基硫(DMS,dimethyl sulfide)是海洋排放的占优势地位的生源硫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能够引起环境酸化和气候变化,因而DMS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是DMS形成的主要前体,该化合物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它是很多浮游植物以及少数陆地被子植物中的可溶性溶质。本文综述了驱动海洋DMS产生的微生物类群;总结了最新报道的6个DMS产生相关功能基因,即dddD、dddL、dddP、dddQ、dddY、dddW,介绍了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及活性特征。最后,对红树林生境中DMS产微生物、相关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哲 唐傲寒 刘学军
二甲基硫(DMS)作为大气环境中较为活跃的有机硫气体,是全球硫循环的主要驱动成分,并在气候变化中产生重要的负温室效应。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大气环境中DM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库,分别以"dimethyl sulfide"和"air","dimethyl sulfide"和"atmosphere","dimethyl sulfide"和"atmospheric"为关键词,搜索1900—2020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 997篇文献进行研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浮游植物和细菌产DMS的过程、全球DMS海、气通量的模型估算、大气中DMS的消除途径及其氧化产物的辐射效应等问题上;2)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对DMS海洋源响应过程的关注度逐渐提高;3)非海洋地区DMS的来源及排放量认识尚不全面,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的研究有可能低估DMS非海洋源的贡献及其环境影响。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DMS释放过程的影响及量化分析DMS非海洋源的贡献,是未来深入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二甲基硫 环境影响 来源 文献计量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侯兴 王颖 刘天红 杜美荣 高亚平 姜娓娓 李凤雪 董世鹏 李文豪 蒋增杰
本研究以紫贻贝(Mytilus edulis)、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4种常见经济滤食性贝类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二甲基巯丙酸(DMSP)含量较高的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为实验藻种,室内模拟了静水、扰动2种条件下水体中DMS(P)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贝类粪便中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的释放过程对水体DMS(P)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静水条件下,4种贝类的摄食作用对微藻DMS的释放无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但通过生物沉积作用显著降低了DMSP_(p)含量(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宫安东 董飞燕 吴楠楠 孔宪巍 赵倩 闫建丽 Cheelo DIMUNA
【目的】验证吡咯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WY6-5的抑菌作用,评价其对储藏期花生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及毒素的防治效果,分析抑菌作用机制,鉴定活性物质,并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为储藏期真菌病害及毒素的防控提供新材料。【方法】采用非接触培养皿对扣培养法,检测菌株WY6-5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添加活性炭,验证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密闭储藏环境,检测WY6-5产二甲基二硫对花生黄曲霉及毒素的抑制效果;收集处理后的花生籽粒,锇酸固定,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检测黄曲霉细胞显微结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检测黄曲霉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差异;购买活性物质标准品,梯度稀释,与黄曲霉菌丝和孢子对扣培养,分析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吡咯伯克霍尔德菌WY6-5分离自茶园根际土壤,可产生挥发性物质二甲基二硫,并高效抑制黄曲霉的生长,抑菌率达95%以上;同时,在高水活度(aw)条件下,WY6-5还可抑制储藏期花生黄曲霉和毒素污染;两种水活度下,对照组中发病率高达100%,黄曲霉毒素总含量分别为399.32μg·kg~(-1)(aw 0.859)和3 143.19μg·kg~(-1)(aw 0.923);WY6-5添加组,花生黄曲霉发病率降为2%(aw 0.859)与21%(aw 0.923),毒素含量降为4.86μg·kg~(-1)(aw 0.859)和121.37μg·kg~(-1)(aw 0.923),与对照组相比,对毒素的抑制率达98.78%和96.14%。扫描电镜观察显示,WY6-5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能抑制黄曲霉孢子的萌发,透射电镜显示,黄曲霉细胞结构未呈现明显损伤。挥发性物质二甲基二硫抑菌作用明显,对黄曲霉菌丝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0μL·L~(-1)(物质体积/培养体积),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0μL·L~(-1)(物质体积/培养体积)。【结论】吡咯伯克霍尔德菌WY6-5可产生高效抑菌挥发物二甲基二硫,在低浓度下即可完全抑制黄曲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并能抑制储藏期花生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为储藏期真菌病害及毒素的防控提供了新型生物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莉 安志兴 张涌
分别用5,10和15μg/mL二甲基苯蒽(DMBA)的完全培养液处理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36, 24和12 h,再以25 ng/mL佛波酯(TPA)作用2周,研究DMBA和TPA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诱导转化作用,确定最佳诱导转化条件,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15μg/mL DMBA的完全培养液培养12 h,再用TPA连续作用4 d,几乎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存活,10μg/mL DMBA培养24 h转化效果较差,5μg/mL DMBA培养36 h转化效果最佳;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体积增大、核浓缩、生长排列紊乱、无规则并出现转化灶; DMSO对细胞生长有抑制...
关键词:
二甲基苯蒽 细胞转化 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选召 宋浩 王芳 李永仁 张涛
海洋硫化物环境普遍存在,硫化物的产生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水体缺氧情况密切相关,过量的硫化物对海洋生物具有毒性效应。但部分栖息于富硫化物环境的双壳贝类,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较强的耐受性,具备很强的代谢硫化物能力。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硫化物的生物和非生物性来源,以及深海和浅海等典型富硫环境,归纳了硫化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如造成线粒体去极化、破坏大分子结构、引发细胞凋亡等,并简述了耐硫化物的双壳贝类类型,总结并阐述了硫化物的代谢方式与过程,包括线粒体硫化物氧化途径、硫代牛磺酸途径、血红蛋白转运以及内共生菌代谢,最后从共生菌对硫化物的代谢研究、硫代硫酸盐的排出和运输机制研究、双壳贝类对硫化物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提出研究展望。有助于了解海洋双壳贝类对硫化物的耐受能力及代谢过程,为阐释硫化物对双壳贝类生态角色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并为理解生物对硫化物的响应和适应过程提供重要见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传远 梁英 王如才 于瑞海 王昭萍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红霞 曹俊明 吴建开 周萌 朱选 蓝汉冰 张海涛 马利
为研究DMPT (二甲基 β 丙酸噻啶 )对南美白对虾的促摄食作用和生长效应 ,设置含 0 %、 5 %和 10 %乌贼膏的 3种基础饲料 ,在 0 %南美白对虾实用饲料中添加三种DMPT ,研究DMPT的诱食效果。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的DMPT对南美白对虾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 ,DMPT的诱食效果优于 10 %乌贼膏 ,且 0 30g/kg的DMPT能明显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DMPT 摄食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金立 陈新军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受到了严重威胁,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方法,对其发文量的增长趋势、来源期刊和区域分布以及学科类别等进行分析,并基于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其热点。结果显示,研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呈动态递增趋势,且文献的科研影响力及国际关注度非常高;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机构间均形成了密切而稳定的合作关系,Miloslavich P、Danovaro R和Mouillot D等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以詹姆斯库克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为核心的机构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主要涉及的学科类别为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淡水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当前,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主要有5个方向:(1)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3)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及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域生物多样性研究;(4)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变化的观测及其评价;(5)海洋遗传多样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慧 唐启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中蓄积的碳总量达到39×1012 t,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这些碳或重新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或被长期储存起来;而其中一部分被永久地储存在海底。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是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本文综述了近年国际上对海洋生物碳汇的研究结果,阐述了海洋生物固碳的机制、海洋生物碳汇的现状及其修复措施,同时评价和论述了海水贝藻养殖作为渔业碳汇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碳汇 海洋生物 渔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相关文献主要是在海洋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的范畴下去回顾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展,缺乏从整个海洋产业全局的角度对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研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和Excel数据统计对31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研究总体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论文的发表数量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同时,海洋产业的研究团队逐渐扩充,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海洋产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布局、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安全、海洋产业碳排放测度等正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国内海洋产业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注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同时加强对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的借鉴与比较,并将海洋环境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兆坤 刘伟茹 许友卿
海洋酸化可通过影响海洋生物脂质储存、脂肪酸氧化酶、RNA/DNA比值、生物矿化、能量代谢和细胞应激基因表达等途径,影响海洋生物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而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与含量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生长与发育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由于缺少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大分子影响的研究,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亟待加强用多学科、多层次探索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特别是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核酸、蛋白质及脂肪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影响,并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及关键基因等方面,综合探究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的机理,了解海洋酸化影响的本质,揭示、掌握其规律,从而为预测未来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
关键词:
海洋酸化 核酸 脂肪酸 蛋白质 海洋生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树山 李青旺 胡建宏 江中良 刘宏 王立强
【目的】研究N,N-二甲基甲酰胺(N,N-Di methylformamide,DMF)与甘油配制的混合保护剂对猪冷冻精子的保护效果。【方法】以DMF和甘油配制成混合冷冻保护剂对猪精液进行冷冻,试验共设对照组(30mL/L甘油)、A组(10mL/L DMF+20mL/L甘油)、B组(20mL/L DMF+10mL/L甘油)、C组(30mL/L DMF)和D组(50mL/L DMF)5个处理组,以活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率、精子直线运动速率、精子顶体完整率以及精子质膜完整率为检测指标,对猪精子冷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mL/L DMF+10mL/L甘油混合冷冻保护剂对猪精子有较好的冷冻保护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涛 胡志萍 张莉莉 钟翔 王恬
[目的]测定饲喂不同剂量二甲基甘氨酸钠(DMG-Na)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确定其在肉鸡生产上的最适添加剂量。[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1二甲基甘氨酸钠,饲喂42 d。[结果]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极显著降低肉鸡前期料肉比(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光彬 王宝生 贾俊龙 李元玲 王忠彬 王辉田 白文林
在筛选出稀释液配方和平衡时间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甘氨酸及DMSO对冻融后兔精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同一浓度的甘氨酸(分别为7.0mg.mL-1、7.5mg.mL-1和8.0mg.mL-1)条件下,解冻后精子活率与DMSO浓度呈负相关,各组彼此差异显著(p0.05);当DMSO浓度为10℅时,甘氨酸浓度为7.5mg.mL-1组的解冻后精子活率49.82%最高,其次是7.0mg.mL-1组43.41%,8.0mg.mL-1组37.29%最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当DMSO浓...
关键词:
兔 精液冷冻 甘氨酸 DMSO 平衡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